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风月天唐>251.第251章 好好招待

陈浩曾示意高骈将他的意思转告其祖父高崇文,希望高家能够支持雍王。但是得到的却是模棱两可的回应。对于高家的这个回应,早已在陈浩的意料之中。不过让陈浩欣慰的是,高崇文未有直接给予拒绝,这就说明事情还有回转的余地。

其实陈浩也明白,对于久于世故的高崇文,又岂会将整个高家压在未有起色的雍王身上。于是陈浩便有了送于高家一份大礼的打算,同时也算为雍王党又增加了一份筹码。

此夜的种种皆在陈浩的算计之内,当初陈浩就知道维松王子,会以王子的身份力拒大理寺办差。因此陈浩对此早有准备,先是以一条手臂引得众人恐慌之余心生疑惑,继而将尸体摆放在会馆门外引维松前去认尸。

就在这恰合适宜的时候,早已知会的大理寺卿王铮便匆忙赶来。到了这个时候,即便维松再如何辩驳,一时半会儿也难以说清。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陈浩所需要的目的。

一夜无话,待第一缕阳光照亮京城,长安城的百姓全部齐聚校场。众人皆知今日乃是陈翰林应对第三题的日子,因此众人还未食用早饭便来到了这里。

然而让众人疑惑的是,等到临近午时,也不见李忱与三国王子出现在校场。这让饥肠辘辘的众人,更是焦急万分。原本人满为患的校场开始躁动起来,都在讨论着迟迟未到的原因。

突然有人想到了昨夜万国会馆外的骚动,于是此事便成了众人议论的导火线,众人皆以为此事定与今日的异状有关。俗语有云,人多嘴杂。但俗语又云,人多力量大。任何事情都经不住众人的揣测与推敲,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众人终于知道了昨夜行刺陈浩一事。

此消息一经相传更是让群情激奋,势必要到大理寺讨回个公道。而就在众人群情激奋,欲要前往大理寺时,李忱与众位王子的车驾向校场缓缓而来。

首先进入校场的是李忱的圣驾,而今日的李忱却是铁青着脸。对于吐蕃此刻行刺陈浩一事,李忱实在是大为光火。堂堂京城之地天子脚下,竟然让吐蕃刺客行刺朝中大臣,尤其是如今至关重要的陈浩,万一有所损伤,这第三题何人解得?

昨夜之事经大理寺连夜呈报,李忱对此种详情也已然尽知。一时之间朝野震动,群臣纷纷弹劾吐蕃,天子脚下竟然公然行刺大臣,此事不可轻易翻过。

然而由于十五名刺客皆已死去,已经查无所据。若是仅凭十五名刺客是吐蕃人,尚不足以证明吐蕃王子维松就是幕后黑手。因为京城之地各国商人往来于此,期间不乏有诸多吐蕃商人。

虽然未有证据指证此事与吐蕃王子有关,但是李忱岂能不知此事玄机。心道定是三国王子输不起,担忧陈浩第二日解开第三题。但是即便知晓也无济于事,不过所幸的是陈浩未有丝毫损伤。

而紧随其后的三位王子却是神色萎靡,尤其是土鳖王子维松,虽然作为练武之人精力旺盛,但是此刻也难免神色灰暗,不时的打着哈欠。

维松在大理寺一夜,可是被王铮折磨的够呛。虽然此事未有证据证明他就是元凶,但是因此事事关重大,因此将维松等人扣押在大理寺。

大理寺多是牢房本就少有厢房,王铮自然不会将三位王子关在牢房,于是腾出一间厢房供三人休息,随后派重兵在厢房外看守。

三个人暂宿于一间厢房,虽然有些拥挤但不算寒酸。然而让三人未曾想到的是,厢房内只有一张床榻,且房内没有炭火。这还尚在其次,重要的是这床榻之上没有棉被。这在寒冷的冬天,可是让三人如何安睡。

非但如此,在房外看守的众多衙役,每隔三刻便会大吼一嗓子。这让本就困意难眠的三人,更是困苦不堪难以成眠。

三人曾多次要求王铮添置炭火与棉被,但是王铮却以大理寺从未招待过犯人为由,拒绝了三人要求。王铮之所以如此对待三国王子,其中不乏有对三国连日来的怨气,然而最重要的缘由是李忱密令他如此招待三人。

起初王铮连夜将行刺一事禀报李忱,李忱愤怒之余得知未有证据之时,便密令王铮在大理寺“好好招待”三国王子。王铮自然乐于此事,于是回到大理寺对三位王子招待的可谓“无微不至”。

因为未有证据证实维松就是夜间行刺的元凶,传唤陈浩于大理寺时也未有证据证明,于是王铮不得不将维松三人当场释放。

虽然此事已了,但维松却心中甚有疑惑,摆放会馆外的十五具尸体,却唯独少了他的侍卫长了代本。这不得不让维松深思,思量代本是生是死,这才是维松此刻担忧的事情。

若是死了,陈浩又何必将一只手臂留在会馆内,这时示威还是另有其意?但若是未死,陈浩完全可以将其押送大理寺指认于他,但是陈浩却没有这么做,这又是何意?此刻维松的脑子有些凌乱,他有些摸不透陈浩到底意欲何为。

被众人牵挂的陈浩却是最后一个到场,当众人见陈浩安然无恙时,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在众人看来,只要陈翰林无恙定会力挫渤海国之锐气。

见陈浩已然到场,渤海世子大虔晃神色萎靡叫嚣道:“陈大人,既然已然到场就向众人展示你是如何‘遥望碧水绘群山’!”

对于大虔晃的叫嚣陈浩只是戏虐一笑:“世子还是多作休息,莫非昨夜夜不能寐?”

陈浩也是不久才从王铮的口中得知三位王子,


状态提示:251.第251章 好好招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