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重生之征战岁月>第三千一百四十九章 攻日方略(上)

唐秋离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全体军官们的目光,都明亮而坚定,他满意的笑了,接着说道:“说实话,我也想享享福,陪着老婆孩子,过上几天消停日子,不再闻到战火硝烟的味道,可是不行啊,我们还有一个最大的仇敌,中国的宿仇,没有从这个世界上上彻底消失!”

他的声音,高昂起来,“这个最大的仇敌,就是——日本人!经过师指成员的慎重研究,决定于今年,对日本本土进行全面进攻,把那四个岛上的日本人,全部干掉,此次军事会议的唯一内容,就是通报诸位,师指已经下了这个决心,不可动摇的决心,诸位围绕这个大题目,可以畅所欲言,最后,由参谋处汇总,统一制定攻日方略!”

说到这里,唐秋离笑了笑,说道:“不过,在场的可是几百位将军,那个不是从枪林弹雨的战场上爬过来的人,作战经验丰富,都有各自的一套打法,若是争论起来,这会还不得开上几个月的时间,那咱们啥都不用干了,就在仰光开会!”

“再说了,几百人赖在我这儿吃喝,我非得破产不可,因此,散会之后,以各个兵团和各个军种为单位,分组讨论研究,并形成文字材料,统一汇总到参谋处,你可以拿出任何一种意见,主要靠谱儿,师指都会认真考虑的,现在散会!”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便散会了,可谓是高效率。+,但师长的一番话,却点燃了将领们内心的激情。要打小鬼子的老窝了,这辈子也就赶上一把。要是自己的作战方案,能够被师指采纳,岂不是青史留名,人人心里头都揣着一团火,然后,就是激烈的辩论,互相争执,闹得热火朝天。

三天之后,由参谋处汇总的攻日作战方案概要。呈送至唐秋离面前,最终决定攻日作战计划的,是师指成员,以及各个兵团司令官,海军舰队和航空兵的两个指挥官。

攻日作战方案概要,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也就是两个进攻方向,第一个进攻方向,是以朝鲜半岛为攻击出发地。部队渡过朝鲜海峡,进攻日本的九州岛、四国岛和本州岛,以库页岛为另外一个攻击出发地,部队渡过宗谷海峡。进攻日本的北海道。

这个进攻方向,以刘铁汉的东指部队,孙振邦的外蒙古野战兵团部队为主。总兵力为一百余万人,当初。唐秋离留下这两个兵团在北方,目的就在于此。

第二个进攻方向。则是以吕宋岛、棉兰老岛和台湾岛为攻击出发地,突破日军在琉球群岛、硫磺列岛、小笠原群岛的太平洋防卫圈,从东部逼近日本本土,与从北部方向进攻的部队,形成合击之势,走的是从海路进攻日本本土的路子。

这个进攻方向,对于海军舰队和运兵船只的要求和需求极大,不过,现在的问题不大,日本海军的核心,联合舰队已经灰飞烟灭,在西南太平洋上,没有能够威胁到独立师部队运兵船队的力量,唯一的难度的,是需要击破日军的三道海上防卫圈,进行一系列的夺岛之战。

以刘铁汉和孙振邦为首,东指部队和外蒙古野战兵团部队,再加上一个航空兵北方飞行集团指挥官刘粹刚,和舰队副司令官兼北方舰队司令官阿莫西耶夫,竭力主张采取第一个进攻方案,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分,部队渡过朝鲜海峡和宗谷海峡,那是咫尺之遥,远比走太平洋海路进攻,要近得多。

精通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阿莫西耶夫上将,甚至打个比喻,“诸位,从北方进攻日本本土,这是最近也是最佳的路线,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即便是没有舰队护航,渡海部队划着小舢板,都能渡过朝鲜海峡和宗谷海峡!”

刘铁汉和孙振邦,以及刘粹刚对此深以为然,这就是北方部队,在地理上的优势,本来就是为进攻日本本土准备的部队,进攻之中,还不需要一次次的突破日军的防卫圈儿,夺取若干岛屿为进攻桥头堡,可直接杀上日本本土。

而以唐秋生、唐秋泉,南方飞行集团指挥官乐一琴,以及参加澳洲战役的几个兵团司令官,还有装甲兵指挥官巴特尔中将,炮兵指挥官郑勇中将为首的一干将领,主张从太平洋海路,进攻日本本土。

理由也很充分,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上,岛屿星罗棋布,几乎没个有人类生存条件的岛屿上,都有日本陆海军驻守,不但有数量甚多的陆军士兵,还有若干的日本海军和陆军航空队,若不接着此次进攻日本本土的机会,全部拔除掉,必然会成为后患。

部队在日本本土登陆之后,散落在岛屿上的日军,纠集在一起,可是不小的一股兵力,如是从登陆部队的背后杀来,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而且,这部分日军,以后也必然要消灭的。

不过,双方都各执一词,谁也无法说服对方,他们也不是没有想过,可以将两个进攻方向都采用,从南北夹击日本本土,但考虑到实际,这个综合方案,实施的难度太大,以独立师部队目前的实力,考虑到几百万大军,横渡太平洋,需要的物力,只能选择一个主要的进攻方向。

见师指的几个大佬级成员,都卷入了南北进攻方向之争,唐秋离唯有苦笑,历史上的二战,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国进攻日本本土,就是采取的海上进攻路线,逐步击破日军的太平洋防卫圈,因此才有了让美军大吃苦头的什么冲绳岛之战、硫磺岛之战等著名的经典战例。

而进攻日本本土的美军部队指挥官麦克阿瑟,


状态提示:第三千一百四十九章 攻日方略(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