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全面征服者>第449章 希尔之计(上)

势如破竹,如今也只有势如破竹这个词语能形容日不落大帝国在发动这场对奥斯曼帝国的突袭战后,所造成的目前的形式。

就像当年库曼人的乌利亚可汗率领近40万战斗力不等的库曼战士,从那中大陆西北域靠中大陆一面的大草原上出发来到了富饶的奥斯曼帝国领土内后所发生的事情一样,虽然此时库曼战士的人数要少了许多,但在日不落大帝国的武器支援下,这些骁勇善战的库曼人很快像对待巴伊丘陵区一样,将随后几道奥斯曼帝国所建立起的薄弱防线一一冲破,让紧跟在10万库曼骑兵大军身后的10万日不落骑兵大军,陪同他们一起直插杀入了奥斯曼帝国后方。

期间奥斯曼帝国的战士不是没有反抗过,而作为奥斯曼帝国统治者的努哈尔,也不是没有发动过反击,但让步兵在野战中,在没有防御工事、较多的远程步兵与兵员本身不住的情况下与库曼人那来无意去无踪的骠骑兵对碰,显然就是给那些骑兵送移动靶子,所以努哈尔在发动征召令后并没有让那些征召兵与其帝国本有的正规部队迎击入侵者,而是下令让这些征召兵在将那些散落在奥斯曼帝国领土上的奥斯曼人们集结起来,在带领他们躲入拥有木制城墙防御级别以上的城镇、城市、堡垒内并守卫这些地区的同时,大力修建这些人口集中区内的防御设施。显然,奥斯曼是想利用这种方式来扩大骑兵的劣势:骑兵不会攻城战。

不过努哈尔却忘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奥斯曼帝国才刚刚从大饥荒之中恢复过来。要知道打守城战者,尤其是守城的一方,在一般情况下城内都必须拥有充足的水源,而城内的储存粮食都必须要比对方多出3倍,因为只有这样守城一方才能打出守城战的第一要诀:“耗”,毕竟守城战从某种程度上比的就是双方的消耗性,不然你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还有完守城,那简直就等于是把自己关起来玩慢性自杀。

虽然在努哈尔的想法之中,日不落一方既然打的是突袭战,那日不落一方所带来的粮食就一定极为有限,而且就连其所需的辎重也是有一定数量了,而自己这边虽然刚刚经历过一场大饥荒,但毕竟己方已经从大饥荒中恢复过来有一定时间,将城池封闭起来守个一两星期还是可以的,而这也能有效的避开日不落大军的锐气,等到发动突袭的日不落大军失去开始时的锐气,而其随身携带的物种也快要消耗干净时在发动反击,那到时候就算日不落一方的骑兵再强,自己这边的也能将其击退。

不过努哈尔对于自己身旁的军务大臣希尔所提议的这条策略高兴的快,但失望也很快,至于原因则十分简单,因为库曼人乃是游牧民族,而自己这边在面对日不落的时候总是将其当做以扎根建城的定居民族来看。

事实上游牧民族与定居民族在战争中各有优势,想定居民族的军队一般阶层分明,指挥官能轻易的在短时间内调集出自己想要的部队,与敌人交战,而游牧民族虽然在战争中一般都是一拥而上,但游牧民族在民风彪悍程度上与身体强度上,都要比那些待在城市中养尊处优的定居民族军队要来得强,而且最重要的是,定居民族的军队一般都要打补给,而游牧民族却不用,因为他们作战之时往往是带着家眷与自己养殖的牛羊一起随军前行。

“哼!希尔!你不是说围城之法就能将日不落骑兵大军这个威胁给震住吗?到时候日不落骑兵大军就会因为粮食的缺失而被迫撤退,那你现在能否解释我一下,这些战报中所写到的,那些库曼人开始途径亚特达朗山脉,将他们养殖的绵羊、牛群、马群乃至其家眷,向着我的领土前来是怎么一回事?”奥斯曼帝国主城的皇宫之中,一脸怒气的努哈尔望着身前跪倒在地上的中年男子说道

ps:求收藏!!!

“这………….是臣考虑不周到,但还请陛下息怒,臣愿意戴罪立功。”望着面前已经动了真火的努哈尔,希尔在身上冒着冷汗的同时,也忍不住在心中叹口气。事实上不论是他还是努哈尔都知道,这场战争目前也只有这种方法来缓解危机,毕竟之前国内的大饥荒虽然没有让奥斯曼帝国的兵力减员,而之前在纳特平原参与反日不落战争同盟之中,自己这边也只损失了几个军团,而现在在奥斯曼帝国领土中事实上还存在着不下10个正规军团与几万征召部队。但问题是日不落之前的突袭打的太过激进了,以至于当奥斯曼一方反应过来之时,才发现自己的军团直至日不落骑兵大军入侵后,还分部在奥斯曼帝国各大重要城市之中。

谁都知道没有成行的步战军团在面对一群成行的骑兵团后,那结果会有多么的悲催:一般情况下不是被弓骑兵部队放风筝变成了刺猬,就是被那些向压路机一样的重骑兵4面乱冲乱撞成血色碎片。所以奥斯曼帝国的军务大臣希尔选择用步兵守卫建设体系健全的城镇并没有错,但希尔却错在了他不该有那一丝怜悯之心,导致他在下令调集军队的同时,让那些建设体系健全的城市收纳那些生活在奥斯曼帝国领土村庄、小镇中的居民。

或许这个方法能让奥斯曼一方获得人心,而这些吸收而来的劳力还能加快城防体系的建设,但这种做法也使得那些城市、堡垒中消耗粮食的嘴巴越来越多,最终加快了城内粮食告急的可能。

“戴罪立功?问题是你怎样戴罪立功,难道你有能力让


状态提示:第449章 希尔之计(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