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人去找公孙氏,不惜代价购买粮草;另外我部必须立即回兵,否则襄平城里一旦得知安市县丢了,只怕军心不稳,我要去给军师鼓劲。”
回兵救援襄平城没人反对,但扶余虽然大败,但主力并未损毁。
“咱们一走,扶余人肯定要追,留谁殿后?”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扶余骑兵不下三万,阿知牙久经战阵,极擅用兵,想对付他们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弄不好掉脑袋是小,败坏全局都有可能。
谁能横刀跃马,一身笃定江山?
李轨的目光从诸将脸上一一滑过,最终选定了太史慈。
“子义,这次全靠你了。”
“将军放心,太史慈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子义,我要的是胜利,但与你的身家性命比起来,那就一文不值。能守就守,越久越好,若是不能守那就撤,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切记,切记。”
面授机宜之后,李轨跨上南征的战马,星夜赶回襄平城。
此时,襄平城的外围堡垒尽数被高句丽人拔除,整座城被围得水泄不通,高句丽人重兵攻打,日夜不歇。亏得贾诩沉着冷静,组织兵力一次又一次的打退高句丽人的进攻。
李轨对高句丽人结成的营垒很感兴趣,这完全是上古时代的打法,高筑堡垒,深挖壕沟,将战场分割成一块一块,每一块都是一个独立的作战单元,但彼此之间又有勾连,真可谓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古朴笨拙,实际上非常有用。
尤其是对高句丽人,毕竟高句丽的文明水平不高,其国是由无数部落拼凑而来,军队也同样如此,都是由部落军组成。
这样的军队单打独斗是猛虎,合在一起就是乌合之众。
这也是李轨一直轻视高句丽的原因。
单挑,我不如你,但打群架,你还差的很远。
高句丽人结成这种阵型,正好扬长避短,这必然是有高人在背后指点的结果。
李轨询问周府能不能识得这阵法的来历,周府道:“楚汉相争时,常有此阵,但具体怎么破,我却说不准,这个得请教文和先生。”
李轨相信贾诩识得此阵,弄不好还有破阵之术,但贾诩现在被困在襄平城内,中间隔着重重叠叠的障碍。
“我若是一只雄鹰……,估计也飞不进城,高句丽军中有的是神箭手。”
李轨现在很郁闷,飞鸽传书行不通,又没有电话,这阵该怎么破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