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公差听了便是一惊,直到萧千月亮出锦衣卫腰牌。他们才真的信了,收了堂票,讪讪地离开。
夏浔也有些惊讶,一是他没有想到明朝也有军事法庭一说,现役军人要由专门的法庭审判,地方官府无权过问。二是没想到罗佥事竟然肯公开他的身份,这样的话,是不是以后就不会再差派我去做些卧底的凶险事了?
大明律法中的确有这么一条规定,军人犯法,不受地方官府审判。问题是谁也不知道夏浔居然还有一个锦衣卫的身份,两个公差回到应天府衙门将情形一回禀,王洪睿王府尹喜不自胜。
他已经有点快要崩溃了。他是文官,是文官派系的人,而国子监那些学生背后站着的是士绅集团,文官的基础就来自于这个集团,十年寒窗苦,一朝成名天下闻的例子有,但是大部分读书有成的人,都是士绅子弟。
不管是他本身派系的烙印,还是他与黄子澄等文官的交情,他都应该站在自己人一边。可是能坐上应天府尹这个位置,就没有一个不看风向、不知圆滑的蠢物,现在这个时代,还不是文官集团甚嚣尘上,把武人排挤出朝廷的年代,如果真要认真算计起来,现在朝廷中以勋臣功戚为代表的武人集团,实力还在文官之上,得罪了他们,他王洪睿如何治理金陵?只怕他是令不出府门,再也管不了事了。
正头疼呢,两个公差给他送来子一今天大的好消息,杨旭是锦衣卫!
王洪睿眉开眼笑”就跟敲锣打鼓披红挂彩送锦旗似的,把状子欢天喜地的移交到五军都督府去了。
五军都督府左军都督是谁?就是中山王第三子,徐库寿徐大老爷是也。
徐增寿上一回和黄子澄扳手腕,五军都督府的高级将领都是知道的”现如今应天府把这状子一转过来,诸位同僚就很默契地把它给徐增寿送去了。
五军都督府的前身是大都督府,统领全国军事。洪武十三年的时候,因为大都督府权力太大”在废丞相制的同时,为防止军权过分集中,也废大都督府,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正一品。
徐增寿就是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主管京师驻军。元朝尚右”明朝尚左,他是左都督,就是中军都督府的一把手。徐增寿接到应天府尹移交来的状子一看,鼻子差点没气歪了,这些读书人怎么都娘娘们们的”屁大点破事儿,夹夹谷谷的这还有完没完了?
徐大将军怒发冲冠,立即把中军都督府断事官唤来,要他准备问案,自己要亲自听审。
五军都督府都没有军事法庭,各设左右断事一人”提控案牍一人”但中军断事官总管五官断事官,总治五军刑狱,职权最重。其实准确地说起来,夏旭虽然是军人,却是军人中最特殊的一个兵种”他是锦衣卫,锦衣卫自己没有内部法庭。
锦衣卫的北镇抚司对外,负责侦缉刑事。南镇抚司对内,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纪。外人最怕的是北镇抚司,他们一旦进去,那就是九死一生,而北镇抚司的人最怕的是南镇抚司,自己人收拾起自己人来,可也一样凶狠至极。
可是南镇抚司总给人一种不及北镇抚司权势大的感觉,一方面是因为北镇抚司名声在外,在大家的感觉里确实更厉害一些。二来,南北镇抚司毕竟是一家人,彼此没有大的冲突,维护还来不及呢,谁会整天的窝里斗?所以南镇抚司名声不彰。
近年来,随着锦衣卫衙门职能的不断萎缩,能撤的有司衙门都撤了,有门路调走的人也都调走了,整个锦衣卫都指挥使司衙门名存实亡,南镇抚司更是只剩下一个空壳子,根本没有人了,所以杨旭这案子才由五军都督府审理,锦衣卫毕竟也是大明亲军二十四卫之一嘛。
中军都督府断事官衙下没有五司,每司设稽仁、稽义、稽礼、稽智、稽信五个官儿,均为正七品,掌理诸军刑狱。夏浔在状子里被人告得十恶不赦,仁义礼智信各个方面全都占全了,此案又是徐大都督亲自过问,那中军断事官吴不杀不敢怠慢,回去后马上把稽仁、稽义、稽礼、稽智、稽信五司主官全给叫来了,头一句话就是:“这个案子,是大都督亲口吩咐下来的……”
仁义礼智信马上一齐点头,心领袖会。
※※※※※※※※※※※※※※※※※※※※※※※※※※※※※
杨充站在大堂上,有点发懵。
公堂他见过,也上过,可就没上过军事法庭。
四下里站的不是红黑两色官衣,手柱水火大棍的差役,而是披甲戴胄,肋下悬刀,手中持枪,杀气腾腾的一群丘八爷,看得人左右眼皮一起直跳。
再往上看,那架势和人家文官的公堂也不大一样,宽敝亮堂的公堂上,居然一字排开,摆了五张公案,五套令箭,五副惊堂木,每张桌子后边坐着一个顶盔挂甲的将军,一色儿的大胡子,瞪着两只眼睛,好象吃人的老虎。
在他们后边,又设一张公案,公案后边同样端坐一位将军,这位将军的公案仍然不是最终的主审席位,在他后边,是一张巨大的猛虎下山的屏风,猛虎下山的屏风下边,登高三阶,设公案一张,而那张公案后边,却并没有坐人。
中军断事官吴不杀就像屁股底下安了弹簧,一副坐不住的样子,不断招来小校耳语一番,就是不见他宣布升堂。原来徐增寿说过,今儿要亲自听审,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