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茶叶的白虫子听到动静,停了下来,低头往蔡鸿鸣看去,那大大的眼睛,看起来很是天真。
蔡鸿鸣呸了一阵,抬头看去,发现它在看自己,就用力在地上一跺,借力往上跳去,把白虫子给抓了下来。白虫子比最初他看到的时候胖了一圈,差不多有两拇指粗,十几厘米长,一双乌黑的大眼和硕大的虫脑袋,让人看起来傻傻的,么么哒。
就在蔡鸿鸣看它的时候,白虫子肚子一股蠕动,一颗黄豆大小硬硬的虫屎从它屁股拉了出来。
新鲜的,所以还带着股味道。
不是臭味,不是腥味,而是一股发酵茶的香味,还有灵芝味。
嗯
蔡鸿鸣感觉有点不对,仔细闻了一下,又回味了下刚才掉在嘴中的味道,好像还有一股冬虫夏草味。怎么会有冬虫夏草味?难道这家伙吃了冬虫夏草这么久还没消化干净?还是这家伙本来就是冬虫夏草变出来的?那也太神奇了,不过这根本不可能。
蔡鸿鸣心中想着,摸着下巴,看着手中的虫屎,心道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虫茶不成。
虫茶是传统出口的特种茶,是由化香夜蛾、米黑虫等昆虫取食化香树、苦茶等植物叶后所排出的粪粒。和猫屎咖啡是同一个原理,都是把东西吃到肚子里再拉出来。
以前山民专门收集这些虫子拉出来的干粪,经特殊处理后,得到颗粒细圆、油光金黄的“虫茶”。
这种虫茶泡起来香气四溢,味道醇香甘甜,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如果用茶的科学定义来衡量,其实这并不是茶,只不过人们食用这种虫子的粪便的方法与饮茶相近,故而将其称作“茶”。
虫茶主要产自云贵湘桂等少数民族地区,当地山民经过多年摸索,得出了一些方法,已经从最原始的捡虫茶变成了现在的养虫茶。
谷雨前后,山民便会进山,采集的当地野生苦茶叶,或是化香树、糯米藤、黄连木、野山楂、钩藤等野生植物的鲜嫩叶,稍加蒸煮去除涩味后,待晒至八成干,再堆放在木桶里,隔层均匀地浇上淘米水,再加盖并保持湿润。叶子逐渐自然发酵、腐熟,散发出扑鼻的清香气息。
在这时,化香夜蛾等虫子就会被这种香味引诱蜂拥而来,并在此产卵。
约过10多天后,一条条暗灰色的幼虫便会破卵而出,布满叶面,一边蚕食腐熟清香的叶子,一边排泄出“金粒儿”,也就是虫屎,美名其曰“虫茶”。
这些小毛毛虫食量惊人,不消多长时间就会把木桶里的腐叶吃光。这时,山民便会把这些虫屎收集起来,剔除残梗败叶,晒干过筛,最后得到粒细圆、油光亮、色金黄的“虫茶”。若是再讲究一点,就要将这些虫茶再晒一遍,然后放进铁锅里,加入蜂蜜、茶叶,用180c高温炒上20分钟,这样,就可以得到最优质的虫茶了。
其实这和养蚕差不多,只不过养的东西不一样,喂的也不一样,拉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罢了。
蔡鸿鸣也不知道白虫子拉出来的东西到底是不是虫茶,不过感觉味道不错,就把掉在地上的虫屎一一捡起来,打算带出去研究研究。至于这白虫子,看它这么可爱,他也没有想害它虫命的打算,就把它放了。
若是它拉的屎真是虫茶,那可就是宝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