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走前,光明正大地去钦天监衙门寻过一回袁天罡。

“晋阳公主仍旧住在立政殿,我已经在那里设下阵法,以滋养她的身体,袁台正也精通此道,必然知晓每隔九九八十一天,便要去把阵眼里耗尽精髓之气的玉石置换成新的。我此去晋阳,就把这件事托付给台正。”完全不是商量的语气好嘛?

袁天罡不以为意,毕竟如果对面的单单是一个晋王的身份,自己还不放在眼中的,可是对方是法术修为远远在自己之上的高人,高人有吩咐自然是莫敢不从的:“殿下真是菩萨心肠。”

“袁台正,道家的你说菩萨二字,未免太过轻率了。”李治并不喜欢别人将自己与佛家扯上关系,不知道是不是矫枉过正了。

袁天罡摸摸胡须:“殿下放心,此事就交给我了。”

李治自然不会让袁天罡又出力气又出钱财,早就准备好了一匣子炼制好的上等玉石,足够支撑两三年——按照惯例,自己每年都会被李世民召进长安,这里的分量是绰绰有余的。

说来也是奇怪,李治和武颜放心不下的人都是名为“妹妹”的生物。

长安去并州的路程并不很远,李治在属地的王府自然是建在太原。一行人浩浩荡荡,一路顺利地到达并州州府所在——太原郡。

并州的各级官员都守候在太原郡城门口恭迎晋王殿下。

李治年纪不大,只要在出了马车之后,摆出一副矜贵的模样便足够了。

武颜更是不需要露面,只要呆在马车里就是了。

官员和当地望族的当家人都是很有眼色的,如何不知晋王一行人车马劳顿?只在晋王面前挂了个号便纷纷告辞了。

等着车队到了太原晋王府的时候,早就有那被胡公公派遣过来的下人打扫了整个府邸。

武颜仍旧让胡公公帮衬自己处理家事,毕竟胡公公跟随李治多年,对原先的下人们还是很了解的,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眼见着胡公公先引着王爷王妃去了正院,正院的牌匾还是李世民钦赐的,龙飞凤舞的字体若不是武颜在古代呆得久了,必定是认不出来那是个啥。

现在嘛,她只能在心里嘀咕一下:扶风院,好奇怪的名字。

不管怎么说,御赐的牌匾,没人有胆子去把它换下来,也没人敢说不好听

虽然晋王和王妃没有显露出疲惫的神色,不过丫鬟们还是伺候着他们梳洗,洗净烟尘,早点歇息——一人一个院子,李治在扶风院,武颜在清影院。

次日天明,胡公公就拿来了门房收到的一大叠帖子,俱是上门拜会晋王的拜帖以及妇人们求见晋王妃的帖子。

李治和武颜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由李治清了清喉咙说:“先压着,过几日回复。”

胡公公自然觉得晋王殿下做得是再恰当不过了,吊一吊当地世家和官员的胃口,才显得殿下的身份高贵。

阿保和青桐翠柏服侍着李治、武颜用朝食,要说离宫的第一个好处就显露出来了:整个并州,他们俩是第一夫妻,再也不用去各处请安;他们是整个王府的最大,想要锻炼或者运动,尽可以放心地去做;他们是王府唯一的主人,想吃什么,就让下人去厨房点什么。

尽管在属地,但是一应吃穿还是按照晋王和王妃的份例来的,区区一个朝食就满满当当摆了两张桌子——分餐制。

武颜从前也不是不想厉行节俭,可是这些菜式摆上来的数量多、分量却不多,又有如今的惯例就是主人吃不完的赏给下人吃——还得是有头有脸的下人才能吃得到。

所以武颜和李治也早早就入乡随俗了。

吃完朝食,胡公公来请示如今王府的布置和规整事宜。

因为胡嬷嬷被留在了长安延康坊的晋王府里,武颜的奶娘徐氏也算是整个太原晋王府里数一数二的管事嬷嬷了——晋王殿下的奶娘,则是因为从前长孙皇后不想儿子与妇人太过亲近,早早就接受了赏赐回家享福去了。

饭后不宜喝水,武颜只是端着茶盏闻一闻桃花蜜露的香气:“陛下安排的属官都安置在太原郡府衙旁边的宅院里,方便他们去衙门处理事务;陛下赐下的北衙禁兵共三百人,住在一道门内,分成三队,每队每日负责巡逻王府四个时辰;其余婆子和我的陪房住在二道门,二道门入夜便锁了,内宅秩序不容乱;未许人家的丫鬟们住第三进的下人房;阿保近身伺候王爷是最妥帖的,这便照旧;胡公公仍是咱们晋王府的大总管……”

说到这里,武颜顿了一顿,又扭头对着李治说:“王爷觉得这样的安排如何?”

李治正在看着武颜安排事宜看得有些发呆,骤然被这么问了一句,只能说:“很好,一切都按王妃的意思办。”

武颜心想:再怎么样说,李治坐在旁边,当着下人们的面,自己都要做一做表面功夫的。不过,目前看来,管家真是一件一点难度都没有的事情,尤其是晋王府人丁单薄,等到下人们各司其职之后,自己该多无聊啊。

这么一番的安排,武颜倒是找到了当初身为将军之女、一国丞相的几分感觉了——毕竟在整个晋王府里说一不二,确实很酸爽。

安排好人事之后,武颜又对胡公公说:“胡公公且去把方才我说的那些都吩咐下去,青桐随您去把咱们府的院落布局图拿来我细看一看;我身边的徐嬷嬷知晓我平日的用度的衣物,便让她带着翠柏去整理箱笼,阿保最是了解王爷


状态提示:第三十九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