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明末流民帅>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定思路

“那这些关卡都是固定的,还是随意变动?”头生一脸关心。

刘九思没有反问头生为什么要问这些,而是努力回忆那些年跑漠南的所见所闻。

“关卡天天都在变,新来一个老爷,要不了几天就增加一个,明天另调它地上任,这个关卡可能过不了几天就会消失,又可能被另外的官员接手。

只有衙门设置的关卡,就会一直都在,但是衙门的关卡有一点好处,那就是不会轻易的变动规矩。

但是更多的是私人设置的关卡,根本数不过来,都是自个乱定的规矩,看别人的生意眼红,定一个天价也不是没有。

这些个关卡的变数就很大了,可能今天路过这里还有,过个半月又没有了。”

“如此说来,难怪走私来的粮食要卖个天价了,不然就这一路的税费就要翻一番了。”头生感慨道。

“岂止是翻一番,俄讲个事给你听。以前有个读书人,家里有点钱财,中举无望准备经商,当时人们劝他入股商行吃利息,他不听,偏偏要自个做。

去江淮一带收购了一千两的灯草准备回来发卖,当时俄的一个兄弟在他手下做喇虎。货物先是走水运,一个河道衙门的关卡,收了他二十税一。

那读书人没当回事,在船舱里睡觉,让自己的账房出面。还没睡着,又有人来说碰到了知府大人设置的税船,这次便宜些,三十税一,那读书人冷着脸让账房给了四十两银子,多余的银子是给办事人的茶水费。

然后到了中午,船老大拿出自家的酒肉供应给读书人吃饭,还没开始动筷子,前面的人又喊道遇到税船了。

这次是知县的关卡,读书人终于坐不住出去看了,只见几个衙役已经登上了船,正在验看货物,又是三十税一。

接下来一百多里的水路,经过了十几处的关卡,而读书人和他的货物,连淮南都还没有出,就已经花去了几百两银子了,生哥儿,你知道最后这读书人怎么样了?”刘九思一脸笑意。

“亏了个血本无归?”头生想了想说道。淮南收购一千两的货物,还没出淮南就收了几百两银子的税,加上一路上的人吃马嚼,还有活计,脚夫们的费用,回去售卖的价格起码得翻个五六翻才能回本。

“哈哈哈,那读书人把灯草一把火烧了,他没钱了,他就是想把灯草原路返回也没钱交税了。”

刘九思哈哈大笑,头生也一脸懵逼。

谁说大明商税低的?真是可笑至极,大明的商税高到让人绝望,只不过这些税最后没有收到朝廷的国库,而是落到了个人的手里去了。

要不然官员们个个身家百万两银子,这些银子怎么来的?还能从地里刨出来不成?

一百万两银子,你就是把一省之地的田税全贪腐了,也弄不到这么多啊。

听到刘九思说的这么清楚,头生非常满意,这让他对未来的计划更加有信心了。

“九思兄弟,开年我想让你去蒲城。”头生看着刘九思,他希望经过这次谈话,让刘九思先有个思想准备。

刘九思愣了愣,蒲城不是有滚地虫么,自己去做什么?就那么一摊子事,根本用不着两帮人马。

“去蒲城和滚地虫一起做事?”刘九思试探着问道。

头生笑着摆了摆手,“不用胡思乱想,你去蒲城做另外的事,和滚地虫互不干扰。”

见头生没有要说个明白的意思,刘九思一头雾水的离开了这里。

刘九思一走,屋子里只剩下头生一个人,除了火盆里炭火的声音,安静的能听见自己的呼吸。

这就是一间木头搭建的屋子,糊了一层泥巴,一张硬木板的床,地上也没有铺砖,踩实了泥土而已。

没什么物件,一个火盆,一麻袋煤炭,还有一堆木头,一口水缸,铜壶等,都是普通人家有的东西,唯一不同的就是这里的椅子多。

就是这样的一间房子,在流民营地里是绝大多数人渴望不可及的,而头生只是一个虚岁十二的少年,独占一整间屋子。

头生感到可笑,就在刚刚,竟然对这么一间简陋的屋子生出了满足感。

“生哥儿。”外面传来一声叫声,然后王保保推开门就走了进来,带着一股北风的寒冷,让屋子里的温度瞬间降低了不少。

“放粮饷的库房修好了,生哥儿去看看吧。”听到王保保的话,头生站起来笑道,“这么冷的天,可辛苦你和弟兄们了。”

王保保跟在头生身后出去,脸上只乐呵。

就在头生的房子不远处,紧挨着王保保和李老柴他们两家之间,前后左右都是弟兄们的营房包围,有一间新建的没有窗户的土胚房。

“咱让人把从大当家那里要的粮食,还有那一笔银子都放入里面了。”

房子外早就有一批人等着,李老柴也在人群里,王保保上前打开锁推开门,里面非常的昏暗,根本看不清东西。

“大当家让人一下子给了咱们四百多石粮食,咱估摸着起码两三个月不要想去领粮了。”

起止两三个月,开年就要去黄龙,到时就得自己想办法弄粮食了,头生晓得大当家的意思,不过没有对王保保说出来。

人们纷纷挤进来,看着一袋袋的粮食发出惊叹,又看到角落的木箱子,都知道里面有五千两银子,人人咋舌,依依不舍的目光,恨不得要把那箱子瞧出花来。

“本来咱要修马厩,把咱们的马都要回来自个养,生哥儿你说先不用,那二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定思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