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帝国的脊梁>第120章 用心良苦

清晨时分,江面上还浮着一层薄薄的白雾,两岸的山峦若隐若现。客船行走在平急的清流中,滚滚而逝的江水碰到船桨上,发出“哗哗”响声。

戴梓从船舱里走出来,连日来的阴雨天气让他闷烦。他活动了一下身子,深秋清晨的凉意让他精神一振。戴梓扫了一眼茫茫的江面,待看到孙虎在船头站立,他赶紧上前道“孙兄,承蒙贤昆仲一路照顾文开多谢了”

孙虎摆摆手道“贤弟无需多礼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是我等的本分况且贤弟乃是天助的贵客,我兄弟二人就更加义不容辞了”

正在此时,戴苍也跟了出来,看见孙虎二人在仓板上,戴苍问道“贤侄,咱们这是到那里了”

一路上千辛万苦,好几次都是惊险交加,好在都是天佑人愿,化险为夷。一个多月下来,几个人的关系也是远非寻常,都成了莫逆之交。称呼上也自然变得亲近起来。

见是戴苍问话,孙虎忙道“叔父,如今船已经过了泸州,用不了一个时辰就可以到叙州府了。上岸后,向南一个时辰,就到了咱们的目的地了”

由于戴氏父子的身份特殊,光天化日之下,孙虎不敢带他们去宜宾守备营地,直接去大雪山比较稳妥。

戴氏父子自然是心知肚明,二人对孙虎的安排都是欣然接受。至于戴苍的好友徐润天,更是天生豁达,客随主便,沿途只是欣赏川地的美景而已。

不到一个时辰,客船到了宜宾南岸一处隐秘的码头。孙虎安排众人下船,李破奴这些天一直在岸边等候。见到孙虎几人安然归来,自然也是惊喜交加。众人上马,一路向大雪山迤逦而去,李破奴也立即安排人去宜宾营地,向王斌禀告此事。

直到此刻,孙氏兄弟才终于放下心来。两个多月多的功夫,二人是不辱使命,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虽说“吴楚fēng_liú自古同”,但大雪山的温度可是比江南冷多了草木凋零的味道自然比江南更甚。一行人沿途欣赏风景,不时驻足观看,一颗心也完全安静了下来。

忽然,一阵琅琅的读书声传来,几人打马徐行,途径山腰下的那一所“希望学堂”时,几人都被深深的吸引了。

看了看学堂木门前,左右矗立的那两块石碑的字,戴苍不禁惊问道“贤侄,这是那位高人所建的雅堂难道又是一座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因南宋理学宗师朱熹在此讲学而名噪一时,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地位可见一斑。

李破奴已经带人去山上安排,孙虎也是一头雾水,他讶然道“叔父,我也不知这是何人所建我们兄弟二人离开时,并没有发现此处有这么一座学堂难道是近日所建”

待朗朗上口的孩童读书之声传出,戴苍仔细一听,不禁哑然失笑,自嘲道“我还道是那位高人的清修讲学之地,原来只是一所供稚童上学的学堂而已。”

看戴梓盯着前面“希望学堂”的石碑发呆,戴苍不由得心里一阵难受。怕儿子想不开,戴苍便劝道“既来之,则安之,文开就不要想多了。”

戴梓摇摇头道“父亲放心,我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我刚才只是在想,眼前这座“希望学堂”,屋舍众多,花费不知凡几,恐怕又是天助的手笔吧!”

戴苍一怔,看了看石碑,不由得张嘴问道“这却是何以见得文开是从那里看出来这是天助所建”

戴梓道“父亲,从“为华夏之崛起而读书”,“希望学堂”这些字。试想在这大山深处,有谁会去耗资巨万,修起如此整齐划一的校舍来!也只有天助有这样的魄力就像“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一样,气势磅礴,正气凛然我不会弄错,这一定是天助的手笔”

徐润天笑道“你们父子就不用猜了,咱们进去问问就知道了。”

众人下了马,正欲上前敲门喊话,只见一个汉服少女从一间房屋里推门出来,手上拿着几本薄薄的书籍,似是学堂的老师一般。

少女远远地隔着校园的矮墙,抬头一看,发现学堂的大门外站着五六个人,牵马执辔。少女呆了一呆,正欲转身离去,却听到有人在高声喊叫自己。

原来是孙虎眼尖,隔着学堂的围墙,一眼就认出来了拿书的这位少女正是马撒依,急忙叫了起来。

马撒依上前几步,发现是孙虎兄弟,赶紧快步走到学堂门口,拉开大门走了出来。她兴奋地说道“孙大哥,你们回来了。王大人一直在念叨你们。”

戴苍几人只觉得眼前一亮,眼前的少女明艳照人,皮肤白皙,虽然充满了异域风情,但却也是举手投足,风华绝代,令人不觉得自惭形秽。

只是不知道,山上怎么会有这样异族的奇女子,而且还做了学堂的老师

孙虎笑道“马姑娘,我们今日一早刚到,刚上大雪山。你怎么会在这儿这学堂又是怎么回事”

马撒依道“孙大哥,这是王大人才建起来的学堂,是专门为这里山上山下的上千个孩子建的。我是这所学堂的老师,也是副校长,主要是教女学生。王大人是这里的校长,就连学堂里面的教材都是他编的,不过他现在不在这里,而在宜宾营地。”

戴苍奇道“校长姑娘,你们学堂还有女孩子”

马撒依点头道“王大人说


状态提示:第120章 用心良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