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些,几年前从徐州城跟着商队前往新郑,身边只有晨风时,她也学了一些生活自理,要不然,这趟出门,也不会一个婢女都不带。
庄子里每天只食两顿,因此,哪怕郑绥起得迟了,朝食还在灶上做。
听阿朵说,十九郎君和十四郎君,一早起来,就在堂屋那边说话。
经过了一*夜,郑绥心头依旧闷闷的,没有回过劲来,于是回绝了阿朵的提议,领着她到庄子里去转转,只身坐在后庭的一棵桃树上。
桃树茁壮,树上更有累累果实,挂满枝头。
记得上回来的时候,是五月上旬,正是桃子成熟的季节。
这么算下来,这些果子,离采摘,大约还要一个月的时间。
来得还真不是时候。
一如他们这趟来,来得不合适宜。
尤其是十九从叔,怕是打心底里厌烦他们过来。
厨房那边依旧很热闹,说话声不断,应该是庄子里来了不少妇人过来帮忙,毕竟在这庄子里,一年到头,难得见到一个外人,所以,庄户人家,待客之道格外热诚。
瞧瞧那边那股热闹劲,来的人很多,今日的朝食,品类应该不少。
郑绥跪坐在桃树底下,憧憬着朝食。
这一天,大约谁也没有说服谁,故而,直到下晌,十四郎君都没有离开的意思,直到晚饭过后,阿朵在屋子里织布,郑绥在后院桃树下消食,齐五走了进来,说话的声音压得很低,“郎君说,不要惊动十九郎君一家,今日夜里三更离开,届时卑职会来唤醒小娘子。”
齐五一边和她说话,一边四顾张望,似担心旁人听见一般。
三更天?
不惊动十九郎君一家?
郑绥直觉不对,十四从叔和十九从叔两人,很明显是不欢而散。
十四从叔,能这么轻易放弃。
又听齐五低声道:“郎君要带三位小郎一起走。”
一听这话,郑绥顿时明白过来,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心里不赞同,没有嗑声。
齐五似已猜到郑绥的想法一般,“这是两位郎君之间的事情,小娘子是晚辈,不要去掺和,晚上早些歇息。”
听了这话,郑绥不由抬头瞧了齐五一眼,年约三十,体格壮硕,大约常年习武的缘故,皮肤偏黑,俨然一副武夫的形象,不曾想,还有这份细心,于是郑绥点了点头,“我知道。”
十四郎君,这是想用三位小郎,引十九郎君出去。
唧唧复唧唧,女郎当户织。
织布机的声音,不绝于耳,屋子里没有点灯,阿朵借着月光,手脚熟练地操作织机,神情是再认真不过。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一派祥和。
远离尘世喧嚣,远离世间恩怨。
所以,十九郎君才会:一入二十载,不思登台阁。
如若当初,不是郝意,无意闯入,不是五兄,执意寻来,十九郎君将会终老此处,不闻世事。
郑绥心头的愧疚,顿生。
望了眼在临织机上忙碌的阿朵,晌午听陶氏说起,阿朵已和村子里的一位小郎,订了亲事,来年开春成亲,阿朵已经开始织嫁衣了。
瞬间,心中做出了决定。
天上明月高悬,清风徐来,这夜,也正长。
郑绥是让吵闹声给惊醒的,睁开眼时,正值月上中天,阿朵或许是白天太过劳碌,依旧睡得很香,郑绥下榻,走出屋子,正碰上齐五走进来,一脸沮丧,瞧见郑绥,勉强一笑,“小娘子醒来了,我们现在走。”
说完,到底没忍住,又叹了一句,“小娘子不该掺和的。”
郑绥轻嗯了一声,外面火光通明,人潮攒动,讨伐声一遍倒,皆是乡间哩语,许多都听不明白,但听语气,也猜到是骂人的话,看来,十九郎君是把全村的人都叫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