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在《爱的艺术》的最后一章讲到:爱,需要约束感、专注感、忍耐性、高度关心。爱的成功的主要条件,是客服一个人的自恋。爱同自恋的消除是密切相关的。爱也需要有谦逊感、客观性和理智感的发展。人要怀有爱的信念与勇气。爱是一种积极性和活动性。全书读完,有些观点我发现我和他的一致,有些观点提供了新的视角。他把爱定义为一种艺术,艺术需要实践。所以他先分析了爱作为艺术的理论,最后解析了爱的实践。究其来说,我觉得这部书值得深思。令我惊讶或者说深思的是,我从来没看过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书,但这部书中讲到了,准确的说是母亲的爱对孩子的影响的部分让我觉得这部书适合作为母婴教育的知识来供女性参考。在书中他分析了应该如何通过爱,让孩子体会爱,从子宫分离,从母爱与父爱分离,体认上帝的爱,与上帝合而为一。母爱是无条件的,父爱是有条件的,两种爱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但影响会不同。
他把爱分成同胞的爱、母亲的爱、父亲的爱、情人的爱、上帝的爱。爱是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唯一答案。因为人会寂寞、孤单、于是人用爱来消除寂寞、孤单、消除焦虑感与痛苦感。但这并不是爱的目的和意义。如果我的理解没错,可以说弗洛姆的观点可以解答一个究极问题: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爱。而如果一个人不能与自己独处,那么他就不能爱人,即没有真正爱人的能力。
因为不能与自己独处,不能忍受独处造成的“困境”,所以需要爱来填满,但其实所获得的爱只是错觉,或者说是不成熟的爱。不成熟的爱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是“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爱,是不是人类究极问题的唯一答案?我认为是。真正的爱是给予,是完全奉献自我,不是索取,不是操控,不是偏见;因为给予人在爱中获得了满足。但在人成长的不同时期,不同的经历,造成了每个人对爱的看法都不同。有些人已经断奶,肉身年龄已经成年,但在爱中,却如只会吃奶的婴儿一样;一味的索取,只意味着恐惧。虚无主义,痛苦的黑暗深渊,孤独,会让人对爱贪求。而托尔斯泰们说只有一只痛苦的人和神经错乱的人才有爱人的能力,但这又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爱需要行动。而很多时候人恐惧行动,因为不愿付出,不愿给予,这就是缺乏爱的勇气。但弗洛姆的观点,有部分我不认同,他在书中强调这样的观点:如果真正的爱一个人,即意味着你也是或者说要爱人类。爱是关心,但他没有解决如果当我们去爱去关心一个人时,如果这个人不需要这种爱和关心,付出这种爱、关心的我们面临的这种困境要怎样办?我们被拒绝、被羞辱、被抛弃、被伤害、被误解、陷入深渊与黑洞时,要怎么办?难道仍要继续给予、付出高度关心、约束自我、保持专注、忍耐、维持活动性与积极性、坚持信念么?如果仍然这么做,这不是勇气,而是失去自我。也许上面的问题其实与爱无关,或者说不属于爱的范畴,但弗洛姆没有给予爱如果失败了,要怎么办;或者说我不认同他的核心观点就是:我不认为我爱一个人,需要用我爱全人类来证明才是真正的爱。当然一个人属于人类这个物种、这个集体,我也属于。弗洛姆说如果一个人只说或者只愿表现出只爱一个人的态度或行动,而不是保有或接受爱一个人即意味爱人类的态度或行动,这种爱只是流于表面,肤浅的。我爱一个人,为什么因为我爱她就需要或者就意味着我爱全人类呢?这是我不认同的地方,也是我存在困惑的地方。我能理解的是他之所以强调这个观点,是因为如果不是这样,这种爱一个人的爱只能归属于情人的爱,而不是母爱、父爱、同胞的爱、以及上帝的爱。但我爱我的父母、同胞、或许我也体认上帝或者上帝就是我,我为什么还需要去爱我不认识的或者不需要我的爱与关心的其它人类呢?也许这是个谬论。但我就是不认同这点。关于如何解决爱的失败或者说失去的问题,可能弗洛姆觉得脱离了爱的艺术的范畴,但很遗憾他并没有在书中给予这部分的答案。不过,抛开分歧,《爱的艺术》我觉得适合所有人来阅读,它可以获得洞见与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