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玄幻奇幻>重兴大宋>第132章 :燎原之火

铁木耳在尉迟肖的“授意”下按照他的意思写了告全国,以蒙古帝国大汗的名义要求所有蒙古势力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两国罢兵,其实就是委婉的表示如今大都已经被宋国占领而且大汗和宰相已经落入宋国人手里,现在大汗都被人家攥在手里你们看着办,如果继续和宋国对抗那就是违背大汗的旨意至大汗的身死于不顾,如果还要保存对大汗的大义那就爽快点就近向宋国军队投降。

尉迟肖拿着这纸诏后,让人誊抄了数百份全部盖上蒙古大汗大印,然后由传令兵分发到各地战区,首先就是给身在沧州的大宋帝国皇帝传信,告诉他第一阶段的战事已经顺利结束了,顺利拿下大都和上都等蒙古重要据点,蒙古大汗和宰相等一干众将全部都被宋军俘获,现在就是请示皇帝如何处置大汗和蒙古权贵。

赵昰得到消息后大喜随即在沧州对外昭告天下,在英勇的大宋帝国和联军勇士的舍生忘死的奋战下,历经十天顺利拿下大都和上都等蒙古帝国首都周边地区,并且活捉了蒙古大汗宰相和全部蒙古权贵顺利完成大宋帝国国防部部署的第一阶段战事,为解放全国被异族入侵奴役的中华人民开启了新的篇章,相信只要全国人民不遗余力的支持帝国军人的解放事业胜利的那一天将不会太遥远。

在与此同时大宋帝国对还在垂死挣扎的蒙古残余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按照蒙古大汗的旨意立即放下武器听从蒙古大汗铁木耳诏旨意全部就近向宋军投降,否则将要面对宋军的铁血打击,所有参与阻碍大宋帝国收复故土的地方势力将全部杀无赦。

其实早在大宋帝国皇帝的旗帜自从在沧州竖立起来以后宋国的舆论系统就迅速在长江两岸和黄河两岸发起了舆论战,经过前年洪门发展的地下组织在向蒙控区内的当地官员和世家进行不间断渗透,在付出巨大的努力后终于在这一时刻发挥了作用。

只要这些地下报纸发放到周边各地被压迫的老百姓手里,在报纸的鼓吹下把大宋帝国说的天花乱坠,只要大宋帝国复辟成功将会给底层百姓以各种优惠和减免税赋等政策,把底层老百姓忽悠的激动不已,毕竟当年在宋国人和现在蒙古人执政后的生活水平实在是差异太大了,在族长的组织下纷纷拿起手里简陋的武器响应大宋皇帝的号召,自发的对自己所在区域内的蒙古权贵发起进攻,一些老百姓自发组成民兵配合宋国正规军充当向导和物资运输。

在大都的周边虽然有当地百姓指引但是宋军还是遇到了一些蒙古的顽固势力殊死抵抗,毕竟燕云十六州已经陷落数百年了,再说手里掌握一些力量的蒙古人可不甘心就这么成为阶下囚,在关乎到自己利益面前王族大义根本就没有人当回事。

出乎宋****人意料的是原来还在愁当地汉族百姓少没有办法征调足够的民壮来为军队服务的时候,很多参与起义的都是生活在最底层的辽人、金人和鞑靼人,他们不属于蒙古人又不属于色目人在蒙古的四等划分中只是比汉人要高一点,但是他们身份特殊没有自己的土地和牛羊又不允许像汉人那样可以流转到各地寻找合适的生活只能在蒙古人给他们划定的区域内生活,只能充当一二等种族的家奴这些人始终处于压迫的阶层又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为蒙古人放牧然后从蒙古人那里获得一点点施舍。

在看到宋国军队来了后又大肆宣传只要抵抗蒙古统治就会得到宋国认可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和牛羊,得知只要拥护宋国政府就可以被认定为宋国人将来将会分得自己家的土地和种子而且税赋减半,既然宋国能够给予如此好的政策反正他们现在也是一无所有与其空着肚子饿死不如跟随宋国人拼一把****娘的。

就这么原本这些作为蒙古帝国基石的这些杂种人也都站到宋国这一边了,很快保定、河间、永平等地蒙古人相继向宋国军队投降,这些地方武装在宋军接手后全部解散由愿意忠于宋国的民间武装组织成为防卫力量。

在得到铁木耳的投降诏后宋军顺着黄河一路向西接连劝降和武力威慑的双管齐下济南府、东昌府、大名府和开封府等地,这些周边原来驻军由于屡次东征日本都被抽调早已经是兵力空虚,当地官员在看到铁木耳的投降诏后索性就放弃抵抗,直接就交出自己的属地反正只要州县和平解放宋军就不会难为他们)

事实也确实如此只要途径地区的蒙古官员老老实实的接受招降宋军自然是乐的清闲,进城后招募汉族百姓和愿意效忠宋国政府的各族百姓组建亲宋的治安队,抄掉蒙古权贵的家产和粮食分发给穷苦老百姓,由于赵昰刻意让进攻内地都是清一色的宋国士兵,联军士兵的军纪根本就谈不上军纪,再加上宋军会说官话再加上军纪严明,只要军官不下令他们就不会祸祸老百姓,所以从来不为难穷苦百姓这么一来就获得了底层百姓的信任逐渐开始有人加入宋国军队,还有一个原因是宋军能够提供足够的粮食和饷银。

自从中华大地陷入蒙古人的铁蹄下之后,处在底层的老百姓生活可谓异常艰苦,对他们来说能够吃饱一顿饭就已经是非常奢侈的愿望跟别提还有军饷可以拿,所以就凭借这一点很多原来蒙控区的老百姓就想着办法逃出来加入宋军,甚至一度就连蒙古人掌握的军队在得到宋国军队不但能吃饱还有荤食,最可观的是宋军的饷银比他们的长


状态提示:第132章 :燎原之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