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覆汉>第二百六十二节:贾诩长略

脑瓜子嗡嗡的!

宗族家将?贾诩?!!

管彦努力回忆起来:当年管仲告知过管彦,先祖管仲手有家将三百,为首者四人,分别为黄、鲁、贺、贾四家,管仲去世后,家将自散于天下各方,但是其后人是依旧效忠于管氏一族,这墨灵玉便是信物!贾,贾诩?贾诩就是四大家将之一的贾家后人?

思绪有了眉目,管彦忙扶起贾诩试问道:“先生便是先祖手下四大家将之一的贾家后人?”

“正是!贾氏先祖有训:若寻得临淄管氏,当仆之!”贾诩老泪纵横,完全没有了之前胸有成竹的那种风范。

见到贾诩这模样,管彦心中感慨万分:时隔数百年!二十几代人!居然还会记得祖先对其的嘱咐,古人真是重信重情!

管彦把贾诩扶到一旁坐下,施以安抚。

方才还是剑拔弩张的二人,此时却像多年老友相见一般,依辅诉情。

贾诩紧紧地抓着管彦的手臂,满眼期待道:“今日上苍开眼,寻得家主,如蒙不弃,愿效犬马之劳,以全先祖遗愿!”

那太好啦!管彦大喜,虽然贾诩尚未发迹,名声未扬天下,但是后世而来的管彦是深知贾诩的厉害,贾诩后世评价: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善交际,亦深晓乱世自保之术。若非在历史上他辅佐的李傕、张绣、曹操、曹丕都有诟病,形象上不是十分正面,否则贾诩应该也是个名流千古的人物。

如今贾诩主动相投,管彦怎会不兴奋,当下击掌道喜道:“文和之名,吾早已闻之,只是无缘相见,今彦依先祖之荫庇,得先生相佐,莫说主仆之言,彦愿以高士之礼以求先生贤才也!”

面子也给足了,管彦这处世方式让贾诩颇为满意,贾诩听到管彦说辞,不禁点头赞许道:“主公有此贤德,难怪能有今成就!”

管彦苦笑一声:“文和休要取笑于我,天下九州,吾独有司隶而已,任重道远也!”

跟贾诩,管彦也没有说什么忠君大义的话语,他知道贾诩不是一个满口忠义礼节的人,对其坦白地说明自己的野心,说不定反而能跟贾诩更加推心置腹。

果不其然,贾诩听完管彦的话语,眼中的阴睨之色恢复了:“主公,诩虽身在西北,却对天下之势了然于胸,今豪强四起,汉地崩裂,主公居天下之中,携朝堂之威,威震天下!其势已成,主公今欲何为?”

来了来了,谋士的套路又来了,管彦摇摇头:“茫茫无期,望文和教我!”

管彦到了今天这个位置,确实茫然不知所措,戏志才、沮授、陈登善短谋,不善长略,周瑜挺有潜质,但是毕竟年龄过小;自管彦高居骠骑将军后,多是疲于应付,却没有一个长远规划去指引他怎么去做。

贾诩思索片刻,忽然抬眼看向管彦:“主公,张燕的黑山军是否暗投主公而假遁于太行?”

管彦眨巴了下眼睛:自己的得意之举想不到被这么多人看出来了,赵云看出来了,沮授看出来,就连一直居于西北武威的贾诩都能猜到,哎~管彦心中一声暗叹老实回道:“然也!”接着,把自己和并州牧丁跃的关系也告知了贾诩。

“诩试为主公谋之!”贾诩点点头,双手披与身后,踱步沉声道:“诩以为,主公当趁中原纷乱之时,挑袁绍、公孙瓒相攻,再起雷霆之势,夺取冀、青、幽三州,席卷河北之地;再拥河北百万之众挥师南下,先灭曹操,余之吕布、刘备之流,不可抗也,尽得中原之地,可为天下之基;荆州刘表不见事变,多疑无决,可先夺之,荆襄东出可夷江东,西出可除刘璋,届时,天下可定矣!”

贾诩寥寥数语,便把管彦九州一统的方案给规划出来了,且闻之可信、可行!不过管彦发现这规划中一处遗漏,忙问道:“文和,那西北之地如何处之?”

贾诩微微一笑:“李傕、郭汜势利之徒,边鄙之人,习于夷风,张济、张绣性直憨厚、无甚大才,奈何张公待我甚厚,言听计从,吾本欲厚报之,此次诩本意确是引张济归降主公,得主公助力后先统西北,后观其变而处之。”

管彦明白了,原来这次贾诩代表张济来投,算是真降,也算是假降:若是管彦一统大业顺利,那张济便是真降;若是管彦步伐受阻,甚至是有所危难的话,张济便有可能立刻反扑,取而代之。贾诩倒是好算计,这是阳谋,就算管彦知道张济投降其中有诈,但是酒目前形势来讲,接受张济的投降并给予资助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贾诩说道一半停顿了下,接着又向管彦说道:“今日既重回管氏门下,诩当力使西北平定并保主公无后顾之忧也!”

管彦长嘘一口气:“幸得文和今日为我谋划,张济那边,我自当援之粮草,文和何不留于洛阳,时时教之,彦方心安耳!”

贾诩摇摇头:“主公,若能侍于左右,亦是诩所愿也,然张济势微,若无诩在,必为李傕、郭汜所破,届时西北贼势逾大,反为主公之忧也!”贾诩伸出手,竖起三根手指:“三年内,诩定为主公平复西北之地,再供主公驱使!”

管彦明白,贾诩说的也在理,以张济之才确不是李傕、郭汜对手,只是贾诩这种奇才在手,却两三年不能用,这着实让管彦感到可惜:“好,三年便三年,文和,晚上吾欲设宴,一为汝接风,二为引荐我帐下诸人与文和熟识,你看可否?”

贾诩直接回道:“万不可如此,其一,诩需连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二节:贾诩长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