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络游戏>唐朝那些事儿>第102章【大周帝国】
的坏名声,所以两个人就这么耗起来了。

到了南吴天祚三年(937年),李昪已经49岁了,自己觉得年事已高,生怕自己当不上皇帝就死了,只好派人去广陵暗示杨溥将皇位让给自己。杨溥听完立刻同意,马上派人去金陵传旨要将皇位让给李昪。

之后的剧情就很老套了,李昪拒不接受,把来使给打发回去。杨溥又坚决要让,再把人给派回来,李昪还是不肯接受,再一次把人打发回去。就这么来来回回好几次,最后李昪没有能够推辞得了,只好在万般无奈之下,很勉强地接受了皇位。

南吴天祚三年十月五日,李昪在金陵正式登基。改元升元,建国号为唐,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南唐了。这个时候,李昪的名字还是徐知诰,所以到了第二年,朝臣们又奏请他改回李姓,李昪也没有异议。

但李昪的出身卑微,谁也不知道他这个李姓是从哪里来的,于是南唐的群臣们就开始群策群力,经过认真分析。多方求证,终于给他找到了祖宗,把他确定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吴王李恪的十世孙,这个还是蛮光彩的,李昪也很高兴。

但是给他起名字的时候又出现了问题,最初他想叫李昂,但刚说出去就让人给否了,因为唐文宗也叫李昂。李昪又想叫李晃,“晃”这个字也不错,上日下光。看着也气派,但又有人说这是朱温用过的贼名。

李昪听完只好作罢,又给自己起名叫李坦,因为“坦”也很好。有土有日,非常吉利,可又有人说:“坦字从旦,唐睿宗就叫李旦,犯忌讳。”只好再一次作罢,最后把字典都快翻烂了。终于算是找到了这个“昪”字,这个跟谁都不冲突,可就是认识的人不多。

李昪当上皇帝之后,工作干得非常不错,基本上是奉行了徐温留下的老政策,对内修生养息,对外也尽量避免与邻国交战,对自己要求很严,不挑吃、不挑穿,也不扩建宫殿,宫中留用的宫女也不多,还经常把一些年老色衰者裁减出去,生活作风很像唐明宗李嗣源,在五代中算作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帝王了。可惜后来为求长寿,迷恋上服食丹药,又没能找到真有本事的老道,只是找来一帮骗子养在宫里,天天加班加点的给他造假药。李昪也是来者不惧,炼好就吃,最后因为丹药吃得太多,疽发于背,于南唐升元七年(943年)死在宫里,享年56岁。

李昪死时,非常后悔,把儿子李璟叫过来进行教育,对他说:“我为了长寿,而服用金石之物,反倒落了个速死的下场,你千万不要学我。”又对他说:“你应该善交邻邦,保住社稷,千万不要去学隋炀帝,自恃强大而擅动兵戈,最终自取灭亡。你要肯听我的,你就是孝子,百姓们也会夸你是明君。”说着强忍着病痛,拉过李璟的手放在嘴里,狠狠地咬了一口,直咬到血流满口方才松开,这就是希望李璟能牢记他的教诲,咬完之后就死去了。

李璟很痛苦,因为他是个孝子,父亲死了他很心疼,同时手也很疼。其后,李璟就继承了皇位,他就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很有名气的南唐中主,也就是那个比他更有名气的一代词雄、南唐后主李煜之爹。

李璟这个人,在中国历代帝王中绝对可称得上是个另类,但这绝不是因为他文学素养要比一般人高。

李璟是李昪的长子,为人谦和温顺,又文采斐然,人品非常出众,但就是对国家大事不太关心。早年李昪初镇金陵时,就留李璟守广陵,把他放在了权力接班人的位置。可是李璟在广陵任职期间,工作上马马虎虎,什么成绩也没有,朝中事无巨细,都要靠李昪的老部下来处理,李璟不过就是个摆设。所以到后来,李昪只好把他调到金陵,让次子李景迁来接替他的位置。

李景迁为人十分干练,坐镇广陵之后,把各项工作都处理的井井有条,让李昪非常满意,朝臣们又对他一致看好,所以在李昪称帝之后,其实是有意立李景迁为储君,只是碍于李璟的长子身份,才迟迟没有下决定。对于这个情况,李璟十分清楚,而且是坚决拥护,这绝对不是一般人想象中那种假惺惺地拥护,完全是出自于真心实意,就是想让自己的弟弟来继承皇位。

可惜李景迁十九岁时就暴病而死,想立也立不成了,李昪还有两个儿子,但年纪就更小,感觉也比李璟强不了多少,所以最后李昪犹豫再三,还是将李璟立为皇太子。

李昪死后,把国家交到李璟手里,为此还狠狠地咬了他一口。可等李昪一咽气,李璟又不肯即位,非要把皇位让给三弟李景遂。朝中大臣们当然不可能同意,纷纷对其劝阻,李景遂也不肯接受,李璟谦让再三,也没有能够让出去,这才勉强登基当了皇帝。

可是在他即位的时候,又别出心裁地在李昪灵前发誓,不立太子,反而把皇弟李景遂封为诸道兵马大元帅,太尉兼中书令,让他居东宫。并说等自己死后,就把皇位传给三弟李景遂,

等李景遂死了,再把皇位传给四弟李景达,使皇位在他们兄弟之间传袭。这个行为很有古人之风,李璟也为此自鸣得意,然而大臣们纷纷表示:“自夏商以来,皇位父子相承,已成不易之典,请陛下遵循古制,立皇长子为太子。”他的弟弟李景遂也表示绝不接受。谁知李璟听完很不高兴,拒绝表态。

李璟这个行为,是非常有风度的,大致可与商末孤竹国的叔齐、伯夷兄弟相类似,但那


状态提示:第102章【大周帝国】--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