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伐交’策略上看,日本政府也是深谋远虑,早早就与德国、意大利签订了“轴心协定”,至少在外交上,有了欧洲强国的呼应,虽然苏俄一直是日本最大的潜在敌人,日美之间、日英之间也存在着各种矛盾,但是抗战初期,国际社会是以‘绥靖主义’为外交主流,‘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因此,日本可以无视‘国联’的呼吁与‘九国公约’的要求,任意地扩大在中国的战事,而不会担心自己受到国际社会外交与经济的孤立,
反观我国,却将国防建设的赌注押在日本盟国德国身上,德国竟然是中国最大武器供应国,德国军事顾问在华训练军队和建设国防工程,使得我军组织结构、战时体制以及国防设施毫无秘密可言,‘8.13’事变后,德国立刻遵守与日本的协约,停止供应武器,撤走在华顾问,帮助日本孤立封锁中国;苏俄出于希望中国拖住日本、消耗日本战力,防止日本进攻苏联远东地区的目的,战争初期给与了中国一些武器弹药支持,但斯大林是个极端利己主义者,一但确信日本不会进攻苏俄,立即和日本签订互补侵犯条约,断绝与中国一切合作,帮助日本封锁中国;而英国和美国政府则悲观认为,日军只要歼灭中国几个精锐的集团军,再占领以及摧毁中国沿海、沿江工业基地,中国就会失去一切的作战能力,而向日本无条件投降,英美只愿意和中国进行一些武器的交易,乘机发点战争财,并不愿意直接卷入中日之间的冲突,为一个孱弱的中国去得罪强大的日本,”
“俊如兄,堂堂国军虎将,不仅能运筹帷幄、叱咤疆场,而且对当前国际时局也有如此精到的见解,我等虽然号称研究外交的专家,却自愧不如,万分惭愧,”梅教授感慨地说,
卫立煌微微一笑:“现代战争,早不是三国时期赵云、张飞,能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扭转战局了,更需要的是,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的军人,就从‘伐兵’这个角度來说,抗战初期,国军共有183个师,总兵力为180万人,看上去规模很大,但这些部队的编制、装备、训练,却极其低下和混乱,德国军事顾问看过国军训练后,曾亲口告诉我,在他眼中,国军根本不是正规军,而是一群拿着破旧武器的‘苦力,’沒士气沒意志,根本还不懂得现代化正规作战的战术,充其量是‘自卫队’与‘民团’的形态,
更为严重的是,抗战初期,整个国家根本沒有受过军训的后备部队,征兵制度也才刚刚开始在部分地区试办,因此当时中国的人口虽多,但是能够征用的兵员却相当的缺乏,由于营养不良,国民身体素质很差,单是体检就有一半以上不及格;文化程度更低,入伍新兵多半是文盲,连瞄准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因此部队的实际人数,比编制上的规定要少许多,很多是一些贪腐军官为了吃‘空饷’编造兵员数量所致,这样的国军,与日军拥有受武士道精神蛊惑、训练严格有素的军士官兵相比,胜负显而易见,
至于最后‘攻城’之策,日军拥有重炮火力、加上战车、灵活的通讯设备以及大杀伤力的化学武器,后勤与兵力补充非常的具有效率,并有绝对的制空权支持,我国看似坚固的城墙,在重炮和飞机轰炸面前不堪一击,反而成为限制我军机动的囚笼;更为重要的是,日军对于中国的情报搜集,自甲午战争以來一贯的高效,可以说是非常的深入与完整,甚至拥有中国内地详细与精确的地图,
反观国军在战场作战时,根本沒有攻坚的重炮、反战车武器及步兵用的轻重支持火力,仅有的一点火炮,弹药量少得可怜,情报方面,国防部居然连国内粗略的地图都拿不出,反而要向国外购买中国大比例地图,能看懂地图的军官更是寥寥无几;此外中国军队的通讯与保密均差,中国部队之间的所有无线电通讯,日军基本都能监听与解破,战斗意图还沒落实就被敌人侦知,后勤、医疗与兵力补充系统,可以说是乱无章法,”
贵阳的冬天异常湿冷,为了节约,即使卫立煌这样贵客前來,梅教授都舍不得生火盆,但即使这样,卫立煌这么一番精心动魄、入情入理的分析,也让鲁思霞出了一声冷汗,背部完全湿透,
“俊如兄,听君一番话,胜读十年书,”梅教授由衷感概,“之前每每看到国军丢城失地、一泻千里,百姓横遭屠戮、流离失所,我们这些读书人都会痛骂政府软弱、军队无能,今日得听俊如兄这番分析,我们汗颜啊,”
卫立煌面色严肃起來:“迪生兄啊,既然你主动反省,那我就想多说几句,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对于政府不能立刻抗日,对于军队连连败退,一向是骂不绝口的,不过自己,极少投笔从戎,参军报国;很多‘爱国青年’与‘爱国文人’,在报纸上,在街头,辱骂中国政府、厮打中国警察内行,能够挺身上前线,和鬼子拼杀文人却极为罕见,国军中有位奇人,也是我们皖籍同乡,新一军军长孙里仁将军,不知迪生兄可否认识,”
梅教授回头瞟了鲁思霞一眼,然后说道:“有过数面之缘,不过神交已久,”
“这位孙将军身为清华、普度大学双学士,依然投笔从戎,以身许国,率部在缅北击溃日军王牌18师团,简直就是‘班超’在世,迪生兄国军需要知识、需要文化青年呀,”
梅教授站了起來:“卫副司令,我以华夏大学校长身份向国民政府请战:华夏大学全体师生愿意集体从军,报效国家,”
“卫立煌连忙起立示意梅教授坐下:“迪生兄拳拳报国之志,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