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小人物的英杰传>73.你是我的小呀小蛋糕Ⅴ

“很早其实就想见一见州牧大人了,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未能成行。”

站在眼前的是一位年近五旬的老帅哥,虽说脸上多有风霜之色,但那儒雅中不乏英气的气质却对他的整体形象加分不少,至少让人猛地看上去比李书实要有派头的多。

好吧,就算不猛地看上去,而是仔细地看来看去,估计李书实赢下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这句话换做我来说才更合适吧,早就知晓扶风马氏有一位贤者名曰马翁叔,承继了先祖季长公的学问,不但参与了东观校书,而且还参与了‘熹平石经’的相关工作,这些都是能够名垂青史的事情啊,可惜小子年少且学识不足,否则也一定要尽上一份心力的。”

虽然嘴里说着不少恭维的话,但对于眼前之人,李书实的内心却多少有些轻视。

说起来眼前之人与李书实多多少少还有点沾亲带故,便是那位名义上与李书实有夫妻关系的马清的族人,两人都是出自扶风马氏,也就是东汉开国元勋马援的正统后裔,与之比起来,马腾、马超自称是马援的后裔便很难考证,分不清到底是真还是想挂靠一个牛x的祖宗。

马日磾,字翁叔,是扶风马氏家族现任的族长,也算是儒林中赫赫有名的名士。

他是名儒马融的族孙,也就是说论起辈分来这位还应该叫马清为姑姑,只不过年纪倒是比马清大了许多。在规模比较大的家族中或者同姓的村子里这样的事情都是极为常见的,李书实没有穿越前的一位初中同学便在他所在的那个村子里有好几个年纪可以当他爷爷的族孙。

这位马日磾的名字虽然看上去是两个字,但实际上还是一个字,或者应该说如同英文单词一样的“单字”,因为第一个以“日磾”为名的人表示一个匈奴人——西汉时期因为匈奴内乱从而不得不向南投奔汉朝的匈奴小王子也是后来汉武帝去世后的顾命大臣之一的金日磾。

故而“日磾”二字应该是直接音译过来的,倒是让马日磾这个汉家儒生多了几分胡风。

大概是追慕那位名声卓著的大汉名相金日磾吧。

可惜马日磾与金日磾比起来不论是从命运还是成就都堪称是天差地别。

后者年少时先是颠沛流离后又做奴隶,遭人讥讽,但是最终却因为这些经历而锻炼出了谨慎的性格并最终名垂青史成为后人敬仰的人物。而追慕后者的前者嘛……

李书实觉得倒是很有几分所谓的“文人风骨”!

马日磾可以算得上是年少知名,因为曾经是马氏族长的马融后继无人。他唯一的儿子叫马疆年轻的时候因为犯罪而被判处“髡徒朔方”,也就是说是个罪犯。

好吧,说起这件事其实还另有隐情。

马疆为什么会犯罪?这事还与马疆他爹马融有关——说马融在任南郡太守的时候,当地有两个家伙估计是品行不咋地。但是家里有钱,毕竟是南阳人嘛。于是给马家父子塞了不少钱,每人弄了一个孝廉的名额并获得了主簿的职位——史书上都说马融这人生活极为奢侈,就算是讲课都要在四周挂上名贵的布料,让自己圈养的歌姬舞姬在旁边吹拉弹唱搔首弄姿好不热闹。以致于马融大部分的学生估计上学不是为了学习本事,一是为了镀金,二就是为了玩。

所以说这马融如果放在现在,估计那就是一个贪官污吏加学术腐败分子。

马融的学问是真的很好,看看他的著作和学生就可以管中窥豹,但这个人的人品,那也真真是与他的学问水平成反比——贪污腐败,奢侈浪费不说,还嫉妒成性,眼看着自己的学生郑玄从自己这里学到了知识后有可能超过自己。便派出手下前往截杀,如非郑玄机灵,或许早就不会有如今这位学生遍及天下的儒林名家,大家也就无缘见识到这位名儒的风采。

说起来马融字季长,而三国时期还有一位姓马的字季常,听起来还想差不多,而且都是很优秀的人物,但是人品上,马季长显然比不上马季常,那位被誉为“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与某位神笔画家有着相同名字的南郡(襄阳)宜城马良。

话说有道是“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啊,马融和马疆父子俩收受贿赂的事情很快败露,估计不外乎政敌攻击或者其他有门路的人没能混上孝廉。毕竟南阳嘛,有实力的世家豪强实在是太多太多,于是马融马疆父子二人被革职查办并被判处“髡徒朔方”的罪行,也就是把授之于父母的头发剃掉,然后流放朔方这个苦哈哈的地方。

不过汉代因为各种事情很多,所以皇帝很喜欢搞大赦。所以马融没过多久就因为大赦而回到乡里,甚至可以继续享受他因为自己的学术地位而得到的来自于各路学生的供奉。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比得上刘宽、胡广这样在朝廷上身居高位的大人物,但想来也不少。

不过马疆显然没他父亲那么不要脸,或者说马融的三女一儿除了那个没有多少事迹记载的女儿马芝之外似乎都比他这个父亲的有节操。马清就不需要多说了,她和马芝的姐姐马伦(伦是字,名不详)作为袁隗的夫人也是能上《列女传》的贤德之人。而马疆更是因为自己不但没能规劝他的父亲反而成为帮凶而深感内疚,不但不愿意被赦免,反而主动要求留在朔方继续服刑,为他和他父亲的罪行赎罪,一直到他离世都没有再离开北疆。

这倒是和他的名字满映衬的。


状态提示:73.你是我的小呀小蛋糕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