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18年,东晋大将刘裕率北伐大军返回建业,东晋皇帝司马德宗亲率文武百官出城迎接,此时东晋朝中众臣皆出自刘裕门下,皇帝司马德宗无非聋子耳朵,所以刘裕刚回朝中,众臣便纷纷请奏为其加官丞相、进爵宋公,司马德宗本就属于愚蠢白痴之人,对于百官之请,只能一一准奏,刘裕自恃朝廷首功之臣,自然心安理得担任丞相、宋公,东晋大权彻底握于刘裕手中。
刘裕深知自己取代东晋,不费吹灰之力,而且朝中诸臣亦纷纷劝其代晋自立,但是让刘裕颇为苦恼的是,当时民间流行谶言中有“昌明之后尚有二帝”之语句,昌明即为东晋皇帝司马德宗之父,东晋孝武帝司马曜表字,所以刘裕为应谶言,不敢轻举妄动,一心只想等司马德宗驾崩,新皇登基,再行篡位之事,但自己已年近花甲,而司马德宗却刚过而立之年,且其不辨寒暑饥饱,生活全依左右侍者,一天到晚傻吃孽睡,反而身体强健,毫无驾崩征兆,刘裕戎马一生,又处理朝政,操心劳神,常常感觉力不从心,便想在自己有生之年,登基称帝,便招来亲信大臣王韶之,向其说起自己苦恼之事。
王韶之自然知道刘裕之心思,便与司马德宗身边侍者密谋,企图于司马德宗饭食之中投毒,将其毒杀。司马德宗虽然白痴蠢笨,但其弟司马德文尚有智慧,自从刘裕执掌朝政以来,司马德文恐怕其皇兄被害,便日夜随侍其左右,每每用膳之时,必先品尝,使得王韶之及其宫中侍者无从下手。
公元419年初,气温起伏不定,司马德文偶感风寒,恐怕传染皇帝司马德宗,便搬出宫中养病,王韶之听闻皇帝侍者来报司马德文出宫养病,自知机不可失,便亲自入宫,随手拿起龙榻上内衣,将皇帝司马德宗勒死,并对外宣称司马德宗暴病而亡。
刘裕终于等到皇帝司马德宗驾崩,便迫不及待的拥立司马德宗之弟司马德文继承皇位,司马德文知道其皇兄之死蹊跷,但是亦无力回天,一切只能任凭刘裕摆布,司马德文继位之后,只得再次遵从群臣所奏,将刘裕晋爵为宋王,并且授予其天子仪仗,刘裕对此欣然接受,并开始加紧谋划篡位之事。
公元420年夏,总揽东晋朝政的宋王刘裕见时机成熟,便命人拟好禅位诏书,入宫交于东晋皇帝司马德文,让其抄写颁布,司马德文见状,毫不犹豫,提笔便抄,边抄写边对左右侍者笑道:“自桓玄篡位之时,朕家之江山社稷已失,幸有宋王,方才延长国祚二十余载,如今禅让之事,朕亦心甘情愿!”
说罢便将抄好之禅位诏书交于来人。两日后,东晋皇帝司马德文禅位于宋王刘裕,东晋王朝自此灭亡,自司马睿于建业称帝至司马德文禅让,共历十一帝,享国103年。
刘裕接受司马德文禅位之后,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刘宋,自此江南地区进入南朝时期,因此刘裕所建之宋,又被后世史家称为南朝宋。
刘宋皇帝刘裕封司马德文为琅琊王,留居建业,但是刘裕并未因司马德文主动让贤而对其手下留情,在其登基次年,便命人将司马德文诛杀。
南朝伊始,而北朝未建,此时北方诸国依然混战不断。刘裕登基之时,已年逾六十,而且东晋王朝偏安江南百余年,重用世家大族,江南各地守将皆手握重兵,江南各地亦是战乱方熄,百姓困顿无比,刘裕为保国祚永存,自然要革除弊政,与民休息,对于北伐中原之事,只能偃旗息鼓。
况且北方诸国亦非孱弱之邦,尤其与刘宋直接隔黄河对峙,占据关东之北魏,在开国皇帝拓跋珪被弑之后,其太子拓跋嗣拨乱反正,继承帝位,拓跋嗣能文能武,于登基之后,在北魏国中选贤任能,整饬吏治,并且面对关东连年灾害,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并且劝课农桑,减免租赋,使得北魏国力成为北方诸国中最强者。
北魏皇帝拓跋嗣还亲率大军征讨崛起于北方草原,时常南下侵扰北魏的柔然,并且数次击退柔然,拓跋嗣为保边疆永固,于阴山以北修筑长城两千余里,并且沿新修长城筑城,派重兵戍守,其中沃野镇(今内蒙五原),怀朔镇(今包头固阳)、武川镇(今呼和 浩特武川),抚冥镇(今四子王旗)、柔玄镇(今内蒙兴和)、怀荒镇(今河北张北)最为有名,史称北方六镇,拓跋绍对柔然的严防死守,极大缓解北魏北方边患。
就在刘裕篡晋建宋,拓跋绍励精图治之际,西北凉州之地风云再起。
若知西北有何变故,北方诸国运势如何,请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