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肃王还在甘州组织民众、军队实行屯田多年,基本上解决了军队的给养问题,早就把甘州变成了一派繁荣的景象,西北的一朵明珠。
也就是说,肃王的兵马不像朱权一样,受到朝廷的补给制约,肃王其实是一位非常称职且强大的藩王。
他在任上干得非常出色,对稳定大西北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私生活上也没有任何把柄,朝廷若想寻他的麻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这样的人,不仅主动提出交出兵权,甚至还要迁移甘州官邸?要知道甘州被肃王经营日久,早已繁华无比,西域各国的商人,往来不绝,而反观兰丨州此刻却是偏远荒芜之地。
肃王这请求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肃王已经嗅出了来自朝廷中的huǒ yào味了。对朱允炆继位后的一系列动作,他深感不安,这是他故意在向朝廷示弱,他要朝廷与朱允炆对他彻底放心!
他要以解除兵权,迁移官邸为筹码,换取朝廷放藩王们离去!
在外敌入侵的军情下,朝臣们都能当着所有镇守边塞的藩王之面跟皇帝进言,要防范藩王做大,私下无人的时候又是怎么一个场面?想想都觉得可怕。
肃王心里非常清楚,照这么发展下去,如果他继续呆在甘州,紧握兵权,则只能有两种结果。
一种是被朝廷以各种借口甚至莫须有的罪名抓起来,落得跟周、齐、代三王同样的屈辱下场;另一种则只有起兵自保,但这点兵力对抗整个朝廷,无疑是以卵击石,最后的结果还是个死。
他并没有那种与整个天下对抗的胆魄。
肃王自幼饱读诗书,对历史上的一些政治事件他都非常地清楚。
交出兵权,迁移官邸,这不正是朝廷所希望的吗?他一旦离开甘州、离开了经营多年的势力范围,去到偏远荒芜的兰丨州,无疑就给朝廷吃了一剂定心丸。
他自己一家也能保得平安;用这么大的代价换取所有藩王离京,若是能成功,其他藩王也欠了肃王府的大人情,以后要是哪个藩王夺取了天下,他肃王在兰丨州不一样能再度崛起?
所以,他决定主动放弃权势、自动削藩,这才有了进言迁邸兰丨州的请求。
所有人都看着朱允炆。
朱允炆此时深吸了口气,语气沉重地拒绝道:“十三叔尽忠报国,尽心竭力,为国分忧,累垮了自己的身体,才换来了西北的安宁……可是十三叔要迁邸兰丨州的话,那甘州的大军交由谁来统领呢?”
房内的众人都知道,朱允炆的前半段的话自然是没什么营养的套话,后半段的大军交由谁来统领才是核心关键所在!所有人目光,都不由自主的落到了甘丨肃总兵官宋晟的身上。
肃王回道:“陛下可以另则贤能嘛。”
想到即将有五万大军重回自己的手中,朱允炆的心里一阵激动,但是他不想表露出来,勉力的使自己坐的笔直,继续用劝阻的语气道:“可是,十三叔是西北甘兰的擎天之柱啊。十三叔如果将封地迁去兰丨州,西北的局势必定堪忧啊!”
肃王语带哭腔地道:“不是微臣不想为陛下分忧,微臣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再担大任。”
朱允炆的嘴角微微翘起,他心里对这位叔叔识大体、顾大局的行为大加赞赏。他知道时候差不多了,接下来便是要再次请求朕了吧?
果然,肃王没有让朱允炆失望,再次郑重跪地下拜恳求道:“微臣恳请陛下收回兵权,再择良将,拱卫西北边防!”
朱允炆用一种极轻的语气劝道:“北元正在寇边,西北临阵换帅怕是不妥,十三叔可否等这次危机过了,再迁如何?”
肃王将头低得更低了,“望陛下成全!”
朱允炆站了起来,走到书桌前将其扶起,道:“既然十三叔定要坚持,那朕只好准了。”
朱权站在原地纹丝不动,一双明亮的眼眸盯着面前这三请三辞,叔侄友爱的一幕,感慨良多。
既然得了天大的好处,朱允炆觉得要就刚才发生的事,给藩王们一个交代才行。只见他瞪着卓敬与黄子澄他们,满脸严厉地道:“朕说过,要遵从太祖旧制,绝不削藩。可是有些人在外地入侵的当口,还想干相互攻讦之事,你们心里可还有朝廷?还有社稷?还有朕!?朕平日里视尔等为肱骨之臣,你们就是如此报效朕的吗!?朕今天能让你们登上天子堂,明日朕也能让你们变回田舍郎!朕再最后说一遍,藩王都是朕的至亲,谁再敢妖言惑众,离间亲亲,立刻拿下刑部大牢问罪,轻则罢官,重则发配边疆戍边!”
这算是龙颜大怒了。
“臣等有罪,臣等万死!”这次换藩王们气定神闲,大臣们跪地请罪了。
哪怕所有藩王都知道建文皇帝这是演戏安抚他们,不过也还是很爽的,在京的这段时间,这些个文臣可没少给他们难堪。
朱允炆咬着牙说完,怒视着身前惶恐愕然的卓敬,继续道:“户部右侍郎卓敬居心不良,妄议削藩,离间皇家亲亲之谊。传旨,罢黜卓敬官职,贬为兰丨州卫吏,任凭十三皇叔差遣,在兰丨州肃王府没有修建完之前,不准回京!至于户部的事务,还是交回郁新郁老大人吧。”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朱允炆之所以对卓敬处罚得这么重,是为了肃王的五万兵马与他迁移官邸的承诺,也为了让藩王们的面子上好看一些,过个一两年卓敬肯定是会被召回京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