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六零年代好家庭>130.兴师问罪
/p>

姜清芬摇头,愤怒道:“阚日山那个混蛋就忙着带人种麦子试验田,说要放来年亩产二十万斤的大卫星,简直是祸害人,一亩地下两千斤种子,把存的麦种和应急粮都下去才种了不到三亩地,其他地都没的种。”

莫茹问:“新上任的书记如何?”

姜清芬:“还……凑活吧。”

莫茹就道:“那就赶紧回去收地瓜,现在还没冻透,好些还是可以收回去的,等下雪上冻,那可真就来不及了。”

姜清芬对莫茹那是深信不疑的,劳模说什么就是什么。

“中,俺们回去就跟大队书记和大队长反映,赶紧去收地瓜。”

莫茹道:“其实你们大队的男劳力也没全去炼钢铁,怎么地瓜到现在没收回去。”

几个妇女气愤道:“还不是阚日山那个混蛋,整天不是捐砖木头就是收鸡毛,收个鸡毛把鸡都收上去,说要办鸡场不还给俺们了。地里庄稼没收完,他也不管,就折腾些没用的。”

“是呢,莫茹同志,你不知道阚日山折腾啥呢,他让我们社员在家里炼钢铁,要不俺们能没有时间去收庄稼?”

“在家里炼?”莫茹纳闷道:“家里怎么炼?”

“就是垒个土坯炉子,”张石榴比划一下,“这么粗这么高,有这个锅台高,里面烧草,把铁敲破放进去烧。”

“是的,没有铁的就把锅敲破放进去烧,谁家要是不垒炼铁的炉子就是不支持大/跃进,不支持大炼钢铁,就要被插白旗挨批/斗,那混蛋黑着呢。有些人跟着他瞎起哄,把村里的柴火都添了炉子里烧了,现在吃没得吃烧没的烧,有的头疼呢。”

莫茹:这么说幸亏张根发没要求社员家家户户炼铁,否则又不定得怎么闹腾呢。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一通阚日山的奇葩规定,什么“不许在自己家里拉屎尿尿,都得去村里四个大茅房,在那里解决,说是要给队里攒粪。”

“那个混蛋让把草垛躲在茅房旁边,他整天躲在上面偷看。”

“不允许去河里洗衣服,说用公家的水要交钱!”

讨伐了一通阚日山的奇葩规定,莫茹把话题拉回来,“家里垒的炉子炼出什么来了吗?”

“能炼出什么来啊,反正我瞅着啥样进去就啥样出来,连个铁疙瘩也没炼出来。”

莫茹叹了口气,这阚日山比张根发破坏力可大多了,希望新上台的书记能办点正事儿吧。

她也不能说太多,但是以劳模的身份指导一些秋收还是可以的。

“不要怕自己干别人不干,这时候吃大锅饭,要是都不收粮食,食堂不够吃的我们也要挨饿。拽着他们尽可能地多干活儿,把地里的粮食都收回去。”莫茹把红薯砖的事情告诉她们,“地里那些红薯挖回去,没地方放就煮熟做成红薯砖。这红薯砖囤在食堂里不坏不招虫子,老鼠都啃不动,等来年没粮食吃的时候正好拿出来接上。”

她还特意去拿一个红薯砖来给她们看,“就和咱们晒地瓜枣一样,只不过做成四四方方的好存放。”

姜清芬等人惊讶道:“这个真的好,俺们回去也跟领导反应一下,这可是个好办法呢。”

莫茹就顺便给陈爱月也洗洗脑,“陈主任,三队四队地里也还有红薯没挖回来呢,你是干部,说话她们还听,也该赶着她们都挖回来。今年麦子都没种上,来年夏天吃什么?”

陈爱月笑道:“没事,书记都有安排呢,咱们还有高产量呢,亩产一万多斤呢。”

莫茹:……你还真信,不怪忽悠人的时候那么卖力。

姜清芬等人感谢、学习的目的达到,吃完晌饭又跟着劳模去劳动一会儿,感受一下和劳模一起劳动的幸福时光,然后就告辞回去收地瓜。

她们走后,莫茹就想趁着热乎劲去忽悠一下三队四队的女人们让她们去收地瓜。

顺便把先锋大队附近的大队也忽悠一下,凡是来学习过的都在忽悠之列。

如果不收回来,她们肯定要挨饿,等真没有吃的,同一个大队也不能眼瞅着他们饿死,公社肯定会下令让一队二队补贴他们。

所以还是把那些地瓜都挖回来更省事一些,也算未雨绸缪。

莫茹让陈爱月出面,她才不亲自去张罗呢,免得出力不讨好。

“陈主任,组织她们一边劳动一边学习一边宣传,一举三得啊。”莫茹继续洗脑,“不愿意去的就扣工分,去了的就奖励工分。不要按工按天算,直接按斤数算。收回家十斤算一工分,一百斤打底,多余一百斤的,十斤再奖励一工分,低于一百斤的,少五斤扣一个工分。”

陈爱月觉得这办法不错,果真就去组织,亲自拿着记分本举着大喇叭喊:“三队四队的妇女注意啦,赶紧全体去收地瓜,眼瞅着寒流就来了,要是不收回来可就烂地里。快一些,谁要是不去,扣工分,谁要是去,奖励工分!”

她把那一套算工分的办法喊了一遍,果然就有不少妇女跑出来,自己拿着麻袋、筐子、扁担、大镢头等家什儿。

莫茹把她们的铁器都扔沟里,捡了以后基本都各家认领回去,自然也有农具干活儿。

之前都是干多干少一样,大家都磨洋工,现在按收获的斤数赚工分,有人就突出出来。

梁淑英一个人可以挑一百斤地瓜!

如果不是这一次按重量算工分,都还不知道她这么有力气呢。之前她和赵化民俩整天装病装死有气无力的,拾棉花都拾不动的


状态提示:130.兴师问罪--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