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能够维持多久,要看家庭里面的每一个人对家有多少的责任心;一个家族,要长长久久地延续下去,不但要求家族中人丁兴旺,还要有足够的向心力。而这种向心力,最主要的表现,就在于对祭祀先人的重视与虔诚。
祭祀先人,准备祭礼,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由内而外、借助某种仪式以传达某种思想的重要途径。
真正看重家族之人,不但重视自家家族的传承,对于别人家的祭祀之事也会适度地保持尊重。跟王夫人这样,为了私欲,根本就不把林黛玉的孝期放在眼里,一次又一次的触及底线,薛宝钗已经知道,这样的王夫人,他的未来已经注定了。
薛宝钗来了贾家也有几年了,对于王夫人的事情,薛宝钗也有所了解,对于贾家的两支,东面的宁国府跟西面的荣国侯府,这两支的区别都看在眼里。
东府的宁国府,原来在贾珍的主持下,受西边的原荣国府的影响甚多。那个时候,荣国府是王夫人当家,在那十多年里面,贾家生活上日益骄奢、花费无度,却在添置祭田、族产、祖业和对族人的未来极其重要族学上,极其吝啬。由此可见,贾珍和贾政王夫人夫妇,他们的眼光是何等的浅薄。
这两年,贾敬回来了,贾赦也分宗出去了,两家削减了大量的开支,贾赦掣肘少,所以轻装上阵,直接把手里过半的地产算成了族产,还把剩下的三分之二作为了祖产,剩下的,才算他个人的私产;而贾敬,因为族人众多,儿子孙子又不成器,拖了好几年,这才真正开始着手处理家族里的种种事务。
不管这两位在人前的表现如何,作为一个大家族的家长来说,贾敬和贾赦无疑要比贾珍和贾政合格多了。
也就是从这些事情上,薛宝钗看出来了,王夫人是个不成器的。如果真让他一直当家,哪怕让他成为一个大家族的族长夫人,哪怕家族里面有无数的钱财,摊上他这么个贪财又私心重、手段却不如人被那些奴才们耍得团团转的女主人,只怕再兴亡的家族也会被毁了。
薛宝钗认为,他这个亲姨妈,的确只适合嫁给次子,做次子媳妇。在这一点上,他的外祖父外祖母,也就是王家已经过世了的老太爷老太太并没有做错。真要把这么个女儿嫁给别人家里做长子长媳,那就成了结仇了。
薛宝钗也是经历过世面的人,哪怕他不过是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他也知道,像王夫人这样的儿媳妇,一般人家是不敢领教的。若是换了其他人家,只怕打王夫人过门的那一天开始,就会面临着严厉的管教,并且永远都不可能摸到管家大权的权柄。
可惜的是,贾家有个偏心偏出一定境界的贾母。
到现在,连薛宝钗都说不出,究竟是贾母的偏心成全了王夫人的yù_wàng,还是贾母的偏心彻底毁掉了王夫人。薛宝钗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为这位亲姨妈延誉。越是了解王夫人,越是没有办法为他说好话。就连薛宝钗这个巧舌如簧、惯会奉承的人,也没办法说出王夫人太多的优点,相反,王夫人的缺点倒是能够说出一大堆来,而且每一个缺点,都是对家族的延续有着极大的伤害的。
虽然王夫人是薛宝钗的亲姨妈,但是王夫人的言行和品德,薛宝钗是看不上的。他不说王夫人的坏话,也只是因为王夫人是他的亲姨妈,他维护王夫人的体面、顾虑王夫人的感受,那也是因为王夫人是贾元春的母亲,而贾元春则是皇妃,能够在皇商招牌上帮助他们薛家的人。
也是为了薛家的皇商招牌,薛宝钗才一再容忍王夫人。
也正是因为非常清楚,王夫人有可能成为他薛宝钗的婆母,薛宝钗才会多方了解王夫人,才会多方分析自己与贾宝玉之间的利与弊。、
有了王夫人这样的婆母和贾宝玉这样的丈夫,其实是一件非常没意思的事情。贾宝玉是个撑不起来的,这也就意味着自己一旦嫁给了贾宝玉,自己不但要打理好内宅的事情,还要一并撑起外面的事情,为贾宝玉弄来足够的银钱,让他继续舒舒服服地做他的富贵闲人,同时,还要面对王夫人这位贪婪的婆母,在这位贪婪的亲姨妈和婆母的眼皮子底下,保住自己的财产,或者说,挣够能够同时满足婆母和丈夫两个窟窿的金钱。
这样的生活,即便是薛宝钗也觉得累得慌。
薛宝钗也很清楚,有了那块通灵宝玉,贾宝玉的这一生,也许还真的只能在内宅混着。现在依靠着贾母和贾元春,将来便依靠妻子和侄儿。他一旦上进,就意味着毁灭的开始,所以,贾宝玉注定了没有太大的前程,也不可能帮到他们薛家什么地方,说不定还要他们薛家不停地拿出银子来给他花销。
这样的未婚夫、这样的婚姻,薛宝钗觉得没意思透了。
见女儿只顾着愣神,薛姨妈以为女儿被吓住了,连忙去推女儿:“宝丫头,你还好吧?若是你不愿意,那我们找找,总有一个待你好、又不会看不起我们家的人的。”
薛宝钗摇摇头,道:“妈,这世上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我的年纪大了,现在急急忙忙地找亲事,只怕一时半会儿的,也找不到好的。再者,您看哥哥,依旧是这个样子,何况,眼下家里也离不得我。”
还有些句话,薛宝钗终究没能说出口。他哥哥结交的,又都是些什么人,他薛宝钗会不知道?都是些贪图享乐、不知道上进、拿着脸面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