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小人物的英杰传>51.关中变乱

张燕的问题虽然让黄忠有些恼火,但却并不重要,只要他还能最低限度的执行黄忠的想法,那么对其的处理就交给李书实好了。

黄忠现在最关心的问题还是此次并州人踏足凉州会对本就纷乱的关中形势造成怎样的影响。

这当然不是并州人第一次踏足凉州。

如今河西三郡(张掖、酒泉、敦煌)虽然还能按时向位于长安的中央朝廷缴纳一定数额的贡赋,但凉州的各路军阀已经丧失了对那里的管控能力,只能看着三郡因为西域的缘故通过商贸渐渐变得富裕起来,却完全没有侵占的能力。

这自然便是并州人的杰作。

因为这本就是当初并州人与作为凉州人精神领袖的董卓之间一场双赢的交易——董卓知道比起自己来并州人显然更擅长经营,至少李书实已经证明他在西河已经逐渐建立起了一套草原与农耕社会共存的经济体系。

虽然那个体系在董卓看来实在是有够脆弱的,但终归有着其独特的吸引力。

将贸易的事情交给并州人,军事威慑的事情凉州人自己来,然后董卓可以收获一个更加富饶的凉州,就算不再打算向东出关争霸天下,对西凉而言却也百利而无一害。

所以哪怕董卓早已作古的今天,河西三郡依然遵守着当初的约定,于是以李郭两人为首的董卓军余部也就对并州人的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毕竟除了那些凉州军阀们自己不善经营之外,遥远的地理位置也多少打消了一些豺狼们贪婪的yù_wàng。

可是这一切都是董卓留下的余泽。

而如今的西凉和并州之间的关系可是极为微妙的。

凉州人是骄傲的。

从“窦融归汉”起,凉州虽然没有能够出多少文明华夏的文人雅士,但是若论兵戎之盛,却也是在东汉王朝当中是数得着的。而到了董卓这一代,随着发生在河南的数场大战,更是将凉州兵天下第一的名号彻底实至名归。

生存环境严苛的凉州人很清楚他们就好像自己先秦的祖辈那样,与严苛环境和数不清异族的斗争已经浪费了他们太多的精力,他们实在是没有多少功夫去学习那些圣人之学——就算是饱读诗书的贾诩童鞋不一样会遇到危险,反而是段颎的“屠夫”之名救了他一条小命。

所以凉州人对于中原人看待“蛮子”的眼光虽然不喜。但却仍能自得其乐,甚至还能够反过来嘲笑中原人不够强壮,无法承受来自西北的风霜和沙尘。更可以嘲笑那些中原人,就算读的书再多。当年的关东六国不照样在强秦面前束手。

那是何等的威风,令人无比追忆。

但随着董卓身陨,西凉人发现自己找不到新的领袖来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

董卓的女婿牛辅做不到,因为他只是一员普通的西凉军将领,完全没有董卓身上的霸气。

董卓的另一个女婿李儒同样做不到。身为一介书生的他纵然有着不逊于西凉人的勇气,但手中没有兵权的他注定无法用口才说服那些桀骜的统兵大将。

董卓最为信任的将领李傕和郭汜更是做不到,他们两个的能力固然在西凉军当中是出类拔萃的,但却无法做到鹤立鸡群,更为重要的是,在董卓往日的“安排”下,他们两个一直是以相类似的地位出现在西凉军之中,谁也压服不了谁,谁也不比谁差上一点。

两个人联手固然在西凉军当中拥有极强的号召力,但双头政治注定会是最失败的选择。

甚至不需要太多有心人的挑唆。长安城以及城内的文武百官商贾百姓都成为他们二人争斗的筹码,然后在一次次拼死相博中消耗掉他们身上的元气。

至于其余如张济、樊稠、胡轸、杨定、段煨之流,则不过是随波逐流之辈。

马玩、李堪、张横、杨秋、候选之徒,则不过是天下这锅乱粥任人翻腾的米粒。

也许西凉兵的个人战力依旧强悍,也许他们小范围内的配合依旧默契,可作为曾经名震天下的西凉兵团,却早已经变成一盘散沙。

就好像曾经被他们战胜过的那些胡人部落一般。

反观并州军,也许李书实的个人魅力或许不如董卓,他的武力甚至不一定比得上那些百战老兵,更逞论那些强悍的将领。但在他的努力下,吕布、赵云、高顺、黄忠、太史慈……这样一个个惊才绝艳的人物不知何时团结在了他的周围,他们有着相似的目标,作为李书实的爪牙供其驱使。

于是。他们不断创造着奇迹——从鲜卑人的单于到鲜卑人的摄政王,从贵霜帝国的国王到安息帝国的宗教领袖,从北方草原到遥远的西域荒漠……

当西凉军一团散沙,幽州军在内耗和外敌下节节败退,板楯蛮不得不面对背后有着官家背景的白虎夷的节节进逼,丹阳群豪为了利益投身于不同诸侯的麾下。如此团结的并州军看上去似乎已经没有可以相提并论的对手。

当然,只是表面看上去,毕竟某些人已经提前感受到了他们未来对手的实力。

不过西凉人不会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此时内心的感受是相当微妙的。

明明前一刻他们还是高高在上屹立于山顶之巅,可是在下一刻,他们却不得不被强制接手曾经他们俯瞰的对手爬到了他们的头顶上,甚至还能在他们的头顶肆意妄为。

这样的感觉实在说不上好。

就好像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何等威风何等强大,可是却不得不在两次世界


状态提示:51.关中变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