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的羊城,还不是许娅筠游玩过的那个现代大都市,许娅筠她老家新岚是江南省的地级市,连四五线都算不上的小城市,记忆中她刚回父母身边上学那会儿,他们市区的样子,就和现在的羊城差不多。
说失望倒不至于,但许娅筠确实有点难以适应,尤其是师傅穿过还算热闹的城中心,带她们来到工厂的集中区后。这时的工厂老板们还没那么讲究,能把车间和厂房盖起来就很满意了,大概也就两三层的样子。
许娅筠从远处看,那一排排的平房矮房挤在一起,怀疑这儿的条件大概也就比她小时候在乡下住的房子好一点点吧——可她都十多年没在乡下的老家住过了,想想真是压力山大。
三轮车在一片乱糟糟的房屋旁停下,现在的人们似乎都没有规划意识,房子都挤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就是各种脏乱差。
许秀秀也在打量周围环境,心里美滋滋,“这里全都是厂房吗?他们住得可好了,难怪是大城市!”
“这边以前也是村子,因为离市区近,很多老板就来这里开厂子,厂房都是这些老板自个儿盖的,虽然比不上市区,但是比乡下还是要好很多的。”三轮车大叔一边给许娅筠找零钱,一边颇为自豪的介绍着。
问过大叔哪些厂规模最大,许娅筠就和许秀秀拎着大包小包,准备一间一间问过去。
路过一间皮革厂,许秀秀有些心动,许娅筠却知道皮革的气味对身体不好,便拉住了她:“不是都打听过了吗,这边毛衣厂最多了,咱们进了毛衣厂,家里不就可以省了买毛衣的钱吗?”
这个一听就很扯的理由,许秀秀居然被说服了,“说得对,咱们老家冷,镇上毛线卖的还那么贵。”
许娅筠挑了挑眉,小姑娘太好忽悠,搞得她都没什么成就感。
继续埋头往前走,这个时候的工厂纪律性应该不高,上班时间,许娅筠还看到不少小年轻在工厂周围晃悠,抽烟嬉戏打闹,发现许娅筠经过,不约而同的看了过来。
面对突然出现的美女,他们反应也各不相同,有些眼神闪烁,不好意思看又不舍得不看;有些眼神发直,直接就看呆了;也有胆大点的吹着口哨,远远的问“大妹子是不是找工作,要不要去他们厂子”,见许娅筠头也不回的加快了速度,说话的人和他同伴们便是一阵得意的大笑。
但是总体来说,他们比在火车站遇到的那几个牛仔青年要含蓄得多。
饶是这样,许秀秀也被吓得不轻,凑近许娅筠小声地问:“昕华,大城市的人怎么都这样?她们不会跟过来吧?”
许娅筠也只能摇头苦笑,对自己“招摇过市”的程度有了个重新的认识,治安稍微有一点不稳定的地方,她恐怕都不能多待了。许娅筠一边琢磨,一边拉着许秀秀往最近的工厂走去:“我看这里不错,咱们去问问。”
郁白文再人傻钱多,也不可能同意她的要求,小丫头不知道深浅,真以为店里赚多少就是多少,殊不知除掉成本、人工和店铺等等开销,利润估计得去掉三四成,他自己家就开工厂,制作费倒是不高,可是加上他高薪请的那几个大学生设计师,成本也要翻倍了,再给她分走百分之十,他还要不要赚钱了?
于是又是一阵激烈的讨价还价模式,郁白文同意给许娅筠净利润的百分之五奖励,括弧,是所有店铺的总利润,虽然现在第一家店都还没开业,但是许娅筠也不会忘记郁白文的“伟大设想”。不过郁白文也给了前提,开了十家以上分店,她的奖励要减掉两成。
许娅筠也很满意了,分店真开了十家以上,她的工资大概也可以“日进斗金”来形容了,服装行业一直都是暴利啊,尤其是国家还没有加入世贸组织,这几年正是国货兴旺的时候,许娅筠相信他们能够很快打入市场的。
给了提成,许娅筠的底薪就从一千五降至了四百五,用郁白文的话说,“怕开始生意不好,她拿不到奖励都吃不起饭”,还是给她开了底薪。
当然许娅筠本人是愿意一毛钱底薪都不要,让他再给她多一两点提成,但是郁白文死活不同意,她也只能算了。
虽然店铺准备的差不多了,开张却还在一个星期以后,做生意的人都讲究,要算黄道吉日,还要烧香拜财神。正好许娅筠提出了一些建议,郁白文想趁着这几天再整改一下,他还想着许娅筠呆着无聊,问她愿不愿意每天来店里转转,有了新的想法还可以随时吩咐工人动手。
许娅筠却没有立即回答,她转而说起了另一件事:“不是郁哥你提起,我都差点忘了,中午吃饭的时候,红姐说也想请我当麻豆,给他们拍几张什么……结婚照,还要穿电视里的那种婚纱。”
黎老板也是很有想法了,现在婚纱照还不多,首都和港岛那边可能会很流行,羊城能拍婚纱照的估计找不出三家,黎老板不但有想法,还有魄力,早就请人定做了几套婚纱,大概是想转行做影楼。
前两天他们拍照的时候那边来人说衣服做好了,黎老板和红姐才想到请她做模特。
其实,比起找许娅筠做模特,红姐更想让她接替自己,在他们照相馆里当个化妆师兼服装师。红姐是老板娘,平时在店里收收钱,管理后勤,化妆只是兼职,而且她动手的机会并不多,毕竟画出来效果也就那样。
以前红姐也没觉得自己水平不好,直到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