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一品奇才>82.第82章 走进非洲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志愿参加赴多尼亚维和医疗队,我宣誓!永远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遵守《联合国宪章》,不辱使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我军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

鲜红的八一军旗下,数十名身着迷彩服,头戴蓝色贝雷帽的维和医疗队员整齐的举起右臂,抑扬顿挫的声浪令整个会场充满肃穆和庄严。

华南军区赴多尼亚维和医疗队出征誓师大会在训练营会堂隆重进行。

张生也在宣誓的行列中,思及即将出征异域,他同样心潮起伏,感慨不已。

在一系列授旗、省市双拥办赠送慰问金、慰问品等仪式后,医疗队员们分乘两辆大巴驶往省城国际机场,在那里,他们将会乘坐专机抵达坦尼克首都,然后,再转乘联合国小飞机飞赴多尼亚任务区。

在非盟中,局势稳定且国力日趋强大的坦尼克王国已经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在非洲各种维和行动中,坦尼克王国也往往承担着中枢周转等任务。

大巴车上,张生和夏静坐在了一起。这段时间相处,两人俨然成了好朋友,在餐厅用餐在课堂听课都是坐在一起,甚至去防疫中心接种疫苗时都排队在一起。

范文全看来也绝了念想,这段时间都没和夏静搭讪。

大巴行驶的甚是平稳,队员们大多看着窗外沉默不语,从今天开始之后的八九个月时间,他们就要生活在万里之外的异域,此时望着故乡的土地风景,心里,都充满着眷恋。

“你紧张不?”夏静突然小声问张生。

张生摇摇头,说:“紧张谈不上吧,实际上你没听前辈们介绍经验说吗?出去维和,有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兴奋期,然后是抑郁期,最后是浮躁期,我看,倒是后面两个阶段难熬。”

夏静轻轻点头,说:“是啊。”顿了一下,说:“到了多尼亚,咱们不在一个任务区是吧?”

张生说:“嗯,我去针灸中心,在首都市区的第三公立医院,你们要去难民区,更危险,你要注意安全。”

夏静默默点头。

……

搭载着维和医疗队的专机经过近二十个小时的飞行,抵达了坦尼克首都坦布尔,这里是非洲东海岸的旅游胜地,其海滩有黄金海滩的美誉,整座城市高楼林立,甚为繁华,各色人种摩肩擦踵,几乎会令人忘记这里是非洲。

来到这里,张生倒想起了陆小姐,她就是这个王国未来的女王陛下,陆家的强盛,影响直布海外,由此可见一斑。

在坦布尔稍事休息后,医疗队搭乘联合国的小飞机飞往多尼亚的首都多尼亚哥。

抵达多尼亚哥时已经是晚上,中国驻多尼亚哥大使馆设宴为医疗队洗尘并安顿医疗队在多尼亚哥的一家酒店休息了一晚后,第二天,张生就和整个医疗队分道扬镳。

张生一个人,被派往了多尼亚哥国家第三公立医院针灸中心,维和医疗队则会前去距离首都一百多公里的营地,那里距离中方企业开发的矿山很近,更靠近两个难民营,属于中国维和步兵营独立完成维和任务的任务区,医疗队将会在那里搭建起一座相当于二级医院的野战医院,除了为中方维和人员、企业员工服务,还要承担起对部分难民的诊疗任务。

使馆一位工作人员开车送的张生,同时张生拿到了医疗队分发的财产,手机、衣物、工具、多尼亚法郎等等,此外,还分到了包括两箱矿泉水在内的部分生活用品,在多尼亚,因为寄生虫泛滥的缘故,生水是绝对不能饮用的,加之天气炎热,援外人员消耗最多的就是矿泉水,张生分到的这两箱四十八瓶矿泉水,是他一个星期的量。

不过整个医疗队只有他一个人留在多尼亚哥市区,是以以后生活用品分配他会从大使馆直接领取,账目上,医疗队会和大使馆结算清楚。

大使很关心张生一个人在针灸中心的工作,特意问了问张生的法语程度,交谈之下,觉得张生完全可以应付同本地人的日常交流,他这才放心,毕竟为了张生一个人派遣翻译的话,不管是由使馆负责还是要多尼亚一方承担,好像都有点不妥。

第三公立医院距离使馆很远,一路上,张生也得以对多尼亚哥的全貌有了初步印象。

多尼亚是种族混居国家,黑人、混血人种为主体,白人和阿拉伯人其次,两千多万人口的多尼亚是联合国评定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多尼亚哥作为多尼亚最大的城市,由其也可见这国家之一斑。

这是个很独特的城市,和国内所有城市完全不同,市区有高楼林立的商业区,但更多的,是铁皮屋和茅草屋组成的贫民窟,而在商业区周边,那些充满欧洲异国情调的小别墅,又显示着这个国家巨大的贫富差距,据说,在多尼亚,百分之一的人口掌握着国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资源,这对于极为贫穷的国家来说,是相当可怕的。

根据联合国去年公布的数字,多尼亚将近百分之七十的人口为文盲,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人口处于贫苦线以下,每天的生活费用甚至不足1美元,随着其内战的爆发,这个数字可能会更为恶化。

“张医生,在这里尽量不要外出,更别自己开车,注意安全。”开车的小李向前面努了努嘴。

张生也注意到了,狭窄拥挤的马路上,各种破旧奇怪的汽车、摩托车、改装车、三轮车毫无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横冲直撞,步行的各种肤色的


状态提示:82.第82章 走进非洲--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