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正是好春光,乐游原游人如织。正如古文里说的那样:“每三月上已、九月重阳,仕女游戏,就此拔楔登高,幄幕云布,车马填塞。”

武家的车夫把牛车停靠好了,在山脚下候着牛车等小姐们戏耍归来。

武家的三个小娘子带着各自的大丫鬟,向高处慢慢走去。

山脚下就有机灵的小贩买卖些零嘴、瓜果。

武顺仗着是老大,摆出了长姐的样子,让自己的丫鬟含笑去买些果子:应国公府里不说应有尽有,也不会缺了果子。不过是小姑娘们图个新鲜罢了。

就像从前春游,大家不都也是最爱去买零食带着吃而不是从家里带干粮。武颜完全理解。

一行九人就这么大喇喇地走在乐游原的大道上,周围也有许多带着丫鬟的小姐、也有带着小厮的小郎君、更有走在一块儿不知是亲眷还是小夫妻的异性搭档。

由此可见大唐风气甚是开放。

沿路有供人小憩的凉亭,皆是木构黛瓦顶,尖尖八角,颇有野趣。

看得出大姐武顺把她的两个丫鬟训练的极好,只是一个眼神便能够理解她的意思。

只见武顺飞了一个眼神,含笑和紫薇就取出挎着的篮子里的巾子,利落地铺了三张石凳子,等着三位小姐落座。

武家的三个姑娘坐下之后就开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无非是因为出来松散了心情很好。

武顺悄声说:“看那边身着天青色深衣的小娘子了么?她是清和崔氏大房的嫡长女,去岁可是皇太子妃的呼声最高人选,结果还不是败落于苏家的晚玉。”

武颖细声细气地说:“大姐,恐怕不再好叫人家晚玉,毕竟这小字——”

武顺被打了岔,颇有些不高兴:“她这不是还没有嫁入东宫么?”话是这么说,可是武家大娘还是左右看了看,见到只有自己三姐妹在附近,才放下心来。

武颜又不知道当今太子李承乾未来的老婆姓甚名谁,闻言也就点点头,充作长知识罢了。

武顺看到自己二妹妹不搭腔,觉得说的颇为无趣:“去岁二娘你年纪还不够,便是没有赶上皇太子妃的甄选。你可不知道,世家的人傲气得很,不甘不愿地来了,还不同我们交谈,端是目中无人——可是啊,这未来的皇太子妃,既不是崔、郑,也不是卢、王家里出来的。哈!”

老三武颖好奇地添了一句:“大姐,崔氏等的小娘子真的这么有气派呀?可是我看刚走过去这个穿着也不过是普通而已呀。带着的丫鬟婆子虽说比我们多了几个,也没很大的谱嘛。”

“你个小丫头片子懂什么?世家做派不就是什么‘返璞归真’之类的,反正意思就是不追求奢靡,但讲究雅致。不雅致就要被取笑了去。”武顺也是了解了一点皮毛而已,毕竟“世家”一词对她来说也是挺遥远的。

武家家主——她们三人的父亲,虽然是被封为应国公,但是在世家人眼里也是寒门而已,骤然发达的,终究是底蕴不足,不值相交。

这就是初唐,世家牛气得在背地里甚至瞧不起李姓皇室。

三人歇了歇脚,武颜听了满耳朵的八卦之后,又继续向上走去。

乐游原是由于河流侵蚀而形成的梁状高地。早在汉代就是皇室出游的好去处,到如今已经依着地势建了亭台楼阁、又种植花木,供游人取乐。

只见武顺如鱼得水一般地与差不多年岁的小娘子们打招呼,据武颜观察,该是都与应国公府差不多权势的人家。

其中有个被唤作“阿月”的小娘子与武顺关系特别好。武颜仔细听了几耳朵,发现她是贺兰家的小娘子,听她打趣自己姐姐的话语里透露出来的意思,她是武顺未来的小姑。

对了!武顺去年甄选太子妃没沾边——那也是意料之中的,这么好的位子,自然轮不到既无家世也无军功的应国公府。落选之后,杨氏斟酌了几户相当的人家,最后武父与杨氏拍板了长女与贺兰家的长子贺兰安石的婚事。

看来这次出门是武顺早就在盘算的了。武颜低头笑笑。

刚抬起头,便是听到贺兰家的月娘说:“听说前几日元华妹妹身子不利爽?如今可是大好了?”

不用怀疑,元华就是武颜的小名。武家大姐小名儿元英,至于小妹——噗哈哈,叫元芳。

武二娘武元华点头:“劳烦月娘姐姐记挂了,已经好了。”

“那便好。春寒料峭的,切莫着凉了。往日里你们都不随元英姐姐出门子来,我还道长安贵女里,就独独你们武家规矩大!”

武顺武元英笑道:“可不就是,原先是她们爱躲懒,真不知道日日里看书写字有甚么有趣的!”

天知道,是原先的武顺觉得自己两个妹妹都与自己相差了四五岁,带着出门没意思,才不肯与她们一道玩耍的。这一次不过是因为要借着武二娘的名头出来玩才会一同来——

话虽如此,武二娘和武三娘也不是没眼色,自然不会反驳自家长姐的话。

寒暄完毕,贺兰家的月娘说他们家包下了一个园子,正在琴棋书画、品酒品茶地热闹着。

武顺出来的目的本就是与月娘碰头,这下子两个妹妹要去何处便不重要了。反正乐游原治安一向很好,又有丫鬟跟着,没甚么大事。

可是武颜初到大唐,正想跟着武顺去瞧热闹;而武颖却是胆子小得不敢乱走。

最后武家三姐妹都去了贺兰家包下的小院子里。

小院里有一道逶迤的屏风,分隔


状态提示:第二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