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离开了城门口热情激动的百姓,进入了临安府。
然而临安府通往皇城的大街上,也站满了百姓。他们同样高喊着英雄的名字,涌到马前,将自己认为最能代表心意的礼物,不由分说的塞给了众将官。最后还是前来接洽的枢密院官员,指挥临安府衙役,驱散百姓、腾开道路。
岳飞的脸却愈来愈阴沉。百姓们越是如此,他越是心如刀割。因十二道金牌而夭折的北伐之殇,令他这段日子以来,苍老了许多。他知道自己再也没有机会领兵出征了,回到京都,赵构是一定会卸去他的兵权。这点儿政治觉悟他是有的。
大宋立国一百多年来,一直奉行的是以文制武。决不允许武将有割据一方、统兵时间过长的机会。要么释其兵权,要么不停调防,使得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从而将兵权牢牢地收归中央。
尤其是岳飞与赵构那糟糕的君臣关系。从岳飞在军界崛起的那一时刻起,两人就从没合过拍。岳飞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从没让他赵构称过心。岳飞提议立储,犯了赵构的忌;岳飞积极北伐,犯了赵构的忌;岳飞反对议和,犯了赵构的忌;岳飞一心期望迎回二帝,犯了赵构的忌;岳飞不贪图享乐、不爱官爵金钱美女,犯了赵构的忌;甚至岳飞为母守孝执意辞职,也犯了赵构的忌。
所以说,岳飞在政治上,真的不比张石头强多少,两人是半斤对八两。岳飞只是一个忠诚耿介、一心报国的热血男儿。他在秦桧的政治素养面前,实在不够看。
到达和宁门,韩世忠与张俊一行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遂一起进入皇宫。
韩世忠,字良臣,1089年出生。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18岁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作出重大的贡献。韩世忠这样的一代猛人,和他夫人梁红玉的传说早已家喻户晓。名垂青史的黄天荡大捷,就是韩世忠携夫人梁红玉,率8000人马,将金兀术十万大军围困在了黄天荡长达48天之久,杀得金军从此不敢轻易渡江。
属下将军们都在选德殿的偏殿等候,岳飞、韩世忠及张俊三人先入选德殿觐见。
对于这一天的召见,赵构和秦桧已经准备了很多日子。这是自大宋开国之君赵匡胤以来,准备实施的第二次“杯酒释兵权”。
然而这两次“杯酒释兵权”几乎无可比性。赵匡胤一生南征北战,本人便是大宋军中的至尊战神和无敌统帅。当时国内已无战事,契丹也在北方消停,收了韩令坤、符彦卿、慕容延钊等老将军的兵权,还有他自己的很多亲信名将,国际国内平稳安静。而现在金国正在磨刀霍霍,就等着他赵构自毁长城的这一天呢。请问你赵构还是你秦桧能领兵打仗?更何况收兵权仅仅是第一步,真正的暴风雨还在后面。
秦桧不愧是人中之精。他敏锐地看到了这几员大将中的张俊,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嫉贤妒能、嗜财如命、贪恋权贵。在岳飞和韩世忠来到临安之前,秦桧就已经向张俊许诺,封他为枢密使,掌管南宋全军。枢密使,就相当于现代的国家军委主席。张俊也不负所望,高兴的答应了。对他而言,多年来聚敛的钱财已经几辈子花不完,如今能位尊枢密使,将岳飞和韩世忠等人踩在脚下,还能保得自己一世富贵,这怎能不叫他兴奋?
选德殿的召对,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进行着,只有岳飞始终沉着脸默不作声。赵构在和风细雨之中,夸奖了诸位将领在金兵此次南侵中作出的杰出贡献,充分肯定了诸位将领的忠君爱国和大无畏精神,又饱含感情地回顾了这么多年来的君臣相得、鱼水之欢的关系。
张俊更是“感怀无限、泪流满面”,扑倒在殿下,哭道:
“皇上,您十数年来夙兴夜寐、披肝沥胆,拯救大宋江山于累卵,运筹帷幄,无数次粉碎金兵南侵。现如今江山稳固、百废待兴。正是领天下臣民中兴我大宋之时。臣不才,愿马放南山,从此随侍皇上左右,随时聆听皇上教诲,也好为中兴大宋尽一份绵薄之力。”
韩世忠是个人老成精的人物。他表面看起来,粗豪大气,其实颇为圆滑坚忍。当年平定方腊时,他独闯虎穴,将方腊生擒,却被他的上司辛兴宗硬生生将泼天大功据为己有,韩世忠依然能够隐忍不发,可见其绝不是有勇无脑之辈。
见到张俊这番表演,韩世忠虽心里痛骂,却怎么也不敢无动于衷。于是出来跪奏道:
“臣也愿随侍皇上左右,为国尽忠!”
赵构闻言,欣慰的笑道:“两位爱卿快快请起,你们都是我大宋的鼎国柱臣,朕心甚慰。”
转头看向坐在一旁的岳飞,和颜悦色的问道:
“怎么,岳爱卿是不是嫌这皇宫庙小,不想与寡人为伴呢?”
岳飞本来只是冷冷的看着这一幕戏剧,不愿违心参与他们的演出。奈何皇上逼他表态,不说话是迈不过这个坎儿了。于是起身向赵构深施一礼道:
“启禀皇上,金兀术虽死,然中原沦丧、靖康未雪,而金国仍对我大宋磨刀霍霍。此时说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只怕是还早得很呢!”
赵构闻言,仍是满面微笑:
“岳爱卿心系故土,其心可嘉。但连年征战,已使得百姓民不聊生。现在金国愿与我大宋永熄兵戈、互结友好,秦相国已经在办理此事。岳爱卿就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