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身份和他们的任务。

能不能让这三十个人中的大多数选他们当老师,就是沈三问给他们的考验,如果都不能而且都没有希望能,那就直接培养这三个人判断能力,能判断什么样的老师能够让家长疯狂就好,也不是一定要他们亲自上阵。

准备了半响,大家都写好了稿子,王成照例第一个冲上台,打算先声夺人。

他上去讲了一大段道理和理论,的重要性,科举的跃龙门,教师和学堂改变人生成就未来。不过说来干瘪,底下人没什么反应,沈三问听的格外反感,大道理谁都会说,具体是要怎么做,突出学堂的作用,说这些有半毛钱用啊,底下这些人不懂。

沈三问揉了揉眉心。

然后是欧阳林上台。

他说:

我三岁的时候,第一次踏进学堂,那时候夫子对我们说了一句话,孩子们,你一定要好好,以后保国安民,光宗耀祖。

保国安民是不敢奢求的,所以光宗耀祖成为我的志向。

年轻的时候以为好好,就能做大官,让父母脸上增光,成为他们的骄傲,所以我拼命的去学。我的时候,每次别人提到夫子都要提到我,瞧,那个是欧阳林,一表人才,是夫子最得意的弟子。

每到这个时候,我就特别开心,家里人也是一样。

我在书院读了十年书,几年前科举开了,后面几年的学习一直在备战科举。

人们常说是科举是跃龙门,只要跳的够高,就有机会用文武艺真正的保家卫国,成为人上人。

父母对我的期望很高,我以前也一心想着科举,想着我高中状元,高头大马在洛阳街一骑当先占尽fēng_liú。

不过这道门哪有那么容易越过去,在书院不过是与一些师兄弟的比试,是从师父那里学到些皮毛,然后进行可笑的较量,赢了不值得骄傲,输了也不值得气馁。

我们的师父也没有跨过那道门,我们这些只学得师父一二的人就更难了。

那是与全大周的学子进行竞争,老的少的,年轻的神童,年老的从第一届考到如今的。书院与书院也不一样,可能别人一个大书院的才子就能碾压我们小书院的所有人,从学识谈吐,到作诗作赋,再到时势分析天下格局,比不过,也争不过。

本人不才,只在小试中拿过名次,学问也未曾入得厅堂。

我曾经失望过、沮丧过,甚至猜疑过,为什么在天子堂前奏对的、骑马游街的人不是我,是不是那段言辞被考官不喜了,或者他们阅卷太急,根本没有仔细看我的答卷。

所以我考了三年,三年落第。

也是在这挫败的三年,我想通了许多事,看清了自己的不足,到了如今能够欣然接受现实。

,不一定就要做官,而是学习做人,提升个人的修养,由内而外的做个好人,能够在乡亲街坊中立足,运用学到的知识帮助父母和乡邻,就是报效国家了,这样就是对得起我的父母,让他们脸上增光。

就算我不能通过科举做官,我也学到了圣人的道理,学到了那些做官的人学过的东西,听得懂那些才子说了什么,能与他们平等和睦的交流。

因为这些学习的经历,还有不懈的努力,现在我一样找到了为国尽力的途径,那就是投身到教育改革的事业中来,帮助全天下无力的贫苦家庭的孩子。让他们能学习先辈的道理,以后的生活更富足和快乐。

这次教育改革,也是国家给所有贫苦人的机会,让他们的后代日后能改变家庭贫苦的状况,能够用智慧的头脑解决问题,获得更多的回报。甚至像我一样,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为国服务,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如果你们愿意让我成为你们孩子的夫子,请放心的将他们送来,我不能保证他们一定能在科举中出仕当大官,但是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他们,同时,也会关注和解决他们成长中的问题和疑惑,让他们不会走错路,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谢谢大家。

沈三问照例抚了抚额头,还可以。

感染力是有了,观点也很对,但是差了许多火候。

不过这是三人里面最好的一个。

吴胜宇上台念了一遍大周教育政策,然后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

现在大周打算让每个人都能,钱财国家补贴,如果想让你们的孩子能够有入仕做官的机会,等到学堂开办后就把他们送去,读的好,经过层层选拔后他们就可以做官,享受国家的俸禄,不用种地也不用卖力气,只要办好皇帝陛下交代的事情,在一地做好本分,他们的人生从此会变得不同。

我不是夫子,以前也从未做过夫子,但是我们这里的人是负责整个教育制度施行的人,若是有幸教授各位的孩子,一定让他们能安心,不会让各位有后顾之忧,同时我也会尽心尽力学习做一个夫子,将做官和科举要学的知识交给他们。

愿意相信我的,请选择我作为他们的夫子。

完。

沈三问揉了揉眉心。

明目张胆在拉票吗,兄弟。这些等到教育改革的事情传出去这还能作为一个优势拿出来说吗?有什么用?而且你都说了这里的人都是骨干,这群人为什么要选你。

王成假大空台下站的是领导还行,可现在下面是农民。那些话写总结报告可以,面对面说服人是行不通的。

欧阳林结合自身经历,谈的事情也很符合这些乡民的认知,科举是能做官


状态提示:6 演讲--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