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仙侠修真>夺鼎1617>第五百四十二章 众正群贤真面目

灵棚内,李自成在赞礼官的指点下,以皇帝之礼向崇祯夫妇的灵位上香祭拜。●⌒,{:}

“朕是与汝父共享天下而来。汝父何以不南下?朕入京之时,过承天门曾以箭矢射之,正中匾额之中。宋先生为朕解之时,曾经言道,乃是中分天下之意。汝父何以违背天意?”

为崇祯夫妇上香之后,李自成温言向朱慈烺表示了慰问。

一边的孙传庭却是依旧脸色如水,只管拉着朱慈烺向他询问,在他父母和伯母灵位两侧陪祭的那几十个灵位,都是什么人。

朱慈烺眼中含泪,未曾来得及解释,站在李自成身旁的李岩却接过了话题:“白谷先生有所不知,这几十位乃是陛下命人仔细查访,天兵入城时追随崇祯天子而去的义士烈女。诸人的事迹下官已经命人一一查访记录,准备日后修史书附录入传,以为后人表彰。”

王承恩,巩永固、范景文、倪元璐等人的名字一一映入孙传庭的眼帘。余下的名字,有的他熟识,有的他并不认识,只是听闻过,有的名字干脆就没有听过,看牌位的位置和规格,大抵应该是这些追随崇祯殉国的大臣勋贵们的家人奴婢之类。

因为在竹杆胡同大战内操新军,阻挡崇祯出城立下了赫赫战功的王昌顺,作为新近提拔到御营亲兵之中的军官,紧随着李强跟在李自成等人的身后,看着孙传庭肃整衣冠朝着王承恩等人灵位下拜的动作,半是不屑半是不解的低声向自己的顶头上司李强询问道:“属下在朝阳门同那些平时只有一口饱饭吃的内操新军血战之时,将士们打得苦不堪言,连属下都差点为皇上尽忠。那个时候,平日里这些高官厚禄的人都去了哪里?若是有百余人从旁相助一二,属下断然是拦阻不住崇祯外逃之路的!这群假道学伪君子,此时却来皇上面前假惺惺的说什么顺应天命,其实,以属下看来,天命都是狗屁!假如真有天命,那也是一块银元战胜半块银元的天命。”

王昌顺的话音虽然不大,但是却让灵棚内的人听得一清二楚。孙传庭等人倒也罢了,李强却很清楚的看到了宋献策的脸上神色骤然更变,顿时让他心中一凛,“圣驾在此,你在这胡说八道什么?到外面巡视去!”

李强与王昌顺的对话,孙传庭一字不漏的听得明明白白。不由得脸上有些发烫,“难道我读书士子当真不如那些肢体不全的太监吗?”他在王承恩的灵位前拜了几拜,表达了自己对这位壮烈殉主的大太监的敬仰与尊敬之情。

李岩与李自成交换了一下眼神,得到了李自成的允许后,向前半步,站到了孙传庭的身后,为他讲解眼前这些牌位背后的故事。

“大学士兼工部尚书范景文于我大军入城时,叹道:‘身为大臣,不能从疆场少树功伐,虽死奚益!’此时他已不食三日,声不能续,他让家人扶着,向着紫禁城方向三跪九叩,又赋诗二,遂自缢死,其妾亦自经。”

“户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倪元璐,听得我军精骑于街头驰突呼喝传达皇上圣谕之声,叹道:‘国家至此,臣死有余责。’他整理衣冠拜阙,北谢天子,南谢母恩。又嘱咐家人道‘若即欲殓,必大行殓,方收吾尸。’乃缢死,事后家人满门殉节,十有三人。皇上闻之,亦为之赞叹,故而罗列其家殉主之人名录在此陪祭。令有司收殓其家。”

“左副都御史施邦曜闻我天兵进城,大声恸哭,题词于几上:‘愧无半策匡时难,但有微躯报主恩。’遂自缢。”。

“大理寺卿凌义渠尽焚其生平所着述及评骘诸书,服绯正笏望阙拜,复南向拜讫,遗书上其父,道:‘尽忠即所以尽孝,能死庶不辱父。’以触柱,流血破面而死。”

“平生读圣贤之书,养就胸中浩然正气,自然该当如此。果然是读书人风骨!”孙传庭的赞许称颂之言未曾落地,一连串打脸的话便接二连三的从李岩口中迸出。

“当晚,锦衣卫都指挥使王国兴自缢死。”

“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珪守崇文门,城陷,作绝命词:‘死矣!即为今日事,悲哉!何必后人知。’自缢死。”

“锦衣卫千户高文采守宣武门,城陷,一家十七人皆自尽。”

“新乐侯刘文炳,闻我天兵破内城,叹道:‘身为戚臣,义不受辱,不可不与国同难。’与弟左都督刘文耀择一大井,子孙男女及其妹十六人,尽投其中。祖母瀛国太夫人,崇祯之外祖母,年九十余,亦投井死。”

“驸马都督巩永固,闻天兵破内城,杀其爱马,焚其弓刀铠仗,大书于壁上道:‘世受国恩,身不可辱。’时乐安公主先故,命外举火焚赐第,火燃,与子女五人俱投火死。”

你不是说读书人的风骨绝佳吗?这些人可都是读书人眼睛里颇为鄙视的厂卫鹰犬和勋贵之人,以身殉大明的远远较之读书人多。除了几位尚书外,文官殉国之人便是几个小官了。

大顺军攻城时,兵部车驾司员外郎金铉跪在母亲章氏前道:“儿世受国恩,职任车驾。城破,义在必死。得一僻地,可以藏母,幸去。”母亲道:“尔受国恩,我独不受国恩耶?事急,庑下井是吾死所。”金铉恸哭,辞母前往视事,至御河桥时,闻内城陷,金铉望寓再拜,即投入御河中。其母章氏亦投井死,铉妾王氏亦随死。其弟诸生金錝大哭道:“母死我必从死。然母未归土,未敢死也。”取棺殓其母,复投井而死。

“左中


状态提示:第五百四十二章 众正群贤真面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