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轻巧!旗人背后站着日本!日本背后站着英国!英国对于贵军总司令的亲德立场非常不满,如果贵军现就进攻京津,只会将英国逼到日本一边!”
张孝准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他不像蓝天蔚,只去过日本,他也去过德国,和蒋方震德国、法国考察过军事,对于欧洲的局势有清醒的认识,对于英国和德国的矛盾也看得比较透彻。
“秀豪,你现是前敌总指挥,手里有实权,能否下令前线停战?”宋教仁问道。
“不,不!我没有权力下令停战。”
蓝天蔚急忙摇头,心里也是吃惊,看起来,这两个人是不能再留他身边了,不如把这两个烫手山芋扔给总司令吧,总司令文武兼备,对付他们应该比蓝总指挥高明。
“两位,你们也别呆这里了,这里是前线,说不好什么时候北洋军的反击就过来了。正好,中午总司令要到前线视察,你们赶紧带着随从南下,现就去正定火车站等着,等总司令过来,你们直接跟他说,我啊,只管打仗的事,不管议和的事。”
“也好,既然你不管事,我们还是去找赵振华。”
宋教仁倒也干脆,拉了张孝准就走,两人也没带几个随从,为了保护他们安全,蓝天蔚不得不另外派了骑兵排,护送他们南下正定。
这一路南下途中,宋教仁与张孝准看见了不少北上的联合阵线部队,军容士气都让他们很是惊讶,而那嘹亮的军歌也让两人耳目一。
“衣衫破,饭碗空,泱泱华夏遍地穷。为何穷?贪官污吏狠,土豪劣绅凶,残酷压榨我民众!……刀枪举,战旗红,讨伐凶顽意气雄!睁眼看,革命军威壮,国民斗志昂,不灭凶顽誓不还。……”
“这是上次讨逆战争时的《讨逆歌》,现似乎是改了改歌词。”
宋教仁对这首军歌倒是并不陌生,只不过现的他实提不起兴趣欣赏了,他很清楚,赵北此次“顺应军心”继续北伐,表面看是为了维护国会、维护宪法,可是实际上却是去北京夺权的,把权力从袁世凯、徐世昌的手中夺到自己手中,如果得逞的话,那么,宋教仁和他的国会就要成为橡皮图章了,虽然赵北是个革命者,可是,翻翻世界历史,这革命者出身的军事强人是比比皆是,权力,好还是用法律制约起来比较好。
而这,也是宋教仁同意与张孝准一同赶到南方前线为北洋做说客的主要原因,为了快南下,他甚至坐上了一辆两轮马车,这一路颠簸,让他很吃了些苦头。
不过这些苦头是值得吃的,因为就南下之前,徐世昌亲口答应过宋教仁,如果就此停战的话,北洋将完全尊重国会,内阁成员的名单也由国会完全做主,这实际上是承认了宋教仁等人长久以来一直苦苦追寻的那个“政党责任内阁制”,这个交换条件足以让宋教仁冒险到前线去。
如果错过这个机会,那么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了,只有北洋集团和赵总司令的军事夹缝中寻求平衡,这才是国会现的生存之道,宋教仁希望能以此形成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北洋一方,赵北一方,国会一方,其中任何两方加起来,就能制约另一方,而这,正是联合阵线里的那帮宪政派议员们的如意算盘。
但是如果赵北指挥军队占领了北京,那么,这中枢权力实际上就由北洋转移到了总司令手里,那就是总司令一家独大了,国会奈何不了他,如果他想做“中国的拿破仑”,没有人可以制约他。
于是,宋教仁不辞辛苦,跟着张孝准到了正定前线,他们原本打算沿着京汉铁路乘联合阵线的军用火车南下河南拜会赵北,但是却惊讶的得知赵北要到正定前线视察,这倒让两人稍微兴奋了一下。
宋教人坐马车里,思考着如何说服赵北“见好就收”,张孝准却将心思放到了那些革命军的队伍里去了。
北洋呆了差不多半年时间,张孝准虽然没有融入北洋这个集团,但是对于北洋军却有了深的认识,他对北洋军已完全失去了信心,他知道,依靠那样一支部队,是无法拯救这个衰微的国家的,他一度因此而意志消沉,直到他这里看见了这些联合阵线的部队。
“这才是这个国家的希望所啊。”
望着那些从身边经过的革命军官兵,听着他们那嘹亮的军歌,张孝准心里长叹一声,对于自己当初留北洋军效力的选择加后悔起来,向那名负责保护他们的骑兵排长打听,这才得知,蒋方震仍武汉负责后勤,无法与他见面,不由是落寞。
前线离正定火车站只有二十多里地,不多时,宋教仁和张孝准就赶到了正定火车站,一名副官将他们安置候车室里,等候总司令的到来。
这一等就是两个多小时,到了下午一点,赵北才姗姗来迟,坐着一列运送军火辎重的火车赶到了正定,宋教仁和张孝准急忙赶去站台相迎,等赵北带着随从们下了火车,他们两人惊讶的发现,跟着总司令一起赶到正定前线的,竟然还有一群金发碧眼的洋人,而且从那口音来看,他们清一色都是德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