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第三十八章 、渡河

(大战将起,大家的订阅呢?

大汉初平二年二月七日,对于天下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吕布来说,这不是一个寻常的日子。欢迎来到阅读

也就是在这一日,他正式主动向南匈奴宣战,名义当然很好找,而且绝对会让他占据道义上风,至少是汉人这边的道义上风。

自汉灵帝中平年间以来,被河套平原养肥了的南匈奴人狼性不改,屡屡犯边,因为大汉内部动荡不安,尤其自中平元年黄巾起义以来,各地起义浪潮屡禁不绝,天灾**纷起作乱,朝廷已是焦头烂额,哪里还能顾忌得到这边塞之事,也就只能够任由其肆虐,最终受苦的当然还是此间百姓。

其实别说这灵帝时候,在此之前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生过,只是没有这么频繁,也没有这么大面积的侵略过。

尤其是在中平五年时候须卜单于方继位之时就于同年冬天起的南侵,那可以说是近二十年来最可怕最野蛮的一次入侵,西河郡北部大部分地区遭殃,几乎直接造成了如今西河郡北部大部分地区人烟稀少的局面。

他吕布乃是大汉并州牧、温侯,领奋威将军,打着大汉的旗号讨伐作恶多端的匈奴,当然没有任何问题,还会引来河西百姓们拍手称。

只是这至少在暂时,还不能够改变他在与匈奴军事力量对比中处于的弱势地位,究竟怎么样。还是要打了才知道。

初平二年的春天渐渐展现出婀娜风姿,塞北的风霜依旧大。而河面之上,因为寒冷天气并没有随着冬日的渐远而立减,所以那冰层还未融化,原本奔腾不息的河水之水面,现在却显得很安静,安静中带着一种历史积淀的悠远气息。

汉代以前,黄河只被称为“河”,所谓黄河之名。最早出于东汉班固的《汉书》,宋代以后因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黄河”一名才被普遍采用并且简称为“黄”,所以这时的人称黄河都是叫“河水”。

吕布之前提到这里说起“黄河”之时还差点引得笑话,幸好路粹帮他解围,提到了班固的《汉书》中有此说法,不过之后吕布也就跟着大家一起称河水了。倒是意中令不少人觉得他们的温侯真是博学,竟然在意中引了将领间一阵读书潮,倒也是意料之外的变化,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与后世相比,现在的黄河虽不能就说是清澈,但也绝对没有后世那样浑浊。怎么说也是沿岸灌溉农业的水源,虽然现在被匈奴人变成了畜牧业,但水质怎么也不会太差。

站在东岸遥望已经结成冰面的广阔河面,贾诩对前边吕布笑道:“渡过河水之后,前边就几乎是一片坦途了。只是这一带都没什么人烟,恐怕需要一直向西北到平定。才能找到城池依托。不过如今平定也在匈奴手中,若非其不善于守城,这里恐怕咱们也是别想奢望了。”

从以往说来,为什么在往常的时候,匈奴的大军往往到了多是肆虐于西河郡以西,而东边的侵略则多是在冬季进行?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中间有河水的阻隔,宽阔奔腾的河水几乎是由北向南贯穿了整个西河郡,将其以东和以西分割开来,只有在冬季河面结冰的时候,匈奴的战马才能够跨过河水,向东边而来,而实则汉人的人口和城池也多是在东边,只是不知是不是因为一年只能劫掠那么一次,每到这个时候匈奴人便显得十分凶狠,烧杀抢掠从不缺少,让汉人闻风而胆丧,最终只能够向着南部推移,经年累月,才形成如今西河郡内人口南多北少的局面。

吕布点点头,看着在冰面上谨慎行进的大军,却陷入了深思。

吕布决定出兵征剿匈奴,除了抓住先机,先下手为强,和平定西河郡、统一并州的需要,以及他心中一个不能对人言的理由,避免五胡乱华惨剧的生的第一步,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基于将来一统并州之后,粮食从何而来的需要。

也就是为了农业生产,他也必须要向匈奴下手。

要知道河套平原自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开辟以来,一直都是边塞地区的重要粮仓,周围的朔方、五原、云中、定襄乃至西河等郡的主要粮食来源,河套平原的生产种植是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因才促成的,先有着黄河灌溉水利,其次则是因为阴山等山脉阻隔,对气候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作物种植生长,还有就是汉人的辛勤智慧,共同促成这一塞上粮仓的形成,可惜一切却都被匈奴人、甚至追根溯源是被目光短浅的东汉统治者们破坏了。

其实并州的百姓逃亡除了匈奴、羌胡这些异民族的肆虐,对河套平原的荒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试想想南匈奴原本就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在粮食上他们从来就只会掠夺,哪里会想到要去生产?这样下去,再好的土地长时间没有耕种,也必然要荒废,没有生产粮食,这些百姓留在这里难道饿死?

当然河套平原其实也并没有因为匈奴人的进驻真的荒废掉,只是不做耕地,却是做了匈奴人圈养牛马的草场,实则河套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不管是作为耕地还是用来放牧牛羊都很适合,只不过要看在这里的人的需求,若是汉人自然还是作为耕地,毕竟他们吃的多还是粮食,而匈奴人自然就是选择放牧,毕竟这是他们的本行,而且他们还是肉不欢,牛羊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而对于吕布来说,虽说按照贾诩所说,并州并不适合作


状态提示:第三十八章 、渡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