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变强
对于那些思想者来说,“如何让站在顶峰的强者变得更强?”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可对于星战团来说,这确是一个确确实实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星战团从无弱者,从组织的根本上来说,这个集团之中就不允许存在弱者。
所有人都清楚,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地方,其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一杯水,对于生活在江河边的人来说不过是一杯普通的水而已,可对于行走于沙漠中心,被太阳炙烤着的旅行者来说则是用黄金都无法换来的生命,如果放到太空之中,那么这一杯水的价格则要变得更加夸张。毕竟沙漠之中还有绿洲,可漆黑的太空深处却什么都没有。
在太空里,不仅仅是水,就连空气都是十分宝贵的资源。
当然,将一杯水送到沙漠中心可不简单,要送到太空之中,其耗费则更加让人惊愕。
而对于战士们来说同样是如此,一个普通的战士,在自己的家门口战斗和远征到他乡去战斗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而当这种远征的路途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以光年来计算的时候,当这个他乡变成了其他星系之中的星球的时候,那么这个战士的价值将会远远超出其本身的价值。
如果说训练出这样的一个普通的战士仅仅需要一王座币,那么将这样的一个战士运送到战斗地点,就需要一千,甚至上万王座币。
用无数的金钱和资源仅仅只是为了运送这些价值为一的废物去战斗吗?不,以一王座币为标准的战士的战斗力来说的战士,甚至不能称为战斗,只能成为午餐肉。
他们仅仅只能成为外星怪物的盘中餐。
难道帝国花费庞大精力,耗费无数人力物力,为的就是从上万光年之外运送午餐肉来给外星怪物加餐的吗?
这当然是不允许的,所以唯一的做法只能是让这些战士的身价配得上他们那高昂的运输费用,至少耗费了上万王座币,运送过去的战士的战斗力也不能是区区的“一”把,至少也应该是一千,如果达不到,那么将就下,勉强也要一百吧。
在这种朴素的经济思考之下,星战团也有只能将最大的精力投入到“精兵政策”之中了,每一个星战团的士兵都必须是能够以一挡百的勇士,兵源自然是需要精挑细选,但这还不够,因为作为普通并且正常的人类,必然就有着人类的局限性。
这便是所谓的极限,纵然运动会上永远有着更快更高更远的口号,可最高记录的刷新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了,赛跑运动员们苦苦训练,挣扎在零点一秒的差异之上,其他项目也大致相同,人类在到达了自身的极限之后,若想有所突破,必须另寻他路,仅仅依靠锻炼很难会有让人满意的效果。
只有通过改造,他们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兵器,只有通过残酷的手术,他们才能变得更强。
如果帝国有着一个完善的科学构架,完整的科学体系,那么星际战士的改造手术自然会在一个让人可以接受的安全系数之内,可问题是现如今帝国的科学十分的畸形,科学的发展并非是以理论为基础,循序渐进的发展,而是以机械神教的考古发现为依据,大跨步的跳跃着。在这种情况下理论基础几乎没有,甚至可以说,在帝国官方,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一直处于半死亡状态,皇帝坐上黄金王座之后,帝国就从来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在这种状况下关于人体改造的手术成功率在漫长的时光中自然就降低到了一个令人胆寒的数字,想要拥有一个优秀的星战士,那么你要做的工作就是寻找大批的受术者,以概率来说,一百个受术者里面总有几个会成功的。可如果想要一个团的星战士,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手术成功率。
比起生活在和平中的柔弱的普通人,身体强壮,意志坚定的战士无疑能够大大的提高成功率,在这其中,受术者的意志力是最为重要的。
很多星战团宁愿用更加残酷的方式来淘汰弱者,并非是他们生性残忍,而是因为他们别无他法。战争本就残酷,伤亡,早在战士们踏上战场之前就早已经出现了。
而李则有着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并没有采用通常的做法。
李决定用一些更加温和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当然,就算是温和的手段,也仅仅只对于星战团来说的。对于面前的这群人来说,这样的手段也足够他们胆颤的了。
李首先要做的是让面前的这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们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强大,他必须亲手砸碎这些人所拥有的自信心。
强者并非是凭空出现的,他们都经历过一场场的残酷的搏杀,他们在生与死的战斗之中胜出,脚下踏着的是敌人的尸骸。每一次胜利,他们心中的信念就会坚强一分,直到他们四处张望,发现身边能够与自己匹敌的人已经十分稀少,直到已经无人敢于站在他们剑锋之前的时候,强者的信念则已经在他们的心中形成。他们坚定的相信自己是强大的,在对敌时候他们会毫不怀疑的胜利是属于自己的。如果仅仅以一个世界来说,这种信念不算错,在这种信念之下,这些人终究会成为名震一方的英雄。可如果想要变得更强,那么这种信念只会成为自身的束缚。
如果你自认为已经站在山巅了,那么又如何才能向上攀的更高呢?
只有看到自己是站在山谷之中,才能继续攀爬吧。
李所做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