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少年之烽火岁月>第745章 三管齐下

独立旅从昌都出发以后整整走了一天,参谋长带人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完全实现了机械化行军的部队只走出了二百几十公里,也就是说,在高原地区汽车的行驶速度只有区区的二十多公里,简直就和蜗牛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这已经很不错了,李勇最为关心的坦克和重炮都顺利通过,没有发生一起翻车和翻炮的事故,也没有人员伤亡。

这还是小成和周大兴带着先头部队在前面开路的结果,没有工兵连的努力,这样的速度也达不到,李勇和王成德有心理准备,工兵们的体力和器材消耗会越来越大,后期的速度可能还要慢一些。

旅长李勇关心的还不只是这些行军上的问题,晚上宿营的部队一片欢腾,帐篷连绵成片,战士们吃喝笑闹,可是李勇的脸上却挂上了一丝丝的忧虑,独立旅的两位主官在一起悄悄的商量问题:

“想了一点,但还不够成熟,你给我补充补充。“李勇把自己的一点想法说了出来。

“我刚刚去了一次辎重营,把孙全厚跟何翠花还有老扬叫到一起开了个小会,根据他们几个的估计,我们旅的粮食和物资支持两三个月没有问题,两三个月以后就要看我们那个时候的表现了。”

出发的前几天李勇特意跟后勤部门关照过,那怕是少带些弹药,也一定要把部队必须的生活用品带足,越多越好,有什么就带上什么,没有就用钱去买,花多少钱都无所谓。

做为一旅之长的李勇,他宁可少带弹药也要多装一些生活物资,可见李大旅长对后勤重视到了什么程度,要知道,独立旅是战斗部队,等待他们的有许多未知的凶险。进藏也不是旅游。

李勇这样做是有把握的,藏军的全部兵力也不过是十几个代本和一些临时组建的民兵,这些力量在昌都已经大部分被全歼,拉萨地区还能剩下的也就是几个战斗力不怎么样的代本团。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是区区数千之众,独立旅完全有能力把他们压制或者消灭。

当旅长有一段时间了,李勇有一个好习惯,每一次战斗或者战役结束以后都要认真的做总结,总结战斗中的得与失。看是否能找出更好的办法,每做完一次总结,李勇都对战略和战术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也就更加佩服毛主席的战略方针了,那就是,不与敌人争夺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昌都战役又是依据这样的理论打赢的。

战役发起前,上级并没有下命令一定要夺取昌都,而是要派一支偏师从大西北绕过来把藏军的后路堵住。待穿插部队达到了预定地域以后再发起攻击,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把藏军派住在昌都一带的力量全部消灭,不让一兵一卒逃回拉萨,攻击昌都不过是顺手牵羊之举,上级的真实目的还是拉萨。

结果显示,野战军和西南军区的决策很正确,解放军在金沙江一线将藏军主力全歼,昌都成了不设防的城市,远在一千多公里以外的拉萨也无兵可调。

昌都战役的胜利给独立旅进驻拉萨等大藏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条件。李勇才有信心让部队宁可少带弹药也要多带粮食的举动。

可就是这样,按孙全厚与何翠花的估计,部队到达拉萨以后也只能坚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毫无疑问,上级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对独立旅等进藏部队进行补给。可现实的问题是,就算是上级想尽了一切办法,补给也不可能按时到位,所以,独立旅还是要依靠自己多想办法,这也是几年来总结出来的经验。在贫瘠的大西北,如果一切都依靠上级,那么这支部队一定会穷的连窝头都吃不上。

政委王成德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虽然上级没有明确决定独立旅在藏区驻防多长时间,可就目前的态势来看,时间短不了,西藏不比内地,部队的互相调防会非常麻烦和困难,也会给后勤带来巨大压力,有现成的部队不使用而去调防其他的部队?上级不会那么傻,所以,独立旅一定要立足长时间在西藏驻扎和训练,要有思想准备。

一切又绕了回来,说一千道一万,粮食才是所有问题的根本和核心,有粮方能聚兵,老祖宗的道理又一次得到了验证。

“我想了一段时间,靠等和要不是办法,这也不是咱们旅的风格,上级有补给更好,没有补给我们也要坚持下去,我们旅的粮食还能支持二到三个月时间,在这期间上级也会给我们调拨一部分的物资,到达目的地以后咱们再想办法筹集一部分,只要我们的办法和措施到位,熬过漫长的寒冬是一定把握的。”

王成德:“你是说我们要三管齐下,一方面等待上级补给,一方面自己筹措,加上我们本来就有的储备,坚持到来年开春?”

李勇拍了拍王成德的肩膀,用很少有的谨慎口气回答道:“就是这么个意思,这很有可能是我们旅建立以来最为严酷的后勤危机,能不能筹集到足够的粮食就要看我们在拉萨地区如何开展工作了。”

其实李勇心里还有别的想法没有跟王成德说出来,在当地筹集粮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进藏的部队不光是一个独立旅,后面还有十八军的大部队,十八军的后勤系统更是和独立旅没法比,他们更需要粮食,拉萨地区根本就供养不起这么多的部队,独立旅如果把这一地区的粮食都筹集光了,十八军的主力怎么办?如果大部队闹起了粮荒,那将会


状态提示:第745章 三管齐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