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猜的很准,暴鸢果然向蒙仲提出了「联合进攻惮狐、阳人二城」的要求,而这个要求,也的确让蒙仲颇为为难。
打仗必定会死人,这是人人皆知的,而攻城战则是伤亡占比最高的一项,且尤其对攻城方不利。
就连《孙子兵法》中也提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这句“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它的意思就是指实在没办法了才会选择强攻城池,否则只要还有别的办法,那就绝对不会强攻城池。
原因很简单,倘若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来比喻常规战争,那么攻城战就是“杀敌一千、自损两千”,想想当初蒙仲在宋国逼阳城时,他手底下才只有两万余军队,而他的对手、即他的义兄田章,前前后后最起码率八万齐国军队攻打逼阳城。
可结果呢?田章最终都没有攻破逼阳县。
是因为蒙仲比田章厉害么?不!只是因为田章作为攻城方比较吃亏而已,尤其是在逼阳当时已经做好了各方面防守准备的情况下。
“强攻惮狐……么?”
待听到暴鸢提出的所谓建议后,蒙仲皱起了眉头,心中思索着如何回绝。
他想过攻城,但那是以用计的方式,而不是强攻。
可能是注意到了蒙仲的神色,暴鸢低声说道:“蒙师帅,老夫此番带来了三万兵卒,你我合兵一处,兵卒可达九万余,而对面秦军仅四五万,又分兵据守两城,我认为是有胜算的……”
蒙仲皱眉看了一眼暴鸢,默不作声。
以九万军队攻打四五万秦军,当然能有胜算,问题在于己方的损失。
可能是见蒙仲久久没有回应,暴鸢微微有些色变,不悦地说道:“蒙师帅,当日你我在公孙军将面前相约联手对付秦军,难道这份约定不作数了么?”
“大司马且息怒,在下不是这个意思。”
蒙仲摇了摇头,平心静气地对暴鸢说道:“大司马应该也知道,此番我魏国支援贵国,派来十八万大军,其中有十万军队,皆是来自河东的士卒,伊阙山一役后,十万河东魏军折损过半,现如今只剩下五万左右,且此刻大多都在我麾下……倘若因为强攻惮狐而使这五万河东军再次蒙受巨大损失,待日后秦国派兵攻打我河东时,我河东将无足够兵卒可以抵御秦师……河东若有失,于我魏国而言,无疑是葬送了半壁国土,而对于贵国,恐怕也不是一件好事。”
“唔……”
听到蒙仲这个解释,暴鸢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
他原以为蒙仲是打算学公孙喜,但事实上,人家说得很有道理:十万河东魏军已经在伊阙山折损过半了,若再受到什么损失,确实抵挡不住秦国的进攻;并且,魏国若丢掉了河东(郡),这对于韩国也的确不是什么好事。
要知道,魏国有“飞地”,其实韩国在大河以北也有上党(郡)这么一块很难顾及到国土,若魏国丢掉了河东,上党必然首当其冲将作为秦国东进的主要进攻目标,这亦不符合他韩国的利益。
见暴鸢低头沉思不语,蒙仲劝说道:“大司马,你看这样如何?……我猜你麾下大概还有六七万军队,你可以分兵两万,驻守于新城一带的伊水,防止这股秦军向西逃窜,甚至是偷袭新城;至于在下,则尽力率领魏军围困这股秦军至此,绝不会叫其轻易逃离……虽秦军攻入了惮狐、阳人二城,得到了二城的储粮,但我军,目前却有贵国鼎力供应粮草,仅惮狐、阳人二城,其储粮又如何敌得过整个贵国?待等秦军粮草耗尽,思退之际,在下率麾下魏军尾随掩杀,岂不好过此刻强行攻打城池?”
“话虽如此……”
暴鸢思考了片刻,皱眉说道:“就怕秦国增派援兵。”说着,他吐了口气,对蒙仲说道:“蒙师帅,我也不瞒你,前几日得到贵军的报讯时,我正在攻打宜阳。攻宜阳不同于攻新城,向寿在宜阳收敛了从新城溃败而归的秦卒,可用兵卒或已超过三万,兼之宜阳城墙坚固,我怕无法在秦国派来援兵前攻下宜阳……一旦秦国派遣援军兵出崤山、抵达宜阳,我就将错失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诚如蒙师帅所言,河东魏军不宜折损过半,否则河东恐不能保全,此事于我韩魏两国皆非好事,但宜阳……希望蒙师帅也能体谅,这或许是我韩国夺回宜阳的唯一一次机会。若我国能夺回宜阳,便可驻军于雒水,叫秦国无法安心建设数百里三川之地,这无论对我韩国,还是对贵国,都是一件极为有利的事。”
说罢,他抬起头,目视着蒙仲,用恳求的态度说道:“蒙师帅,蒙老弟,姑且就帮老兄我一把,咱们先联手攻破惮狐、阳人二城,杀光这股秦军,随后一同奔赴宜阳。……只要打下宜阳,我韩国就有更大的把握抗拒秦国,到时候,老兄我亲自在大王面前为老弟请功,而我韩国,亦会牢记贵国的这份恩情。”
“这个……”
蒙仲皱着眉头犹豫不决。
平心而论,其实暴鸢说得也有道理:虽然帮助暴鸢夺回宜阳看上去仿佛是为人作嫁,但考虑到韩国夺回宜阳后,必然有更大的底气抗拒秦国,其实这对魏国也是有好处的。
毕竟若韩国实在挡不住秦国的话,必然为了保全国家而倒向秦国,反之,韩国就会坚定地站在魏国这边,以“弱弱联合”的方式来抗拒强大的秦国。
再者,韩国夺回宜阳之后,亦可以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