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大汉帝国>第四卷 第三十五章 千年鼎革

第三十五章千年鼎革

赵过激动异常,跟着周阳来到破虏侯府。一进入府,周阳翻身下马,把缰绳递给兵士,侧身相邀道:“请!”

“大帅,请!大帅,请!”赵过打量着破虏侯府,好气派。他这个给庄青翟轰出大司农的人,竟然有幸进入周阳的侯府,他真有点云里雾里,飘飘然的感觉。

周阳把赵过请到书房,叫人送上茶水,请他坐下。两人跪坐,周阳直接道:“废耒耜,行牛耕,这事就不用说了,说说你那代田法。”

汉朝农业用耒耜,就相当于现代社会用铁锹种地一般,效率非常低。周阳在在张不疑家亲眼见过,早就有心要废除耒耜,推广牛耕技术。只是,周阳军务缠身,哪有时间与精力去做,要不然,早就推动起来了。

赵过有些意外,不解的打量着周阳。

周阳笑着解释道:“我不是庄青翟,只要不是眼睛瞎了,都知道牛耕比耒耜更好。一人一牛顶十人之效,这是很低的估计,应该更多。”

这话说到赵过心里去了,赵过大是欢喜,把周阳引为知己,心中大是赞扬,声调有些高:“大帅英明!可是,这牛耕之术,在下不得言。在下的牛耕之术,不单单是犁地。在下的所制耕具,既能犁地,又能播种。”

“你没说大话吧?”既能犁地,又能播种的耕具,现代社会才会,汉朝怎么可能有呢?周阳的历史不够好,对农业史更不了解,根本就不信汉朝竟然有播种机。

“在下岂敢以大言相欺!”赵过信心十足,一边说一边比划,画出了一种很奇特的耕具。

周阳不看则已,一看就傻眼了,眼珠都快砸在案面上了。

赵过画的那是播种机!真正的播种机!

汉朝就把播种机弄出来了,尽管周阳相信我们的祖先的智慧很了得,也是没有想到竟是如此了得,要不是亲眼见到赵过画出图形,还真不相信这是真的。

中国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播种机就是眼前的赵过发明的。

这在人类农业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下这耕具叫耧车,两牛三人,一天可种百亩。”在周阳的惊讶中,赵过开始给周阳解释起来。

汉朝的亩制小,沿袭秦朝百步为亩的旧制,称为小亩。就是这样,一天种一百亩,仍是了不得的事情了。

“好好好!”周阳终于回过神来了,暗自庆幸,今天真是走运,把赵过请到府上,要不然,错失此等人才,那是后悔终生的事情。

“谢大帅夸奖。”赵过谢一声,接着讲解:“耧车有耧架、耧斗、耧铲、耧腿四部分。把种子放到耧斗里,套上牛,就可以边犁地,边播种,十分方便。”

据历史学家测算,赵过发明的耧车,播种效率是欧洲同类耕具的十倍以上。中国农业之先进,让西方世界瞠目,他们骑着快马也是追不上。

听着他的解说,周阳不住点头,赞不绝口。

赵过眉头一皱道:“这是很方便,可是也有不足。要用三个人,两头牛。一户农家,一般一头牛,数口人,养三两头耕牛的人户不多,这就使得使用不太方便。若是能造出一人一牛使用的耧车,那就更方便了。”

赵过所车的耧车,是他早期的发明,比起耒耜,效率高得太多。可是,仍是有不方便,他总结了经验教训之后,进行改进,最后发明了一种三脚耧车,一人一牛便能日种一顷,效率又提高了很多。

一听这话,周阳灵光一闪,很是惊喜的道:“我倒是有点想法,这么来改,你看怎么样?”

一边说,一边比划,赵过听得双眼放光,一双明亮的眼睛好象九天之上的烈日,重重在大腿上一拍道:“有了!成了!成了!”

两人一通讨论,一人一牛的耧车就定型了。

周阳叫人送来笔墨绢帛,赵过提笔在手,在绢帛上画起来,一个影响深远的耕具就这样诞生了。

这种机械一出现,汉朝农业的效率会增加十倍,甚至是十数倍之多。那就意味着,汉朝的粮食会更加丰富,离人吃不完,用来养家畜的规划更进一步,可以这样说,完全可以大规模推广养家畜。

一旦百姓大量养殖家畜,百姓就有肉吃,身体就会更好,整个汉朝的国民素质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这是一件大事!

周阳把这想法一说,没想到,赵过也有这种想法,两人更是相对大笑,惺惺相惜。

接下来,赵过给周阳解释他的代田法。所谓代田法,就是把土地分为几部分,一般是分成三部分。一部分用来种庄稼,另两部分养草,积蓄地力。到了要种庄稼时,再把草烧掉,就有了肥份,庄稼就会更好。

在当时,百姓不养家畜,农家肥几乎没有。化学肥料就更别提了,想都别想的事情。这肥份就成了制约农业的关键因素,只能靠烧草来完成。

赵过一通解说,周阳不得不得赞叹,赵过真有奇思妙想。用现代的观点来看,赵过的想法很落后,很原始,却是符合汉朝当时的情况。

若是牛耕技术推广开,使用铁农具,粮食产量增加,鼓励百姓养家畜,积农家肥,那么,肥份就解决了,粮食产量就更高。有了更多的粮食,就有了更多的家畜,百姓吃肉更加不是问题。

这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周阳一说,赵过信心百倍,振奋异常,一定要推广新的耕作技术,鼓励百姓养家畜。

最后,周阳提起了曲辕犁。对曲辕


状态提示:第四卷 第三十五章 千年鼎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