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络游戏>钢铁时代>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各有打算

在庞大的西伯利亚的精确沙盘之上,清晰的显示了6个重兵集群,这是俄罗斯军队集结的位置和方向。

一个年轻的参谋,正在对着作战计划做讲解,首先介绍的就是这些集群,

第一个重兵集群就是俄罗斯的乌拉尔集群,位置就在乌拉尔山的山口,那里是整个俄罗斯军队,大本营和后勤补给基地,从欧洲运过来的军火和后勤物资,全部都放在这里,或许是远离的中国的缘故,这里只有不到30万的军队,还是以预备队和临时停靠为主的,当战争爆发的时候,这些军队未必一定会留在这里。

年轻的参谋说着说着,微微的有些怅然,甚至很可惜的说道:“如果能够攻击他就好了!”

在参谋部的年轻的参谋中,提到过一个激进的计划,那就是用飞机或者是飞艇部队,空降一个军12万人左右,到乌拉尔山的附近,突袭俄罗斯的后勤补给基地,截断俄罗斯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联系,彻底的把俄罗斯从亚洲驱逐出去。

这个计划看起来很完备,也很有挑战性,一批的参谋们,都投身到了这个计划之中,为这个计划商议出了一连串注意细则,甚至把计划体系化。但是当这个议题被参谋们送到了蔡锷的面前的时候,直接被否决掉了,这让这些参谋们非常的沮丧,也很不甘心,又接连越级投递了几次,甚至连杨元钊都听说了的。

不得不说,这些年轻的参谋们,发散思维非常的好,制定的计划也有很大实现的可能性,是一个出色的战术计划,却不是合理的战略计划。

杨元钊穿越的落脚点是西北,在包头兴建了一个庞大的工业区,以此为基础统一了整个中国,20世纪初。恐怕是最后的机会获得合法的土地了,所以杨元钊一直以来都准备向北和向南的。北方就是西伯利亚,南方就是南洋,如果计划顺利的话,一个庞大的占据了大半个亚洲的强国,就会在远东出现。

可是再怎么对西伯利亚渴望,也必须要立足西伯利亚的现实情况,那是一个高纬度的庞大土地。自然条件就是他最大的保护伞,即便是现在,因为俄罗斯进攻的关系,勉强通过了占据从赤塔分界,一半的西伯利亚,更多的控制范围也只是海参崴的附近和沿西伯利亚铁路的沿线,再往北,那不是短时间和抢占所能够控制的地盘。

在乌拉尔山集结点的俄罗斯防护,确实有很大的漏洞。利用参谋们的计划,有9成可能成功,可接下来呢。庞大的西伯利亚,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泥潭。别说是三五百万的军队,一两千万的军队,面对着庞大,毫无人际,大部分的地方还是原生态的野地的西伯利亚,又能够做点什么,食物太鲜美了,也容易撑死人。

为了不打击这些参谋们的积极性,再加上战略秘密的关系。没有人多说这个问题,把这个计划给否决掉了。看来讲解的参谋,也是参与计划的参谋之一,还是很不甘心。

整个西北军方高层都齐聚一堂,这个年轻参谋不敢多说,随口的抱怨几句之后,继续介绍下去,接下来,似乎少了个人情感,问题介绍的就直观和详细的多了。

从乌拉尔山开始,沿着西伯利亚铁路线,有数个节点城市,这些节点城市上面,都布置了重兵,最远在海参崴,最近的是新西伯利亚,这个靠近西伯利亚最大的城市,接着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这个位于叶尼塞河和卡恰河交汇处的城市,是西伯利亚铁路贯通之后最大的发现。

接下来是赤塔,6个重兵集群,又以赤塔囤积的军队最多,超过了120万,几乎占据了俄罗斯动用军队三分之一。俄罗斯是弄过来了250万的军队,可是整个西伯利亚的军队总数可不止这么点,当年1911年跟西北冲突了之后,哪怕是后来欧战爆发,西伯利亚的军队都没有降低多少,一直都在100万左右,加上250万,超过了360万,其中,乌拉尔大概是50万左右,大部分是预备队和后勤人员,海参崴是80万,是东线的主力,然后剩下的整齐的分布在沿线之上。

按照参谋们的分析结果,俄罗斯最少会动用4路,甚至是5路军队,一起攻击,西线的重点是新疆,那里俄罗斯在那里有天然的基础,在西北拿下新疆之前,新疆差点就被俄罗斯拿到手了,而现在,俄罗斯借助着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之中,新疆附近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中线,当然是最核心的位置就在蒙古,如果说俄罗斯跟中国最近的地方,就是蒙古,再说了,还有1911年旧恨的,加上蒙古现在还有一个大型的铜矿和炼钢厂,价值极具的增加,120万军队,而且还是其中的精锐部队,都在这个部分。

简单的介绍了六大重兵集群,然后就是细化的介绍,在西北,有整个俄罗斯师以上的军官的名单,还有各个师的组成时间,因为1911年的损失,加上东线跟德国碰了一下,没有占到多少便宜,故而有半数以上的部队,是新组建,这其中,赤塔那边新组建的部队最少。

5路大军,一起攻击,俄罗斯峥嵘尽显无疑,谁都清楚,决战就是在蒙古附近,只要干掉了120万俄罗斯军队,其他200万军队,被截成两个部分,加上新兵的比例众多的情况之下,几乎不可能反击,然后西北可以按照计划,以赤塔为防护核心,向西抵挡来自欧洲部分的俄罗斯军队的反扑,另外一面,沿着赤塔和东北两方入手,最终打到海参崴去,彻底把赤塔以东的这一片广阔的


状态提示: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各有打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