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大汉帝国>第四卷 第五十九章 千古秘事

第五十九章千古秘事

张辟强,张良的次子,十五岁在宫中为侍中。时值惠帝驾崩,吕太后哭而不哀,弄得陈平一头雾水,不解其意。正是张辟强为陈平剖析了吕后所想,才有陈平奏请吕后分封吕氏为王之事,保住了陈平、周勃这些重臣,为后来诛灭诸吕,安定刘氏保存了力量。

若无张辟强之计,说不定陈平、周勃之辈和吕后硬拧着,很可能被吕太后诛杀。要是没有了这些柱石之臣,谁来安定刘氏?

张辟强只出了一计,就不见了踪影,几乎为人遗忘。可是,景帝作为皇帝,哪会忘记此人,一听青衣人之言,哪能不惊讶的。

“先生,当年究竟发生了何事?”景帝强忍着惊讶问道。

“皇上是知道的,在战国大乱之世,有两派是天下显学,执天下学派之牛角!”青衣人没有回答,而是说起了历史:“当时,天下大乱,列国纷争,黎民苦战国,苦不堪言。有识之士,处心积虑,要找到一条平息天下纷争的道路。敝派祖师主张兼爱、非攻,要天下诸侯和睦共处。为此,敝派祖师,广招弟子,不仅教会他们读书识字,还教会他们以天下为公,平息纷争。这些弟子为平息天下,四处奔走,获得政侠之美名。政侠一出,轰轰烈烈,四方云动,就是列国诸侯都得侧目。”

这些历史,对于别人来说是秘辛,对于景帝来说,早就知道了,微微颔首。

“商鞅在秦国变法,废井田,分田地给百姓,这是很适宜的作法。可是,这与敝派祖师的主张不符,政侠出动,差点把商鞅给杀了。几经周折,商鞅与敝派言和,获得敝派支持,这才在秦国顺利推行变法,商君之法大行,秦国变强,最后才一统天下。”青衣人接着讲:“与敝派齐名的是另一派。这一派,其祖师没提什么主张,只是埋头培养弟子,研究学问。”

“其弟子皆是天下奇才,纵横天下,无人是其敌人,这才有法家、纵横家。”景帝接过话头道:“那派的祖师是千年难得一现的奇才,天下之学,无一不会,无一不精,只可惜身逢大乱之世,没有入世,只是一心培养弟子。甚是可惜,可惜!”

“虽是可惜,却更加证明其宏阔远谋!”青衣人微一点头,对那一派的祖师不惜溢美之词:“若无他的悉心教导,岂有那么多的才俊之士纵横天下?岂有今日之大一统之局?与之相比,敝派祖师的兼爱、非攻之说,差得远了!”

“先生如此评说贵派祖师,不怕贵派祖师泉下有知,不悦于先生?”景帝大是意外。

“呵呵!这是敝派祖师晚年的自评,非在下之言!”青衣人接着道:“到敝派祖师晚年之时,那一派弟子,纵横天下,天下大势虽然仍是不明朗,却也比当初好了许多,敝派祖师自叹不及。”

“祖师好胸怀!”景帝赞一句。花了一辈子心血,到头来,却发现不如别人,那是何等的惋惜。要承认不如别人,更需要宽广的胸广。

“谢皇上赞誉!”青衣人谢一句,接着道:“从此以后,政侠之名虽存,却已不再干预天下大事,几乎是放手任由那一派弟子纵横天下了。敝派只是留存了万古堂,为千古名士保留一块容身之地。”

“若说这点,贵派可是胜过那一派了。商鞅,白起,无一不是在贵派终老。”景帝笑道。

“皇上过奖了。即使没有敝派,那一派也有自全之术。”青衣人微一摇头,不赞成景帝的说法。

“先生说了这么多,和张辟强有何干系?”景帝眉头一皱,有些不解。

“呵呵!”青衣人发出一阵畅笑声,笑而不语。

“先生是说,张辟强是那一派的传人?”景帝的眼睛猛的瞪大了,很是难以置信。

“不错!张辟强正是那派的当世传人!”青衣人点头。

“不是说,自从那派祖师谢世之后,不再有传人吗?怎么还有传人?”景帝很是惊奇,虎目中精光四射。

在战国大乱之世,执天下学派牛耳的两派,不是儒家,也不是法家,更不是纵横家。青衣人这一派,日渐没落。独有那一派却是如日中天,经久不衰,出自那一派的绝世天才很多,他们纵横天下,而无对手。

从这一派分化出了不少学派,法家、纵横家是最有名的两派。这两派的代表人物商鞅、张仪、苏秦,更是搅得战国风云突变。

而法家一派,汉朝在使用,虽然汉朝推行的是“无为而治”。

那一派的祖师,是一座巍峨的大山,让人景仰,让人钦佩。一提起他,就是贵为至尊的景帝也是忍不住惊讶不置。

“前辈学究天人,法家、纵横家、兵家之学,无一不会,无一不精。更是精通星相之学,洞晓天机,岂能无传人?”青衣人摇摇头道:“如此之事,在下也是这几年方才知晓。其传人与其祖师一样,不入世,云游四海,培养人才。”

“不乏祖师遗风!”景帝赞赏一句:“张辟强一言定邦之才,却不入世,甚是可惜。先帝有贾谊,朕有先生,若再有张辟强,岂不美哉?”

“谢皇上夸奖,在下愧不敢当!”青衣人微微摇头:“张辟强虽然出世,却为大汉奔走,培养了不少人才。”

“哦!”景帝是个明君,爱才之心甚浓,兴趣大起,问道:“都有些什么人才?”

“皇上,这些人才,如今不就在朝中吗?”青衣人的话很有震憾力。

“在朝中?”景帝的眉头一挑,很是惊讶。<


状态提示:第四卷 第五十九章 千古秘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