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重生之春秋霸业>第100章 三教

宋国

首都在商丘城,也叫睢阳城,因为在睢水北岸得名。但是他的名字更著名的还是商丘,因为宋国来自商朝移民,纣王被杀以后,周天子姬发原本让纣王儿子武庚继续在朝歌保留国祚,随后武庚造反,周公镇压,为了遵循古礼“兴灭继绝”的老传统,于是让纣王庶兄微子启分封在富饶的商丘,这里也是商朝故地,商汤迁都以前,就很长时间定都这一块。

商人善于经商,商人这个称号也是因此得来,因此宋国一直非常繁华富有。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小霸---宋襄公(前650-637年在位)那也借助齐国力量狐假虎威好多年。可惜他死的前一年,泓水之战,楚成王让他一败涂地,留下了“愚蠢的仁义的宋襄公”。这个建于公元前1114年的古国继承了商朝大量财富和特殊文化,是周帝国世代特殊存在。

而对于春秋而言,最强的的三教---道家,儒家和墨家,以及名家都是发源这里。

就在半个多世纪前,吴楚“弭兵之盟”,一次是575宋国大夫化缘完成的,另一次是546年权臣向戎完成的。固然是他们两边私交都很好,但更多还是宋国不上不下的国力决定了他说话有分量。

而此时,宋国首都商丘东北蒙邑,或者说具体一点是蒙邑东面一个不大不小的湖泊--蒙泽。

在这上面有几条不大不小的船。船上有一个年轻壮汉和两个老头子,一个和蔼可亲,衣衫整齐有利,另一个秃头,白发,拿根拐杖,不停地敲敲打打。

如果吴地在这里就会发现,这不就是后世历史教科书上面的老子和孔子吗。

他们怎么会在这里。

直到听了他们的谈话,你才会恍然大悟。

老子李耳老聃说“这一次,我来就希望能让你和计然子能言归于好,我愿意做这个和事老.

那个年轻壮汉道“当年的事,我们确实偏听偏信了,中了巫门计策,可是这种血海深仇,恐怕辛家不会就此罢休,如今他们在吴国混的风生水起,恐怕为难我墨门弟子的时间也不晚了,如果老聃先生能说和,自然更好,如果不行,那我们墨门也就只能接招了"墨翟此时年轻气盛,少年得志,并不会惧怕任何苦难。

孔子也是希望能化解道门和墨门这场积怨,于是道“要不要我出面,帮您们约到曲阜,大家好好谈谈,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冤家宜解不宜结吗”。

墨翟道“那就多谢孔先生了,如今放眼天下,我们三家独霸,可惜这个局面不会长久,巫门,鬼门,阴阳门都已经开始出手卷土重来。我们三派联手也由于内部困难重重而越来越敌对。身为墨门钜子,我也是忧心忡忡”。

孔子道“当今天下,就因为礼乐崩坏,才会如此换乱不堪,我的儒学就始终认为,必须导人向善,为政者当实行仁政”

老聃道“有些事不能逆转,就该顺其自然,你管的越多,反而越乱,无为而治最为好”。

墨翟冷笑“如果所有人都是圣人,那就好了,可惜贪婪者毕竟是多数。只能指望粗鄙者能忧国忧民,因此要让百姓兼爱,非攻才是王道”。

三人都试图说服对方,进而能让三教合一。可惜注定了只是一个悲剧。要知道讲究海纳百川的儒家都难以全盘介绍道家理念,更何况更加激进的墨家。

看见谁也说服不了,墨翟道“既如此,大家各凭本事把”。

老子点头“既如此,顺其自然,不过我夜观天象,南方有大杀气,钜子还需要多加小心”。

墨翟道“放眼天下,哪里我不能去,老聃先生多虑了”。

随后乘船快速离开。

孔子摇头道“老先生,此事也不知是福是祸,我们儒门也已经看出,宋国必有大难,只可惜力有不逮。百无一用是书生啊”,老子一身道袍随风飘舞。有点飘然若仙的感觉。道“世事无常,就看本心。既然他们选择了这条路,那就需要品尝他的艰难和甘甜,外人何必干涉”。

孔子苦笑“还是你们道门洒脱不羁。我就做不到,每日看到三恒乱政,我就痛心疾首。可惜鲁公也是力有未逮。”

“既如此,就看开点,不过我也算佩服你,有教无类,你竟然一直坚持下来了,你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孔子道“可惜我还是改变不了鲁国和宋国的命运”。

老子也没办法,道“既如此,我们再会吧”。随后也走了。

孔子摇摇头,空有一腔抱负,确无人支持赏。让他万分忧伤气愤。在弟子帮助下,也回去了鲁国,他本该知道,这就是尽尽人事而已。没想到还是无功而返。

离开的墨翟来到了商丘。

遇见了横行霸道的公子威。他有着侠义心肠,看着公子威抢劫*,不由提剑攻出。快如闪电却能不伤到任何人的把他们打倒,就这份拿捏准道,那也是炉火纯青。

“滚,”。公子威怒吼“你等着,你等着,你不要走”。放了狠话以后,他却在宋国王宫看到了这个青年。

宋公栾一脸尊敬道“来来了,威儿,这位是墨门钜子墨翟。那你不是说久仰他的大名,正好见见”。

公子威有些恼怒和憋屈道“此前,孩儿就见过钜子了,孩儿顽劣,因此莫先生教训一下”。

宋公栾一听,坏事了,于是道“还不赔罪”。

公子威哪里肯。

墨翟不愿意多看,道“我是来提醒陛下的,宋国不久之后必有兵祸,希望早作准备”。

说完就提剑起身,宋公


状态提示:第100章 三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