千千看书>穿越重生>重生之征战岁月>第两千八百八十四章 美国人要够呛?

“意料之中,从山本五十六着意绞杀美国陆军航空队开始,美国人兵败西海岸,就已经是注定的结局!”唐秋离对于赵玉和报告的消息,丝毫不感到惊讶,“如果日军在登陆美国西海岸之战中,站不住脚,被赶下东太平洋,那才是意外啊!”

“师长,情报里还提到另外一个重要的情况!”赵玉和接着说道:“部署在二线的美军四十余万兵力,在增援一线战场的途中,遭到日本陆海军航空队数千架作战飞机的空袭,损失惨重,其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舰载机群,又进行了第二次空袭,两次空袭下来,美军已经全线溃退!”

“哦!”唐秋离眉毛一扬,显然对于这个情报,倒是很感兴趣的意思,看着赵玉和问道:“还有什么?”

“情报处的情报里,对于美军溃退的描述,很简单但也很形象,毫无章法、溃不成军、士兵和民众,争相逃命,日本登陆部队指挥官平野中将,指挥久战之兵约六万余人,不等日军第二批登陆部队到达,便发起了主动进攻,将西海岸地区之撤退美军,打得落花流水,日军俘获甚多!”赵玉和念着电报到。

“那个平野中将,不过是借了好东风!”唐秋离分析着说道,“日军在美国西海岸大陆战之中的一系列胜利,都是那个山本大将打下的基础,山本此人是个不容轻视的对手,将来。也会是我们的劲敌,玉和,你告诉于得水。针对山本五十六,成立一个特别机构,专门收集和研究此人的所有情报!”

“好的师长,我开始着手安排!”赵玉和答应到。

但在赵玉和的心里,始终有个问题,不弄清楚心里憋得慌,想了一下。他还是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师长,按照北美战场现在的态势来看。美军兵败西海岸地区,已经没有能力,阻止日军长驱直入至美国领土纵深,此外。一百余万德军精锐部队。开始进入墨西哥,逼近美国南部边境!”

“明显是两面夹击的态势,如果战局照此发展下去,美国人灭国的可能性,将会变成现实,一个底蕴深厚的美国,这么快就倒下了,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赵玉和的言语之中。颇多唏嘘和感慨,倒是不同情美国。而是不大相信,美国就要走进绝境,那可是个家底儿非常丰厚的国家啊!

“玉和,你的感慨似乎没必要啊!”唐秋离笑着说道,“从美国的底蕴和国土面积来说,距离灭国的危险,还早着那,你别忘了,美国人可是发了战争财,又有着完全的工业体系,家底儿雄厚,膘肥体壮,没那么快倒下!”

“美国的国土面积,幅员辽阔,战略回旋空间极大,主要工业基地,都集中在东海岸一带,哪里,暂时没被战火波及到,还能够为美国提供源源不断的战争资源,德国人没有在美国西海岸开辟战场,将美国的工业基地,彻底摧毁,一大失误!”

“但我理解希特勒,就海军而言,德国海军不够强大,不足以单独承担一个方向上的作战任务,德国是个传统的陆军强国,希特勒更愿意在陆地上,彻底消灭美军!”

“一场菲律宾战争和一场澳洲战争失败,没有动摇美国国本,更没有大伤元气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这与当初的苏联人不同,因此,即便是希特勒和日本人联手,想要在短期内灭亡美国,也是不可能的,按照我的估计,这场战争,没有两三年的时间,不可能结束!”

“还有重要的一点!”唐秋离说着,走到大幅的军事地图前,接着说道:“玉和你看,美国人还有后备的大后方,那就是加拿大,必要时,美国可以大踏步的北撤,避开日本人和德国人的锋芒,做长期苦战的准备!”

一番话,听得赵玉和频频点头,他忽发奇想,问道:“师长,如果您是美国总统罗斯福,面对这样的危局,会怎么做?”

“考我啊!”唐秋离笑了笑,说道:“不可力敌,趁着战争刚刚在本土燃起,还没有到遍地硝烟的时候,立即将位于东海岸的所有工矿企业,机器设备,以及科学技术人员和熟练的工人,迁移到加拿大境内,不留给敌人,免得为其所用!”

“搬迁东海岸的所有工矿企业,势在必行,希特勒在德国陆军取得优势的时候,为了防备日本人得到更多的好处,肯定会进攻美国东海岸一带的,即便是希特勒不想,德国海军司令官邓尼茨,也会积极请战的!”

唐秋离没有提及巴拿马运河,这个年代,巴拿马运河还没有开凿呢,否则,以山本五十六的战术天才,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肯定会穿过中美洲,从大西洋方向,进攻美国东海岸沿线。

“美国人该做的都做完了!”显然,唐秋离的兴致很高,接着说道:“最后,也就是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打法,采取焦土作战的策略,破坏一切可以被敌人利用的基础设施,如公路、桥梁、矿井等,利用城市群,大打特打巷战、游击战和袭扰战,少打阵地战和硬碰硬的战役!”

“因为德国人和日本人,都是大陆军作战理论的推崇者,以夺取敌方城市为主要职责目标,这就是美国人的机会,利用本土作战的优势,消耗日军和德军的兵力,只要不怕打烂自己的家,树立起长期御敌的信心,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在长期的战争之中,拖到德日两国,都不想继续下去的程度,这仗打到最后,是个什么结局,都是不好说啊!”

听完之后,赵玉和如同茅塞顿开


状态提示:第两千八百八十四章 美国人要够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