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数据三国>第四十六回 曹刘用兵血诏现 南烨关羽约三事(8)

关羽没想到南烨真能劝曹操答应自己的三个条件。有了南烨作保,关羽也不怕曹操反悔,便领兵下山来与曹操见礼。

曹操见关羽来降大喜道:“我一直敬佩云长忠义,今日能得云长相助,足慰平生之望”

关羽道:“败兵之将,多谢丞相不杀之恩。法师代禀三事,蒙丞相应允,想必不会食言。”

曹操道:“我既答应,必不敢失信。”

关羽道:“关某若知兄长所在,赴汤蹈火必往从之。那时恐不及拜辞,请丞相见谅。”

曹操心虽不悦可还是点头道:“玄德若在必让云长去寻,只恐乱军中阵亡矣。云长且放宽心,日后慢慢探听不迟。”

关羽拜谢曹操之后又谢南烨。曹操此时也问南烨道:“法师上山多时,可后续兵马一直未到,只到了前部千余骑卒,不知法师此次出兵多少人马?”

南烨尴尬一笑道:“我麾下本就兵微将寡,交州与冀州又是一南一北,粮草运送颇为不易,故而只带了千余骑兵来助孟德,还望孟德莫要嫌少。”

曹操、袁绍两家人马数十万屯兵于官渡。曹操哪里能想到南烨只带了千余人就敢来助拳,难免有些吃惊。不过他也颇有肚量,微微笑道:“法师能来足矣壮我军威,便是只有法师一人也抵千军万马,我又怎会嫌少?”

南烨从曹操表情倒是看不出什么,可是许褚等武将的脸上却能明显看出不快之意,显然是嫌闻名天下的南烨国师太过小家子气。跟随南烨同来的郭嘉也看出曹操众将不满,便解说道:“非是法师舍不得多带兵马,而是此战曹丞相必胜,法师纵然多带兵马也是无用武之地。”

曹操看向郭嘉奇道:“不知这位先生是何人?又怎知我此战能胜?”

郭嘉向曹操行礼道:“下官是法师麾下军师郭嘉,字奉孝。此战曹公有十胜,袁绍有十败,法师只为助威而来,何用多带人马?”

曹操闻言更奇,问道:“不知郭军师所言十胜为何?十败又为何?”

郭嘉道:“高祖与项羽之战丞相必然知之。高祖智胜一筹,项羽虽强终为所擒。如今曹公好比高祖,袁绍好比项羽,兵马虽盛,不足惧也。袁绍繁礼多仪,曹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袁绍叛逆称帝,曹公以顺讨之,此义胜也。桓、灵二帝,政失于宽,袁绍以宽济,曹公以猛纠,此治胜也。袁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曹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袁绍多谋少决,曹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袁绍专收名誉,曹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袁绍恤近忽远,曹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袁绍听谗惑乱,曹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袁绍是非混淆,曹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袁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曹公有此十胜,何愁袁绍不败?又何用法师动兵?”

曹操闻听郭嘉所言不由笑道:“奉孝先生所言太过,我何德何能可比高祖?不敢当先生谬赞。”

荀攸在曹操身边道:“奉孝先生十胜十败之说,正与愚见相合。袁绍兵马虽众,却不足惧。奉孝先生今日一言,足可壮我军心,堪比雄兵百万。此次出兵有法师、奉孝相助,主公定能马到成功。”

曹操听荀攸一说更是开怀大笑,麾下众将也不再纠结南烨兵多兵少。众人合兵一处先往下邳驻扎。

关羽、南烨一道先往府中去见甘夫人。甘夫人听下人说关羽回来急忙出迎。关羽行礼道:“曹军兵马入城让嫂嫂受惊了,实关某之罪也!”

甘夫人慌忙还礼,又见南烨在关羽身侧,急忙拜见问道:“二叔莫要多礼。皇叔今在何处?法师又因何在此?”

关羽道:“兄长不知去向,今日若非法师相救我命休矣。如今暂投曹丞相处安身,还请嫂嫂勿怪。”说罢便将与曹操约定三事逐一道来。

甘夫人先听说刘备不知去向,关羽投了曹操,眼泪便落下来。待听南烨说刘备未死,关羽降曹也是暂时,这才收住眼泪道:“昨日曹军入城,奴家还以为必死,谁想毫发无伤。想必是曹丞相为劝二叔归降才留我等家小一条性命,今日得以重逢奴家又怎会怪罪二叔?只恐日后曹丞相不容二叔去寻皇叔。”

关羽道:“嫂嫂放心,有法师作保定然无碍。”

吕布夜袭徐州时甘夫人曾被南烨救过一次,也觉得南烨法师比动不动就跑得没影的刘备靠谱,于是向南烨行礼道:“奴家二次承蒙国师相救不胜感激。日后之事全凭国师做主。”

南烨闻言忙道不敢。关羽见刘备家眷无事,便与南烨回到营中。曹操此时已然摆下酒宴,款待南烨、关羽。

众人兵马在下邳歇兵数日之后,曹操便决定先回许昌。待到许昌,曹操又是设宴款待南烨、关羽,以客礼待二人,将二人请到上座。宴后又以金银器皿、绫罗锦缎相送。

南烨有些纳闷,便私下问郭嘉道:“曹孟德厚待关云长是想收其心为己用,又何必如此待我?为何不火速进兵官渡?”

郭嘉笑道:“曹孟德此人心机颇深,也知法师不曾做过亏本买卖。如今法师前来助他,却又不提条件,他怕胜了袁绍之后法师索要人马辎重,这才提前结好法师,使得法师欠下人情,来日法师便不好开口了。而曹孟德此时不攻袁绍,便是想等法师出兵相助的消息散播出去,好打击袁绍士气,也让百姓知道此战大义在曹而不在袁。”

南烨闻言深以为然,看来


状态提示:第四十六回 曹刘用兵血诏现 南烨关羽约三事(8)--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