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同盟条约的签定,无疑巴尔干这个“欧洲火药桶”上插上了一根导火线,使得巴尔干地区愈发显得动荡起来,欧洲各强国的政客和外交官们不得不加紧斡旋,以避免一场可能导致欧洲冲突的巴尔干战争。
但是欧洲强国外交官们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因为就前几天,从巴尔干的那些宫廷里传出消息,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又签署了一项的军事协定,而与此同时,巴尔干地区的另外两个小国希腊和黑山也正与保加利亚进行着迫不及待的磋商这一切表明,一场针对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战争正紧锣密鼓的策划,为了击败奥斯曼帝国,巴尔干地区即将出现一个“巴尔干同盟”。
如果认为“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只是他们之间的事情,那就大错特错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加入“巴尔干同盟”的那四个巴尔干国家都属于外交上的骑墙派,是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都极力拉拢的对象,对这四个国家的态度很可能将终决定将来的欧洲大战爆发的时候谁将拥有多的盟友。
所以,近这几天里,欧洲各强国的外交官们都开始了忙碌,作为对欧洲乃至世界秩序都有直接影响的强国,英国和德国都向驻华公使发出了措辞严厉的训令,命令驻华外交官们务必巴尔干局势明朗之前解决中国与日本之间的问题。
英国公使接到的训令是:“无论如何都必须快平息事态,维持远东稳定,不到后关头,绝不轻言战争。”
德国公使接到的训令是:“务必利用东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强中国人尤其是那位总统先生的好感,以便为德意志的全球战略服务,必要时,可以给中国人强有力的外交与资金支持,如果阁下认为有必要的话,东北亚地区可以爆发一场地区性武装冲突,以便转移俄国注意力。”
明白了两位公使先生的使命,那么也就不难理解这一号办公室里刚才的诡异气氛了,因为英国政府的政策是避免战争,而德国政府的政策却是不反对战争,这是针锋相对,这虽然不符合欧洲利益,但是却符合赵北的利益。
虽然现不是与日本开战的好时机,但是作为一个历史的穿越者,赵北心里非常清楚现的世界局势,他之所以对日交涉中不断的做出强硬姿态,就是看到了欧洲的微妙局面,他相信,只要架势做足,并谨慎的对待局势的发展,那么,或许可以通过英国政府继续向日本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其交涉中做出重大让步,以此增加总统的威望,并进一步借此加强对中枢权力的控制,完成他的下一步战略。
退一步讲,即使这次外交冒险没有取得成功,并进而导致了中日战争的爆发,赵北也不会退缩,因为他已明白德国政府的远东战略是什么,一旦战争真的爆发,德国的支持将是强有力的,但是这只是一个次要因素,重要的因素是,赵北坚信,他的身后站着国民,四万万正觉醒的国民,这才是他看重的资本。
有四万万人的支持,这信心就是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