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1908远东狂人>第355章 托孤
倒,但是实际上却是主持军事会议时昏倒的,前不久豫南惨败,家父精神就很是压抑了,昨天从前线传来战报,联合阵线正厉兵秣马,有大举北进的企图,而且潼关失守,第九师的一个旅长也豫北宣布单方面与南军停战,这些噩耗接连而至,便是连壮年人也未必经受得住,何况家父已是迟暮之年,这急火攻心之下,就昏了过去,这一昏就是一夜,英国、法国大夫都说应该通过手术将头骨切开,这样才能救治,但是他们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结果没人肯担这个责任,这么一拖就拖到天明,家父自己醒了,他也不信西医,坚持要由中医救治,如此一来,旁人就不敢说话了。”

袁克文边说边叹,说到后来,竟是哽咽起来。

“现由谁主持军事?”严修问道。

“家父以指为笔,任命张闰农(张孝准)为京畿守备司令,段芝泉(段祺瑞)为京畿守备副司令,现北方军事就由两人共同负责,不过,张闰农指挥不动北洋军,实际上还是段芝泉说了算。”

“严某于军事、政治一窍不通,却不知段芝泉让我去总统府所为何事?他派过去的副官也是一问三不知,只给了我一张通行路条。”严修又问。

“其实,是家父请严世叔去总统府相见,有要事相托。”

袁克文欲言又止,看了严修一眼,说道:“到了总统府,严世叔就明白了。”

由于宵禁,街上没什么人,这马车走得很快,几分钟后就到了总统府,严修与袁克文下了马车,又换乘一辆轻便敞篷马车进了戒备森严的总统府,赶到袁世凯居住的居仁堂东厢。

屋里气氛凝重而压抑,除了几位总统府的工作人员之外,场的人基本上都是袁世凯的家眷,他的几位小妾陪侍病榻边,儿女也都场,长子袁克定以下,都是眼角挂泪,不过,即使是那些未成年的袁世凯儿女也没敢哭出声,显然是得到了告诫,这种时候,袁世凯确实不能再受刺激了。

袁克文领着严修走到袁世凯的病榻前,俯首过去,袁世凯耳边小声说道:“父亲,严世叔过来了。”

袁世凯的双眼本来是闭着,听到袁克文的话,缓缓睁开眼,吃力的抬起手,指了指站旁边的袁克定,嘴角翕动,但是说不出话。

袁克定擦了擦眼泪,走到书桌边,拿起桌上的几张信笺,走回严修身边,将这几张信笺交给了严修。

“严世叔,这是家父刚才以指为笔写的,指名交与严世叔,请严世叔过目。”

严修接过信笺,见那上头的字写得非常凌乱,也看不出是袁世凯的笔迹,不过现这种情况之下,袁世凯能够用手指写出这样的字已是非常不易了。

仔细看了几遍,严修已明白过来,袁世凯写的这些字实际上是一封托孤信。

按照袁世凯的意思,他希望严修带着他的那些未成年的儿女出国留学,用这种方法远离现的这个政治旋涡,保全袁氏一族。

显然,袁世凯的神智确实是清醒的,他明白,如果他就此一病不起的话,这个北洋的局面是谁都无法撑起来的,如果北洋就此一蹶不振,那么他的家眷也就会失去保护,现,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托孤,将儿女托付给一位值得信赖的人,这个人不能是政治人物,不能是北洋健将,所以,他选中了严修。

严修祖籍浙江,但是却世居天津,此人进士出身,做过翰林院编修,后任贵州学政,曾去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被袁世凯保举为学部侍郎,这个人的身份比较特殊,外人看来,严修是袁世凯的人,与袁世凯关系密切,应该算是北洋中人,但是袁世凯却明白,严修这个人有自己的立场和主张,绝不是那种可以用金钱、官位收买的政治人物,严修有自己的理想,这个理想就是“教育救国”,对于这样一个人,袁世凯很放心,尤其当共和成立之后,严修婉辞谢绝担任政府高官之后,袁世凯对这个人有了的认识。

严修与袁世凯结识得较早,当年曾同李鸿章幕下效力,李鸿章病死之后,列强的支持下袁世凯接掌北洋,那年袁克文才十一岁,袁世凯曾为袁克文向严修提亲,打算让袁克文迎娶严修的女儿,两家结为亲家,这种举动满清官场很是常见,这也可以看作是袁世凯提携严修的举动,但是严修却婉辞谢绝,这件事不仅没让袁世凯生气,反而使他对严修的为人有了深的认识,也正因此,袁世凯从来不把严修当成是属下、同僚看待,甚至不将他看成是通常意义上的“心腹”、“亲信”,而是将他当作自己的知交好友,可托身后事的知交好友。

对于政治人物来讲,这种知交好友可是凤毛麟角。

严修与袁世凯交往多年,知根知底,哪能不知道袁世凯的心思?此时看了那封托孤信,这心里也是颇感忧伤,于是走到病榻前,拉着袁世凯的手,缓缓说道:“袁公,我明白你的心思。请袁公放心,我马上就去联系留学事宜。”

袁世凯嘴角翕动,艰难的哼了哼,眼睛向袁克定望了过去。

袁克定走到严修身边,小声说道:“严世叔,家父的意思是,若您答应了,便先将克瑞、克权、克桓、克齐带回严府,我已命人为他们收拾了行装,刚才已将他们送上马车,他们马上就可以跟您走。这是他们的留学费用,衣食住行都其中,由您掌握着。”

说着,将一张汇票交给严修,数额相当惊人,这绝不仅仅只是留学经费。

严修望了袁


状态提示:第355章 托孤--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