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重生之征战岁月>第三千一百三十九章 比炮弹还厉害的传单

澳洲东海岸一线,包围圈内日军控制的区域内,大街小巷遍地的传单,还是彩纸印刷的,全部是日文,钻出地堡和防空炮、隐蔽部的日军士兵,争相捡起传单看起来,就连那些日军军官们,也按捺不住好奇心。

传单的内容也是非常吸引人,除了毫不掩饰的告诉日军士兵,在外面包围他们的独立师部队,有多少兵力,多少坦克和火炮,以及多少架飞机,这些内容,日军士兵并不感到震惊,澳洲之战打了几个月的时间,他们早就吃过苦头了。

让所有看到传单的日军士兵,人心惶惶的是另外一部分内容,新组建的海军联合舰队,在所罗门群岛海域,全军覆没,以及从日本本土来的满载粮食和军需物资的运兵船,落到了独立师部队手里的消息。

为了表现出真实性,在传单上还附上几幅非常清晰的照片,是日军军舰起火燃烧的场景,在传单的最后,用一系列数字告诉日军士兵,其他的不用说,单独粮食一项,你们只能够吃上三周左右的时间。

更要命的是,传单上还注明,“凡是拾到此传单的日军军官和士兵,不论军阶大小,只要贴身妥善保存,并在传单上签署自己的名字和部队番号,可以作为战场投降的凭证,享受战俘的待遇,否则,将被视为顽抗到底,拒不投降,一律击毙!”

这就是唐秋离“一夜楚歌声、吹散十万兵”的攻心战,要说灵感,还来自于历史上。国共两党在淮海战役之中,**方面对淮海战场上**劝降的妙计。他无法是借用罢了,而且。还提前了几年时间。

不过,唐秋离只是提供了大概的创意,具体操刀设计的,是人在中南半岛仰光的独立师师指新闻处处长梅雪中校,唐秋离一封电报过去,梅雪心领神会,夫妻两个倒是心有灵犀,配合默契。

梅雪拿出了全部的才华,发动新闻处的全体人员。多方收集资料,才有这份图文并茂的传单出炉,梅雪也为能够在大后方为丈夫分担,而心里颇为欣慰。

伊藤严三郎大将的手里,现在就拿着一份传单,一边看儿,一边儿心和手都哆嗦起来,心里把那个狡诈而阴险的支那魔鬼唐秋离,骂了无数遍。最后哀叹着想到:“真是致命的一招啊,比飞机大炮还有厉害,还要狠毒,这是从精神上瓦解帝国士兵的意志!”

芥川参谋长放下手里的传单。忧心忡忡的说道:“司令官,必须加以制止,否则。会动摇军心的,参谋部认为。应该立即出动宪兵,收缴全部传单。集中销毁!”

“另外,方面军司令部应该下达命令,凡是私自隐藏传单,而不上交者,私下传播传单内容着,不管军阶大小,一律严惩不贷,乃至枪毙,同时,司令部应该出面辟谣!”

“虽然我们知道,支那人的传单上所说的内容,绝对是真实的,必须以霹雳手段,清除传单对帝国士兵的影响!”

伊藤大将目光呆滞,愣了一会儿,才有气无力的说道:“芥川君,就按照你说的去办,要大张旗鼓的枪毙一些人,否则,达不到效果,另外,驱赶当地居民的行动,也应该加快进行!”

“唉!”说到这里,伊藤大将长叹一声,“虽然大本营密电告之,天皇陛下已经敕令外务省和陆军部,赶赴德国和意大利求援,且不说两国是否答应,派出海军舰队,即便是答应了,从大西洋横穿太平洋,到达澳洲大陆,没有一两个多月的时间,是无法办到的!”

“在此期间,我们唯有稳固军心,固守待援,于绝境之中搏出一条生路来!”

日本澳洲方面军司令部,派出宪兵紧急行动,采取了极端激烈的手段,很快就把传单事件压制下去,几乎每天都有日军下级军官和士兵,被送上刑场枪毙,罪名都是违抗方面军司令部的命令,私自藏匿支那人的传单和恶意传播传单内容。

日军宪兵杀气自己人来,毫不手软,再加上司令部出面辟谣,说什么存粹是支那人扰乱军心的卑劣行径,天皇陛下和大日本帝国是不会忘记还在战斗的帝国士兵的,连杀带抓,表面上看,由传单引起的军心骚动,平复下去,实则并非如此。

独立师洒出去的几百万份传单的内容,已经烙在日军士兵的心里,对他们的抵抗意志,或多或少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如同春天徐来,融化冰冻般,表面上看不出什么迹象,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是军心和士气的大面积塌方。

而日本人把包围圈内的当地居民,全部驱逐出来的做法,并没有给独立师部队造成什么困扰,各兵团按照师长的命令,全部接纳了一百多万当地居民,并送到澳洲南部妥善安置,当然,不是白养活,得干活儿去!

这些人,不管以前是富商名贾,达官贵人,还是豪门子弟,现在,都跟贫民一样,一贫如洗,他们全部的财产,都留下了包围圈内,这种情况下,中国人能够收留他们,已经是感激涕零了,白人的自尊心和面子,早就被日本人践踏得一文不值,为了不饿肚子,还敢挑三拣四?

唐秋离有自己的打算,这些澳洲当地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错,澳洲本来就地广人稀,是未来建设澳洲的劳动力,现在失去了一切,庇护在自己的枪口之下,一点儿脾气都不敢有,正好给自己打土豪分田地,重新构建澳洲社会和经济结构的机会,日本人替自己打碎了澳洲原有的社会和经济结构,破而后立,何乐而不为?

围困澳洲东海岸一线


状态提示:第三千一百三十九章 比炮弹还厉害的传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