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重生之征战岁月>第三千零一章 班达海的截杀

首先是特战支队支队长楚天,没有让唐秋离失望,他带领三百多名特战队员,尾追溃逃进雨林的皇协军苏门答腊岛第一总队残部,二千余人,进入雨林深处,历尽艰辛,终于摸清楚了这股伪军的藏身之地。

楚天并没有惊动伪军,而是用电台调来“鹰隼”伞兵团,直属兵团第九旅和第十旅的六个加强营,携带大批的迫击炮,一万六千多人的兵力,在伪军残部的藏身之地周边,部署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包围圈,然后,呼叫来两个轰炸机团,一个战斗机团,采取的打法跟冯继武的差不多,也是叠加式、覆盖式轰炸加炮击。

因为轰炸和炮击的区域非常集中,火力的密度就大得惊人,据说,这次战斗结束之后,尽管是在雨水充沛的热带雨林地区,足有一年多的时间,那块儿地方还寸草不生。

苏门答腊岛皇协军第一总队残部两千余人,全军覆没,总队长日本人福冈大佐、副总队长印尼人布迪诺约,参谋长日本人三岛,尽皆丧命,侥幸躲过轰炸和炮击的伪军士兵,不过寥寥可数的几百人,全都做了俘虏。

楚天亲自审问俘虏,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师长特别叮嘱自己的,第九旅一个后方野战医,遭到屠杀的真相,审讯完了之后,楚天得到了想要zhidao的东西。

楚天是经过大场面的军人,尸山血海的战场属于家常便饭,但听完这些俘虏们的供述之后,还是忍不住心里阵阵杀机。他明白师长“尽量少留伪军俘虏!”的含义,再说了。自己也没精力带上这些该死的印尼猴子。

“就地处决!”楚天冷冰冰的下达命令,这些俘虏也就跟此前的同伙们。在地下见面了。

接到楚天的电报之后,唐秋离内心的积郁,总算是稍微抒发了些,这些伪军士兵,绝对是占领西南太平洋地区之后,不稳定的隐患,独立师师指关于清剿伪军部队的命令,对于替不zhidao天高地厚,替日本人断后的伪军来说。是绝对致命的,规模达到数十万人,分布在各地战场上的“大日本帝国西南太平洋皇协军”部队,逐步土崩瓦解,最后烟消云散。

在伪军部队替日本人断后的时候,按照大本营总参谋部的命令,开始首批撤退的日军部队,大约有十万人左右,分别从各个战场上乘船。带着逃出生天的喜悦,往澳洲方向而去。

班达海,是苏拉威西岛上的日军部队,撤往澳洲的必经之路。遭到独立师淞沪警备兵团强大兵力压迫的日军第二十七师团和第二十九师团,大部分部队,以及第五十四师团残部。大约有六万余人,先后到达了苏拉威西岛最南端的望加锡。可问题来了,运输船只。只能够一次运送三万人左右,多了没那么多的船!

谁都想先离开这个鬼地方,背后就是支那独立师十几个旅近二十万人的追兵,距离望加锡不到五天的路程,而三个师团的部队,到达望加锡的时间,又差不多,谁先谁后,这是个难题,谁都清楚,早一分钟离开苏拉威西岛,就多一份活路,谁不想先走啊,就眼下的战局,留下来就是全体玉碎的结果。

为此,第二十七师团师团长奥井中将,第二十九师团师团长河原木中将,与第五十四师团师团长户松中将三个人,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拍桌子瞪眼,就差当场动刀子了,可吵了一阵子,谁也说服不了谁,没办法,三个皇军的中将师团长阁下,互相让一步,联名给总参谋长米内光一大将发了一封电报,说明情况,请米内阁下来裁定,那个师团首先撤离?

正在为缺少运输船只,而焦头烂额、无计可施的米内光一大将,看完电报之后,顿时气得七窍生烟,当即回电,“我非常心痛的是,在西南太平洋战场对帝国皇军不利的情况下,你们三个帝国高级军官,竟然为了谁抢先逃命,而争执不下,可耻!有辱帝**人的荣耀!”

骂完了,还得解决问题,终归有先撤走的不是,“争执解决不了问题,我命令,按照作战序列先后顺序,依次撤离,最后撤离的部队,自觉担负起阻击支那独立师部队进攻的任务!”

米内光一大将一句话,争执宣告结束,第二十九师团因为占着作战序列的优势,成为第一批撤往澳洲的部队,因为运输船只还有富余,第二十九师团一部,也幸运的跟着沾光儿,成为首批撤退的三万多人之中的一员。

没办法,剩下的第二十九师团大部,第五十四师团残部,只能按照米内光一大将的命令,出望加锡以北瓦坦波尼一线,构筑阻击阵地,准备挡住姜雁鸣兵团的进攻。

这里面还有个区别,第五十四师团残部,大约一万多人的兵力,部署在最前方的瓦坦波尼一线,而第二十九兵团的一万多人兵力,却是部署在距离望加锡不到十五公里的区域。

第五十四师团师团长户松中将不忿,找到第二十九师团师团长河原木中将,质问他,“为什么要这样部署,河原木君,你是zhidao的,从苏拉威西岛北部进攻而来的支那独立师部队,有近二十万人的兵力,况且火力要超过我们几倍以上,仅凭我们师团一万多人的兵力,是万万不能阻击成功的!”

“最好的部署是,你我两部,都部署在瓦坦波尼一线,增加阻击线的兵力厚度和防御纵深,才能支撑更长时间,否则,第一道阻击线垮了,河原木君,你的部队也不能幸免吧?”

河原木中将的回答,让户松中将差点儿吐血,“户松


状态提示:第三千零一章 班达海的截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