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三国兵锋>第四十九章 公孙瓒千里奔袭,渤海易主

主公,此次袁绍肯定是被主公气的不轻,那缩头乌龟要打他,真是头大无脑。\、qb五。c0m/要打不早打了,何需等待现在。”赵云笑道,此次出征,赵云一战吕布而成名,心情很好,看那袁绍缩头缩尾的样子,就感觉到十分好笑,这哪还是群雄盟主。

陈宫,典韦,都在刘信身边,听赵云如此一说,也都笑了笑。

“这袁绍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身边有郭嘉如此贤才,且有颜良,文丑良将,如若他能够善加利用,凭借他的盟主位置,我们拿他也是没有办法i信想起前世曹操给袁绍的评价,经过此次,刘信十分认同了这话,曹操看人还是十分有水准的。心里暗想,我看这曹操不应该争霸天下,而应该跟许邵一样,去评人,想过后,不禁莞尔。

听刘信如此一说,陈宫眼睛一亮,言:“主公高才,几句竟然便那袁绍点破。的确,这袁绍不仅仅麾下人才不少,就他那四世三公的家世,如果他能够善加利用,相信日后必然是主公的劲敌。”

就在刘信一行人还在行走,谈论着袁绍的时候,而在洛阳的袁绍也准备回渤海了,这次讨伐董卓,袁绍被气的不轻,自己当了一顿盟主,什么好处也没有捞到,名声名声没有,钱钱没有,就连个人才都没有。

可是看那刘信,名声名声捞到了。钱有一千多车,还捞了华雄以及华雄带领的一万多骑兵,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看着自己身前地一干文臣武将,袁绍又有了自信,自己还有文丑,还有许攸,等看到郭嘉的时候,袁绍眉头一皱,这郭嘉虽然是有才。但是始终不给自己面子,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难不成不知道自己是他主公。

“诸位,眼下董卓已经被我们击败。退到到长安,到长安有函谷关险关,现在各路诸侯都已经相继离开,我就算是有心。也有些无力,所以此次征伐董卓也只能到此结束,不知道诸位有什么好的建议?”

这袁绍,明明是别人击败的董卓。硬要说成自己打败的,实在是太重视虚名,郭嘉心里暗自摇了摇头。对于别人可能还说什么忠诚。不会随意背离自己的主公。但是对于郭嘉来说,郭嘉却没有这种压力。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如果自己主公不是能够让自己一展心中抱负之人,这郭嘉自然不会死守在此。此时郭嘉心里浮现出四个人,幽州刘信,北海刘备,陈留曹操,长沙孙坚。也只有这四人才算得上是明主,投奔谁好呢?郭嘉在衡量。

听袁绍如此一问,郭嘉心里已经决定离开袁绍,另谋出路,所以决定在自己还追随袁绍的这些日子里,多出点力,如此自己也算是心安理得。

“主公,眼下洛阳已经被董卓付诸一炬,没有再呆在此地的必要,以嘉来看,此时应该赶回渤海,休养生息,我看那冀州韩馥是一庸才,且冀州是天下重资之地。只要略施小计,相信那韩馥必然乖乖献出冀州。”郭嘉说道。

听郭嘉说完之后,袁绍双眼放光,地确,这冀州,可是天下重资之地,此地富庶,民风彪悍,自己在渤海当太守的时候,就对冀州垂涎已久,始终没有办法,突闻郭嘉如此一说,当然心里满是欢快。

许攸闻此,担心郭嘉立下大功,喊道:“主公,万万不可,这冀州北临幽州,且主公与幽州刘信有仇,想必到时候,他必然会引大军来攻,如此危矣。”

郭嘉眉头一皱,看着许攸,心想,如果袁绍重用此人,那袁绍必然会死在此人手里,如果袁绍据渤海而不取冀州,那刘信带大军攻击冀州,以郭嘉思量,以韩馥此人的性格,估计刘信连打都不用打,这韩馥就会投降了。到时候刘信又得了冀州,然后直接饮马黄河,南下的道路就此打开,还有谁能抵挡住这刘信地大军。

只是这些郭嘉还是不会说的,说了,袁绍也不会听,所以干脆不说,只在那静静的等着袁绍的决定。

说实话,对于冀州,袁绍地确是势在必得,这冀州之地,大将,文人无数,只要自己得了冀州那是可以迅速扩充自己的力量,如果自己仅仅守住一个小渤海,那自己的鸿鹄之志如何实现,只是听到许攸说起刘信,袁绍忍不住心跳一下,与刘信直接对接,袁绍是十分不想,自己需要时间修养生息。

许攸,是从小跟曹操,袁绍交善,被袁绍视为心腹的,袁绍自然是更尊重许攸,问道:“以子远来看,那我们眼下该当如何?“

听袁绍问自己,许攸内心

意,看样子主公还是重视自己,说道:”以攸来看,回地,毕竟那里有主公的基业,但是攸却主张,主公南下青州,青州内有黄巾贼横行,以北海管亥为首,这青州的防御自然不是很强,主公可差一人出使黄巾许下好处,说得管亥来降,即可徒增几万大军,到时候,青州必然是主公地囊中之物。”

别说,这主意也不错,袁绍也颇为心动,正在踌躇难以决策地时候,突然外面传令兵慌慌张张地来报:“主公,渤海加急快信

看来报之人,慌慌张张,袁绍心里已知道大事不好,自己的渤海怎么了,赶忙接过那加急快信,飞快地看了起来。

众人,见袁绍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竟然是苍白的颜色,都不知道怎么了,但是知到肯定是出什么事情了。

而后,就听袁绍大吼:“这该死的公孙瓒,竟然如此设计我。我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状态提示:第四十九章 公孙瓒千里奔袭,渤海易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