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本来已经答应了,毕竟人家的确有功劳,再加上快死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但即便如此,由于宰相王旦的坚持,最后还是只以“节度留后”终止了。
当然,虽然做出了以上的各种限制,但宦官不可能不担任外职,承担一部分外朝的工作。
于是针对这种情况,朝堂在体制上也有诸多限制,例如,对宦官的官阶授予,如果只是在宦官的入内内侍省和内侍省这两个系统内升迁的话,最高只能到内东头供奉官。
如果要继续升迁的话,那就要“转出”,即转出宦官系统,归政府的组织人事机构“吏部”管辖。
其授予的官阶,则依武官系统来升迁,也就是说,宦官要从事比较重要的工作的话,他们是要接受掌管枢密院的枢密长官的管辖的,而枢密长官,多为文官。
因为有这些各种各样的体制上的限制,尤其是把宦官的外朝权力,纳入到文武官员的组织系统中进行管理,这等于是给宦官势力加了一重保险。
相当于老子本来是皇帝的人,但升着升着,竟然不是了,这……
到底特么算是升了呢,还是降了呢?
正因为此,宋代宦官不仅没有专权祸国,相反还颇多的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因为升着升着,大部分的宦官都变成武职了,于是主要在军事活动上,就显得特别活跃。
在宋史的宦官传记中,北宋有43人,这43人中,有18人有明显的军事经历!
从宋初的著名宦将秦翰、李神祐、窦神宝等,到王继恩、卫绍钦,再到北宋中期的王中正、李宪,再到北宋晚期的童贯、谭稹等,可谓代不乏人。
由此,宋朝几乎没有太监专权的土壤,皇帝无法提拔太监跟文官扳腕子。
毕竟提拔着提拔着,皇帝会突然发现,这宦官不是自己的人了,由文官领导,变成了武将,被打发去边疆吃沙子去了,这……
最后,失去了太监这一块强大的助力,想要跟文官们制衡,就只剩下最后一条道了,那就是勋贵,也就是皇室宗亲。
可也不行,皇室宗亲虽然听着好像很风光,是龙子龙孙,但在宋朝却是个例外,因为没啥权利。
历史上的诸多朝代,皇帝从诸皇子择嫡长子或最为优秀的皇子选取一位作为皇帝。
其余的皇子则会被安排到全国各地成为手握重兵的藩王,震慑地方或是拱卫皇朝,这也就是所谓的分封制度。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家天下,维护皇帝的无上权威。
可这样做也有好有坏,虽然都是一家人,但总有人心怀不满,觉得自己凭什么当藩王,应该做皇帝,于是出现了数不清的藩王之乱,导致家国动乱。
例如历史最为强盛的王朝之一汉朝也曾经发生过著名的七国之乱。
汉景帝时期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七王不满朝廷削藩政策,以清君侧为由起兵叛逆,但幸好被周亚夫等汉臣击败了,不然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强汉了。
唐代也一样,唐代的王分为亲王和郡王两级,皇帝的儿子封亲王,皇帝的孙子和重臣封郡王。
亲王,郡王,公候本身没什么权利,正如《新唐书》所言“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区夫不异。”
但如果担任官职,那权利可就大了。
就像是吴王李恪,单纯一个吴王没什么权利,但他还有“安州都督,司空、”等官职。
这两个官职权利都不小,安州都督就掌握了安州的军政大权,所以他最后造反了。
还有福利制度,唐朝的亲王实封就有八百户到一千二百左右,这还是少的,只是汉朝万户候的十分之一。
要知道汉朝的王实封户三万户到十万户,而刘邦长子刘肥实封户竞是五十万户,包括今天整个山东地界。
这简直是不可想象,国家的财政几乎都拿来供养这些寄生阶层了,而且他们还不老实,一个个尽憋着造反当皇帝。
所以在北宋基本统一天下之后,太祖皇帝赵匡胤汲取前朝教训,就对地方势力包括诸王们大加限制,不断加强中央禁军的力量。
特别是在赵光义斧声烛影的登上皇位以后,为了避免后世有人学自己,不再发生这种情况,更是竭尽所能的弱化地方军事力量,以及打压宗室子弟的权利。
所以宋朝的王爷不过是徒有虚名,宋朝皇子成年后虽然会被封为王爷,但是实际上没有封地,更没有任何兵权,并且宋朝重用文官,导致在地位上一些朝堂大员的权力远在王爷之上。
不仅如此,宋朝王爷的爵位并非世袭,皇子被封王爷,王爵也是在其身上,王爷的子孙不管是否嫡子,只是将年纪最大的一位封为公爵,而其他的王子们没有任何爵位,最多也就是允许其入朝为官。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就是有年纪特别大,资历深的王室子孙才会被封为郡王,依旧没有实权。
因此,宋代的宗亲的真实情况是,皇子封王者,王爵仅止其身,而子孙无问嫡庶,以其中最长一人,封公,其余子孙不过是承荫入仕,为环卫官,然后以序迁转,与异姓贵官荫子入仕一般,必须历任年深,排资历,方特封以王爵(郡王),而其祖、父所受之爵则不予承袭。
亲王子不封王而只有一人继承公爵,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