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仙侠修真>大世争锋>第1248章 【利益至上】

第二天的会议相比第一天的气氛要沉重的多,没有明说,但王学谦表达了一个意思,棉纺工厂要做大做强,就要规模化。

这就预示着,在上海、武汉等民国重要的纺织基地中的中小规模的棉纺厂要面临被大工厂吞并的危险。虽说,来参加会议的都是民国棉纺工厂中实力前列的几家,可已经出现了不正常的涨价,很多工厂维持现在设备的生产的原料都很费劲,更不要说凑出资金,收购那些中小棉纱厂。

这是一个大鱼吃小鱼的过程,且不说王学谦是否提出要求。

在商场,这不过是每个大商人的必经之路,谁的心里都明镜似的。可问题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小工厂不仅没有被吞并,反而遍地春笋般的出现。

年景好的时候,分润大工厂的市场,年景不好的时候,船小好调头,干脆做别的。当然,这样的经营策略,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产品质量很差,布料不经用,甚至毛巾也用不长。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资金的问题。民国的银行资本都无法单独扶持一家超级企业,规模小就越来越谨慎经营。使得工厂想要获得贷款,难上加难。尤其是缺乏二级市场的流通,让那些有志于在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的大工厂也望而兴叹。

上海的证券交易所虽然每天都有交易,但也只有少数比如东方铁路之类的股票能够大批量认购,其他的工厂难以在证券市场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当然,还有一个纺织业的特性限制在哪儿,工人需要培训和熟练才能胜任,所以大型纺织工厂在年景不好的时候只能养着工人,避免人员的流动。

如果真的能够如同王学谦说的那样,通过控制市场投放商品,那么对于大工厂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样一来,大工厂就能在保证最合理人员配置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开工。开工多了,工人的工资也多,人自然就留下来了。

“王大帅……”

对于这样的称谓,王学谦还有有种菊花一紧的局促感,脑子会条件反射的将民国大帅特有的气质找出来,然后吓自己一身冷汗。

不过对方显然是有话要说,王学谦冷静之后,伸手示意道:“请说。”

“鄙人是华丰纱厂的总经理,刘安泰。我们的厂和大多数其他工厂一样,受到了原料的因素,不得不断断续续的开工。美国的棉花质地更好,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用不起。民国的棉花产区我们又无法收购,以往都是在上海棉粮交易所购买棉花,但是现在的价格已经超出了我们承受的范围。眼看工厂等着原料,而销售旺季就要到来,工厂的库房却没有原料……”

“对啊!我们裕华也是如此。”

“王大帅,能不能想想办法!”

王学谦双手一压,小会议室内顿时安静了下来,大部分与会人员都眼巴巴地望着王学谦,就等着他这个主事人拿主意:“是这样的,政府方面已经和美国棉花公会取得联系,并准备大宗采购,但是价格方面还在协调,等棉花一到港口,诸位的燃眉之急必将解决。”

“可眼下就应该是工厂的生产旺季,错过了四五月份的销售,产量就受到很大的损失。另外,我们的产品本来就不足以满足原本的销售渠道,这样一来,各地的布商就不得不选择英国洋行和日本工厂的棉布。毕竟,长此以往,我们将必然被挤压出市场。”

刘经理的话获得了不少同行的认可,用民国棉花采购生产,可以将价格压在比较低的范围。也就是一直所说的价格优势,但如果用美国棉花取代,别说中型的纱厂,就是大型的纱厂也无法承受。

王学谦解释道:“大宗商品的采购在价格上有优势,我现在就说一句话,政府采购卖给你们的棉花,质量过关,价格不会超过日本工厂的进价。”

“有这好事?”

“听着不错。”

“可问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用上美国棉花。”

……

很多纱厂的老板都不清楚日本从美,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价格会和国内的差不多。不然日本布的价格也不会和民国纱厂的布匹的价格差不多。

眼看局势朝着抱怨和不理解的埋怨而去,聂云台虽然不明白王学谦的真正用意。但他清楚,首批从美国采购的棉花已经抵达了宁波港,正在通过铁路运送到杭州。

可王学谦连一点吐口的意思都没有,显然并不信任在场的所有人,肯定是有所准备。

而他的工厂部分正在搬迁和改造,原本库房里是有一些棉花。想到这里,聂云台站起来,咳嗽朗声道:“诸位同仁,大家冷静。”

“聂兄,你在长沙有大片的棉田,自然不在乎原料的问题。可我们就不一样,就等着下锅的米,要是开工不足,工厂负担过重,谁知道还能撑几天……”

说话的这位阴阳怪气的,聂云台虽然在商会内地位颇高,但商会毕竟不是政坛,同行就是死地的比比皆是。

聂云台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虽然脸上浮现出一股怒气,但他还是忍耐了下去,心头有些为王学谦觉得不值,可他哪里知道,这一切都让王学谦看在眼里,而王学谦要做的就是,将不听话的,没远见的,窝里斗的,赶出利益圈子。这会儿,是绝对不会站出来给他们一点好处的,等到最后经历过这次商战生存下来,才是王学谦最终认可的人。

这时候,王学谦是乐于见到窝里斗的


状态提示:第1248章 【利益至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