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

冯老板是第一次来大鹰村,不认识路,所以由沈家强带过来,两人有说有笑的被沈贤国接了进来。

距离上一次见面,冯老板已经有将近两个月没见过沈贤国,这会见了人,一口一个贤国老弟,沈贤国称呼一声冯哥。

看着沈贤国的家,虽然不大,不过临山风景也不错,门口的大院子的围墙边上种了几棵木瓜,还有其他攀藤的瓜果,看起来环境十分惬意。

冯老板打趣道:“这环境好啊,住着人也舒畅。”

沈贤国干笑道:“这穷乡的,哪里好啊?”

大家说说笑笑,沈贤国又叫来弟弟一家,互相打着招呼,认识认识。

看了看四周,冯老板好奇道:“诶,没见你之前那几个孩子,小姑娘啊。”

沈贤国答道:“他们都去上学去了,不在家。”

现在两家家里只有家宝一个孩子在家,其他的,要么读书要么工作去了。

“哦,这样啊,我听家强说过,都在京市读书是吧?这好啊,都是有出息的孩子,以后毕业都是国家的栋梁。”

沈贤国听完忙说道:“不敢当,不敢当,还得看孩子的造化。”

冯老板哈哈笑了起来,“说的也是,这都看孩子的造化,就像家强,虽然没去上学,但是也不错啊,生活中也是知识满满的。”

大家说说笑笑,被沈贤国连忙请进家里去。

外头好奇的村民看了又看,大概也从双方的交谈知道,这人是个大老板,和沈贤国家似乎挺熟悉的,而且似乎是通过家强认识的。

屋内忙碌着,有人站外头看赵翠出来,难免好奇问上一句,“家宝妈,你们家来的是什么人啊?还开着四**轿车来,是什么大老板啊?”

赵翠笑着说道:“来买玉米的大老板。”

“买玉米?就你们家种的那些玉米啊?”

赵翠点头,笑容有些得意,随后又说道:“我得招呼客人去了。”

等赵翠走远了,问话的那人脸色都不大对劲了。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刘小凤,三叔婆的儿媳妇。

平时村里和他们两家关系不好的,就数三叔婆家的最差了。

生活在同一个村子,俗话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就算再不好,面上关系总要维持的,但是因为之前发生了几次不愉快的事情,双方关系恶劣了许多,两家的人不管是谁见了对方,都是绕路走。

这刘小凤和三叔婆平时和村里人一起唠嗑的时候,也没少编排他们,这上次张金花去世的事情,就是三叔婆嚷嚷的,一副他们是白眼狼的样子。

可就这么一家人,按理说,和沈贤国沈贤业两家关系不好,你不来往就是了,可平时有点什么事情,却还是喜欢八卦,喜欢来问,应了那句话,没有脸皮,恬不知耻。

没办法,谁让沈贤国家越过越好,红眼的同时肯定羡慕的,私底下心里还盼着沈贤国家以后能带携带携他们呢。

换了脾气好的李丽敏或许不会那么高傲的语气说话,要么不回答,要么回答的很平静。

可赵翠是谁啊?她就是个带刺的,别人欺负了她,就没有不还回去的道理。

这村里看不的他们家好的人可不少,当然,之所以看不起不过是因为他们现在日子好了,和他们不同了,这些人就觉得他们跟欠了他们一样,就得赚钱的法子都告诉他们才好。

凭什么呀?赵翠在心里问着,他们家也是辛辛苦苦赚的钱,又没偷没抢,抢了别人的利益,凭什么就要编排他们不好,凭什么就觉得欠了他们的?

这不,这刘小凤上赶着要被她怼,那就顺着他们想的去说呗。

之前两家种玉米的时候,就有不少人说他们找了的事情不告诉他们,当时那情况,他们完全就是试水,好不好谁知道啊?要真的好了,别人就记你一时的好,转身也会觉得这玉米是自己种的,跟他们几毛钱关系。

但是如果这消息错误了,让这些人赔钱了,那他们就跟杀人父母一样罪孽深重了,到那时候,可不是记恨一下子,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了。

所以被人骂骂,又不痛不痒,那也比被人记恨一辈子的强。

赵翠的话把刘小凤噎的死死的,整的他脸一阵红一阵白。

看赵翠高兴的扭着腰进屋,刘小凤嘴里忙淬了声,“有什么了不起的,真以为自己能耐了,要没有家强,你们狗屁都不是。”

刘小凤这话说对了一半,不过她向来见不得人好,在外头自然是把赵翠现在高傲了,不把他们把人看了的事情传了出去。

屋里头,冯老板和大家聊了会,也给他们送了点路上买的礼物,然后大家这才说气正事。

前两天沈贤国去玉米地观察了一下家里的玉米,见已经快要成熟了,就把这事情打电话告诉了家强,看看冯老板那边要怎么打算。

这不,今天人就来了。

大家喝了水,寒暄了几句,由沈贤国沈贤业还有沈家强三人带着冯老板和他带来的人一起去玉米地看看。

路上不少村民已经听说这打车的老板就是来收购玉米的,不免有些羡慕,还询问了沈贤国几句。

沈贤国心情,大家询问了他问题,也都答了几句,大家也大概知道这冯老板来的目的了。

有人看着他们去了玉米地,难免羡慕道:“这贤国家这次怕是要发财了,这大老板要那么多玉米,这赚的可比种稻谷还多啊,怪不得他们说要上缴钱,而不是上缴公粮呢。”

<

状态提示:267.第267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