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铁骨晋风流>第三回(中)

段叔军依旧不松口,但他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刘琨或许值得信任,但他的手下却未必。

直到太阳落山,刘琨和温峤才回到小城外,右长史杨桥带着一干文武出来迎接。

见礼寒暄毕,杨桥向刘琨关切的问道,“主公,你们怎么才回来?我们都担心死了。”

刘琨轻笑了一声,风轻云淡的说道,“有什么可担心的?段公忠勇可靠,实乃社稷之栋梁,我与他相见恨晚呐!他不是还派人送来了酒菜么?照顾的这么周到,不可谓不厚呀!”

杨桥闻言有些不好意思,默然低头,回避开了众人的目光。刘琨见状颇感疑惑,正欲问询,卢谌突然嚷嚷道,“我就说嘛!鲜卑人兵强马壮,想要谋害咱们,岂会浪费那么多酒菜?杨长史,你这回可是多虑了,害的大家眼馋了一下午。哈哈哈……呃~”卢谌笑到一半,才发觉刘琨面色不善,其他人也都冷眼不语,赶紧止住了笑声,红着脸憋了回去。

杨桥自知理亏,耷拉着眼,小声嘟囔道,“我也是为了大家呀……万一呢……”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刘琨没有训斥杨桥,强自平复下心境后,向众人说道,“段公可信,我与温长史轻身前往,尚且来去自如,你们又有何惧?等会儿痛快吃喝,无需多虑。今天这事不许传出去,更不许再出现!”说罢拂袖而去。

温峤跟在刘琨身后进了屋,其他人则兴高采烈的准备吃酒去了,唯留杨桥怏怏。

进屋之后,刘琨余怒难消,对温峤说道,“杨桥今天干得这事,分明没在乎你我的安危,嘴上说是为全军着想,心里想的恐怕都是他自己吧!”

温峤圆场道,“杨长史遇事太急,取舍难免不周,所言却未必为虚,姨夫不必太多心。眼前最重要的,是杨长史对鲜卑人的成见,我虽早有察觉,但哪想到会这么深!他一人如此倒也罢了,其他文武怕也好不到哪去,指不定将来会酿成什么误会。”

刘琨闻言皱起了眉头,想了想说道,“这事确实疏忽不得,我军如此,段公那里怕也好不到哪去!段公虽可信,但段叔军就有些麻烦了,其他人更说不准。得想个办法,让两军将官都领会我与段公的心思,我这边还好说,但段公那边……咱们能做些什么呢?”

两人一时沉默下来,低头深思,没过多久,两人皆似有所悟,齐齐抬头,对视了一眼。

刘琨面露不舍,开口问道,“唯有此途了吗?”

温峤轻叹口气,点头回应道,“怕是如此,但还请姨夫宽心,说不定是段好姻缘呢。”

刘琨撇嘴微微一笑,说道,“但愿如此吧!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说话间侍卫来报,说晚饭准备好了,温峤随刘琨出屋入席。今天算是一场小宴,所有文武都在,刘琨趁机发话,鼓励大家不当值的时候去蓟城转转,多交几个朋友。

散席之后,各回各屋,温峤照例先去拜见母亲。温峤父亲去世的早,只留下他一个儿子,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温峤的母亲与刘琨的正妻是姐妹,都出自清河崔氏,她虽是大家闺秀,对儿子的牵挂却与寻常妇人无异。

温峤刚一进屋,就被崔氏拉着坐下了,崔氏神情凝重的问道,“峤儿呀,我吃饭的时候听人说,你马上要出使江东了,有没有这回事呀?”

温峤看向母亲,却见她眼中写满了惶恐,不自觉的低头避开了目光,一时无言以对。

崔氏是个聪明人,从温峤的反应里已猜出了结果,顿时涕泣交加,边哭边嘟囔道,“娘知道你肩上胆子重,但娘就你这么一个儿子,要真有个三长两短,娘也不活了……”

温峤憋不住了,安抚道,“娘,别胡思乱想,去江东距离虽远,但多是朝廷辖区,又不是去打仗,何必那么在意?儿子很快就回来了,别担心啦!否则你这样,我也吃不下、睡不着啊!”

崔氏闻言止住了哭声,又啜泣了一会儿,擦了擦眼泪问道,“儿呀,你什么时候走呀?”

温峤堆起笑脸回答道,“这事还没说定呢!怎么也得等上十天半个月,您现在着什么急呀!”

听闻此言,崔氏略感心宽,回应道,“哦,那还好,还好呀!什么时候定下来,记得跟我说声。”

温峤满口答应,崔氏担心他累了,又急忙催促道,“娘这没事了,赶紧休息去吧!都忙一天了。”

温峤深施一礼,转身离开,返回了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温峤却辗转难寐,一会儿思索当前的形势,一会儿担忧国家的前途,一会儿又发愁将来如何跟母亲辞行。

长夜漫漫,不知几时起,温峤迷迷糊糊的进入了梦乡,正在这时,忽有侍卫敲门。温峤从梦中惊醒,睡眼惺忪的看看窗外的天色,不过黎明时分。


状态提示:第三回(中)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