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倒好,正可以借写边塞诗来见识见识,他到底有怎样的雄心壮志,比之太祖如何。
毕竟一个心胸浅薄,见识短浅的人,是绝对写不出好的边塞诗来的,因为他的心胸格局达不到那个程度。
至于一帮文臣,则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觉得这场比试总算稳了啊,应该能胜了,因为他们中大部分人同样不相信,李小鱼一个还未及冠,别说是边塞了,之前连门都没怎么出过的穷小子,能写出多好的边塞诗来。
甚至他们是不由有些小小的埋怨,埋怨这群文举生之前在想什么啊,早该出这个题目了啊,是肯定能胜的,非要让这小子赢上一场,落一落自己的威风才高兴吗?
只有和李小鱼稍稍有过接触的包拯、文彦博等人,看着那一脸淡定,自信满满站在那里他,是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心中浮现出了一丝不妙的预感,总觉得,这场比试他们文举生想胜怕是没那么容易,稍不注意,又要阴沟里翻船了啊。
………………
提笔挥毫,随着这第二场诗词正式比试开始后,唐沐风等一帮文举生是直接马不停蹄的立刻动手,争分夺秒的写了起来。
毕竟对写惯了才子佳人,酒色美景的他们来说,要写一手很少写过的边塞诗,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好在他们中有几位来自西北边塞的举子,也有去西北边塞游历过的举子,熟知边塞的情况,是在一旁帮着出谋划策,指点江山。
这次,他们学聪明了,并没有各自为战,各写各的,而是大致分为了三个群体,唐沐风为首的一个,王安石为首的一个,曾巩为首的一个,三波人每波负责写一首诗,不为别的,只为集思广益,取得最后的胜利。
每波大概都是几十人左右的样子,都有熟悉边塞情况的举子,是群策群策,共同思考这首诗该如何些,如何落笔,如何遣词造句,反正是写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放反观李小鱼这边,则要寒酸许多,只有他一个人,连之前帮着他研磨铺纸的扬宣娘和杨金花两姊妹,为了避嫌,都退到了一边去,不敢上前打扰他。
这让得许多人是对他愈发不看好起来,心想在这般群策群力的情况下,他依旧一个人单打独斗,怎么可能获胜啊。
包括他身后的鲁达贾斯文等一帮武举生见状,都是不由心中焦急起来,有心想要上前帮忙吧,可什么也不会,别说边塞诗了,打油诗都够呛,上前只能帮倒忙。
因此,一个个只能是在后面干着急,握着拳头在心中为他默默加油,祈祷他能胜,一定要胜利啊。
不过李小鱼对此却浑不在意,因为在他想来,在绝对的才华面前,人多势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该输,还得输。
所以,只是稍稍看了那全员参与,都帮着出谋划策,斟酌词句的文举生一眼,李小鱼便是收回了目光,不再关注,也动手提笔写了起来。
因为他脑海中有的是边塞类的诗词,当然,还不止,边塞也只不过是一个意向而已,不一定非要描写边塞,可以借此引申出爱国、战争、和平、沙场征战、乃至于报国无门等等一系列的意向,别的不说,光是把语文课本里的那几首诗词抄下来,就已经必胜了,所以他也才显得如此信心十足。
提笔挥毫,刷刷点点,一气呵成,他虽然落后动笔,可是,却最先写完,放下笔后,是轻轻的吹了吹纸上的墨迹,将写好的三首词放在一旁晾干,免得晕开,然后双手抱胸百无聊赖的在那等了起来,看着那群依旧在交头接耳,讨论个没完的文举生,一时间突然觉得很无聊,好像这场词会比试也没什么意思啊。
而周围的围观百姓见状,见到他这么快就落笔了,也是不禁震惊了,心想这什么情况,香都还没有燃完一半呢,他怎么就停笔不写了?
满脸不解之下,一个个是议论纷纷道。
“靠,这王华什么情况,他在干什么?怎么不写了?”
“是啊,难不成是写完了吗?”
“写完了,这么快?怎么可能?”
“就是,那他到底写了几首啊,是一首吗?还是三首都写完了?”
“三首都写完了?怎么可能,你在开玩笑吧,这么短的时间,能写完一首就不错了吧。”
“没错,你没看到这群文举生老爷还在写吗,那么多人群策群策都还没写完,他一个武举生,怎么可能写的这么快,我看没准他是放弃了吧。”
“放弃了?”
“对,我看要么他就是写了一首,要么就是根本写不出来放弃了,所以才停笔的。”
“有道理,毕竟对于这个年纪的他来说,又没去过边塞,写边塞诗真的很难啊。”
“可不是嘛,不过就这么放弃,是不是太可惜了啊?”
“什么放弃,我倒是不这么觉得,没准他真是写完了呢。”
“这更不可能了,这写词又不是吃饭,哪能这么快,再说,就算写完了,也没有搁下笔站在那里双手抱胸无聊发呆的啊,至少也该检查检查,再重新斟酌斟酌吧。”
“说的是啊,这小子到底在搞什么鬼啊,真是看不透。”
“嗯嗯嗯,真是个古里古怪的小子,希望他不是在装神弄鬼,扰乱这群文举生老爷们的心境吧……”
一时间,一群人都是被李小鱼这突然搁笔,无聊抱胸站在那里的行为给搞懵逼了,不知道他到底在敢什么,是写完了吗?还是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