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天要代隋>第六十五章 得结论,杨頔知难退

想到这,杨頔平复了心情,勾了勾道:“郑大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我与郑伊是真心相爱,两情相悦,更何况,谁知道我以后会不会出人头地!”

“哼,等你出头,黄花菜都凉了,骗自己吧!杨頔啊杨頔,你真以为婚姻之事,是小辈们看对眼了就能决定的?也许在你们湘州是如此,但我告诉你,世家之所以是高门,就在于有其礼法,婚姻之事,从来不是自己能作主的!”郑善果冷笑道。

“没有万年不变的世家,也没有永不灭亡的王朝,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即使是现在的高门世家,也是前人的奋斗所致,谁也不可能永保富贵。当年东晋南渡时,号称‘王谢’的顶级世家,现在又何在?而您郑家的荣耀,也是通过前人的努力,奋斗来的,你们能通过军功和清誉发达,就这么肯定我杨頔以后就永无出头之日吗?”杨頔忿忿道。

“哼,等你真正步入官场你就知道了出人头地有多难了,你不要以为你认了薛胄和刘仁恩作师父就能改变你的出身和地位,我告诉你,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关陇世家、山东大族之所以称为贵族世家,就是因为每个人的背后都站着自己的家族和利益团体。”

“薛胄和刘仁恩代表的利益团体跟我郑家的利益不符合、甚至是相冲突,所以,你要明白,这门亲事,不是我要反对,而是整个荥阳郑氏都会反对,这不是你们两个的事,而是两个集团的事。唉,说这些,你也不懂,反正我是不会同意你和郑伊的事!”郑善果不容置疑地道。

闻言,杨頔有如醍醐灌顶,瞬间大悟。

自己的师父代表的是原太子杨勇集团,自己既然是他们的徒弟,理应就会被划为杨勇党。

杨勇党的死敌,正是当今太子杨广。

既然郑善果说荥阳郑氏同师父们所处的团体相冲突,说明荥阳郑氏是站在杨广这一边的。

亦或是说,荥阳郑氏看好杨广,不愿意跟原太子杨勇集团扯上任何关系。

如此,关系就捋清了,郑善果看不起自己的出身是一个方面,真正让他和其背后的荥阳郑氏反对的原因就是派系斗争问题,为此,郑善果不惜从景州刺史的任上,大老远跑来湘州,就是为了阻止郑伊与自己的亲近,以免惹祸上身。

想到这,杨頔有些理解郑善果了,为什么他一个堂堂州刺史,要为了这点破事亲自跑一趟,还自贬身份的来羞辱自己,为的就是要让自己知难而退。

但杨頔心里同时又有不甘,杨頔不甘就因为郑善果的三言两语就轻易退缩,放弃这段感情,同时又深感自己如今的地位和出身太低,面对如此局面,自己似乎毫无办法。

杨頔明白,在这个时代,婚姻确实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自己与郑伊的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至于抛弃一切,与郑伊过着不问世事的生活,杨頔却是不愿的。

不说现不现实,光对自己,杨頔就觉得无法交代,毕竟从小接受的教育和自己穿越的离奇经历,杨頔觉得自己能够在这个时代成就一番大事。

如果按照历史大势,杨广终究会玩失自己的江山,天下就会大乱,到时候,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恐怕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

实力,还是实力啊!

自己终究还是太弱了,要加紧成长的步伐,无权无势、浑浑噩噩的日子,自己在现代就已经过腻了。

天下大乱,弱肉强食,大家都凭实力和拳头说话,可没有什么道义和人权可讲。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的《蒿里行》真实、深刻地揭示了汉末军阀混战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前,东汉通过二百多年的休养生息人口达到五千多万,在三国时期,最惨的时候,全国只剩下不到五百万人,当真可称得上是十不存一。

贼匪们毁田填井、破坏生产,裹挟百姓全家老少一波流;乱兵们烧杀抢掠、杀良冒功,所过之处只留下一片哭声和一地血腥;疾病瘟疫肆虐,一传十、十传百,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寸草不生。。。。。。

这,就是乱世!

想到这,杨頔明白,不是郑善果不容于自己,而是这个时代的规矩不容这段感情,关键还是自己太弱了,两人即使强行在一起,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既如此,我懂了,我会摆正自己的位置的,其实郑大人完全没必要故意辱我、激我,杨頔并非不谙世事、听不懂道理,有些事情,说开了就好了,我也不是一般的良家子,知道进退的。”杨頔口气劝了劝,叹道。

“哦!?”郑善果没料到,原本态度坚决的杨頔,竟然改变了注意,语气也松了下来,这让郑善果不得不重新审视此子,此子的领悟和应变能力当真是远远超过大部分同龄人,说不定,还真能有一番作为。

但转而想到彼此所处的位置和身份之间的差距,郑善果还是面不改色地道:“那希望你能正确处理好和伊儿之间的关系,过几天,我会带伊儿回荥阳,咱们后会有期!”

闻言,杨頔感觉心里一下子就空了,仿佛丢掉了什么至关重要的东西,空落落的。

“后会有期,若没有什么事,晚辈告退了。”杨頔不知再说些什么,作揖告退道。

“嗯。”郑善果点点头。

见此,杨頔重重地叹了口气,失落地转身离开。

郑善


状态提示:第六十五章 得结论,杨頔知难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