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孤女在六零>第140章 最后准备

也许是邱明爹的事儿震慑度太高的缘故, 在这事儿之后, 那些蠢蠢欲动的人都很是安静了一阵子,连带着县城里的人们日子过得都松快了好多, 就好像又回到了一年前一样。也正是因为这样,邱明家附近的邻里对着邱明几兄弟都有那么一股子愧疚,似乎认为邱明爹用生命换来的公道不仅仅是为自己洗刷了清白,也间接关照到了周边的其他人,反过来他们却没能在邱明家最倒霉的时候搭把手, 实在是不讲究。因为这样的心思,让他们在面对邱明的事儿的时候十分的热情。像是邱明一家子要搬到葫芦村,院子要租出去这事儿上就很帮忙。自动自发的寻着租户,人多力量大, 不过是三两天的功夫, 这人选就给寻到了。

这租房子的说来也是倒霉人, 就是那个被合并的机械厂的人,一家厂子搬迁搬来从来都不容易,从计划开始,到全部落实搬完, 没有一年半载是不可能完成的,像是机械厂这样的已经很快了, 而等着彻底搬走之后, 这土地,房舍自然要交还给国家,等着上头重新安排。

那么问题来了, 这些机械厂的干部职工什么的,因为是全体搬到其他城市去,自然有跟着走的,也有不方便跟着走的,理由千奇百怪什么都有,走的人不去说,反正这个年代,什么都能靠组织解决,等着就成,留下来的就事儿多了,那厂子还给了国家,也就是说原本厂子里的集体宿舍什么的也要收回去了,那这些人住哪儿?总不能让他们睡大街吧!当然了,那些提前已经找到门路,去了新单位的就不说了,这挤一挤总能想到法子的,可一时半刻还没有安排妥当的人呢?他们怎么办?

所以喽,临时借房子安置一下这些人是必须的,甚至这租房子的钱都不用这些人自己出,这属于工会的工作,而邱明家的一个邻居就在某个工会打杂,两头给牵线那是妥妥的没问题啊!

县城住房问题说紧张也不紧张,空屋子其实不少,可说不紧张吧那还真紧张,因为这空屋子都是有主的,谁知道人家啥时候回来啊,总不能强占吧,这可是不行啊,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说了那么多年可不是假的。所以尽快找到可以暂租的房子很重要,当然了这不是说工会真的一间都没有,真说起来这国家单位,不可能这么挫,关键是,这留下来的人很整个厂子比起来虽然不多,可真放到工会手里解决问题起来,却不算少,又不好塞到本就住房紧张的其他单位,有家庭的还要一家子分在一起,就是其他单身的也要避免分的太散了惹事,还要考虑到他们的生活问题,等等,这样一来,想要寻到合适的真心不容易。

很显然,邱明家的房子和合适,独立的小院,五间屋子(每间的土炕就能睡三五个人,妥妥的集体宿舍标准,有家庭的还能单分个房间),还有厨卫(土灶茅坑),水井天井不单晾晒方便,还节省了水费,这样的便利,塞进去两户人家,四五个单身职工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啊,要不是邱明家刚出过事儿,曝光度太高容易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人家工会都有心直接把这小院子买下了。当然了目前来看,不买似乎也没事儿,人家一家子工作学习的都要搬到别处去了,这借房子的长短就灵活了,倒是让工会也松了口气。

另一边邱明对工会来借房子也挺满意,房租是国家出钱,工会不会太计较价格,省去了讨价还价的事儿不说,收取租金还特别的有保证,这年头可没有打白条的政府人员,信誉杠杠的。而这些住户多半过上些日子就会一个个分到新的单位,有新的集体宿舍,也不用担心这房子被占了就不还,再来等着人都分出去了,到时候若是工会不再续租,有了工会的关系网,想在寻个合适的租户也比他们蒙头苍蝇一样去找容易的多。

当然有利就有弊,像是邱明这样的人家,又有故事,又是一家子有三个职工的人家在工会也是少见的,而工会别的不多,就是爱八卦的人最多了,也是,若是没有点八卦精神,也不可能了解各家各户家庭情况对吧,所以在搭上了关系之后,工会的人对邱明一家也很是关心,问东问西,就差连着给邱明做媒都给包了,差点把这一家子都给吓着。好在也因为他们的存在,人手上倒是让邱明省事儿不少,搬家的时候帮着干活,分派工作的时候还跟着关心,明明一家子昨儿还感觉孤独寂寞冷,一个转眼好像就变成了人多势众!弄得邱明脑门子天天挂黑线。一直到邱明一家子彻底搬到葫芦村才算是好些。

邱明一家子的到来对葫芦村来说似乎也没有带来什么改变,人们依然遵循着自己的方式生活着,唯一的不同,或许就是邱亮的自行车了,作为一个邮递员,有一辆自行车在我们看来似乎很正常,甚至还有些简陋,人快递小哥都有电动车了,某些物流都开上小货车了,咱们邮递员有一辆自行车有啥?

可是在这个年头,自行车那妥妥是大件,一个村子有一辆都是稀罕的,邱亮那么一个臭小子,刚到邮局才几天?居然就分到了自行车?这待遇也太好了,怪不得那么多人想进国家单位呢,这条件真是让人羡慕。

村子里的人眼红的不少,羡慕的更多,可真为了这生出不好想头的却没有,都是淳朴人,不会见不得人好,倒是阿米被弄的心痒痒的,一门心思琢磨自己的那自行车啥时候能拿出来用,那大家伙买了那么久,居然只能在储物格里睡大觉


状态提示:第140章 最后准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